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第四册课文·杜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妇出门看”句的“看”字,历来版本不同,异文甚多,但不外两类: 1. 根据四部丛刊影宋本作“出门看”,如《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诗举要》(高步瀛选注本)等等,现行统编初中《语文》即是选用此本,均作起始两联,一韵通叶。其他异文,或作“出看门”,或作“出门迎”  相似文献   

2.
国内对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不多,已有的少量研究也只是用之分析它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文章选取翟理斯翻译的杜甫的《石壕吏》为研究个案,运用翻译转换理论对之进行分析,以说明这一理论在汉英诗歌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同时也指出了该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石壕吏》是杜甫名作“三吏”中的一吏,是文学史上一篇值得称颂的诗作。 本诗写于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公元七五七年冬,唐朝大将郭子仪等率兵收复了两京,把安史之乱的叛军压缩到河北一带。这时杜甫正在朝中任左拾遗。第二年,即七五八年,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获罪于唐肃宗,被贬为华州(今陕西省华阴县)司功参军。这年冬,杜甫来到东都洛阳。这时唐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王思礼等九路节度使率军约六十万把安庆绪包围在邺城(即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大有一举成功之势。灭叛军、收两河似乎是指日可待。正如诗人在《洗  相似文献   

4.
杜甫的《石壕吏》《石壕吏》是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的现实主义诗篇。七五五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占据了包括长安、洛阳在內的大片土地。七五七年,安庆绪杀其父安禄山自立称帝。这年秋天,唐官军相继收复两京,安庆绪退据邺城(即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固守。七五八年,唐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的叛军。七五九年三月,叛军史思明发兵救援邺城。唐官军溃散,郭子仪断河阳桥(在今河南孟县),保守洛阳。形势突变,长安震恐。唐肃宗急令各地征兵补充前线,以挽救危局。洛阳至潼关一带地近前线,抓兵拉夫尤为惨重。杜甫是在七五八年冬天由华州(这年六月,杜甫因营救房琯事由左拾遗贬为  相似文献   

5.
形象深刻 沁人心脾──教杜甫《石壕吏》刘文洲“诗史”杜甫的“三吏”、“三别”,历来为后人广为传诵。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过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了诗人感情上...  相似文献   

6.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己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豳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相似文献   

7.
杜甫《石壕吏》中有“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句子。有的同志认为“妇啼一何苦”是老妇在如狼似虎的役吏面前因害怕而啼哭。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商讨。 我认为,老妇如此痛苦啼哭,主要应是由于她家庭遭遇的深重苦难造成她感情上极度的悲愤所致。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那现实主义作品的光辉代表——《三吏》、《三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其中尤以《三吏》中的《石壕吏》最为杰出,是独秀于群峰之巅的珠穆朗玛峰。  相似文献   

9.
一切文学作品的语言都要求简洁,不拖沓松散,而诗词的语言更有着十分精深和凝炼的特点。它往往用几十个字,就构成光彩动人的艺术意境。比如杜甫的《石壕吏》,只用了一百廿个字,不但把一家祖孙三代写得清清楚  相似文献   

10.
李光地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福建安溪籍官员。他著有《榕村字画辨讹》一书,在所辨识的282个汉字中,有一半以上在当代继续流通使用;有2/5的字今已不用,但可考证出来;只有少数的字在当代字典中没有收录。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多层次的内涵,艺术地再现生活,揭示出人生哲理。它通过圣地亚哥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论证了作者的人生观:超越极限———人类最高贵的自信;精神的胜利———人生的真正胜利;在理想追求中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他深刻地体会到主流汉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势压力,于是在他的创作中,主动地亲近了那些被"他者"化、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从地域的选择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成功地实现了为被"他者"化的文明立言的目标,使那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文明重新被发掘。可以说,张承志成就了被"他者"化中的文明,同时"他者"化的文明也成就了张承志。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再次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流露出的另一层深刻意义,这部作品表明海明威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其生态意识又是矛盾的.<圣经>的生态矛盾观是海明威形成相互矛盾的生态意识的直接根源,并决定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塑造出临危不惧、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硬汉子"形象,同时也向世人揭示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只有精神上的胜利才是真正胜利的深刻哲理.海明威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与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一个凸显人类尊严,在厄运.的重压下依然昂然挺立、宁折不弯的硬汉典型.他象征着一种高度哲理化的人类精神,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张天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同时从事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以"新人"著称,并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天真叔叔"。他笔下既有纯洁天真的少年儿童世界,又有儿童眼中假的邪恶的成人世界。本文试图结合作者本人的经历,从三个方面对他的儿童文学创作进行分析:一是他儿童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因素;二是他从成人文学创作转向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因;三是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较量”——析《老人与海》的生态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工业时代以来,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不再是和谐、平等,而升级为无限制的掠夺、仇恨,致使人类陷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针对这一点,早在海明威1952年出版的《老人与海》中就以一个悲剧性的预言对人类的行为提出了警示。小说中处处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态危机的高度关注,并且隐喻性地指出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才能走出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本文试从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角度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对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从墓葬朝向来看,中国神仙思想的起源和变迁经历了4个阶段:旧石器初民的墓葬大多朝向东方,旨在祈祷死者像太阳那样复活,说明灵魂观念和长生思想已经出现。新石器先民的墓葬大多朝向各自氏族发祥地、氏族公墓所在地,旨在祈祷死者重回先妣肚腹(子宫)中,实现生命的循环。三代时期古人虽仍葬山丘,但常常仅取让死者登上苍天、永生不死的新意,说明石器先民的生命循环信仰已经演变为登天成仙、永生不死的信仰。战国秦汉以来,古人亦葬山丘,但因道教的出现,古人相信,通过服食养性,灵魂和肉身都可长生不死,而这一新信仰正是最近几千年中国人最为熟悉的神仙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井石的《麻尼台》、《张八爷淘金记》等作品为对象,探讨了他的创作风格。认为作者对乡土的挚爱使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但是过于狭隘的眼界也影响了其创作。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把《旧约》看成是上帝与希伯来人签的约,《新约》是上帝与全人类签的约。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旧约”“新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深藏着耶稣与其门徒们伟大的政治智慧。发现这种智慧,不仅是为了还原历史,更重要的是为哲学上探讨宗教的本质提供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的视角看,《老人与海》体现了自然美、艺术美、悲剧美、崇高美等美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