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金贵  刘继明 《源流》2023,(2):36-37
<正>从用背篓背着邮件挨家挨户投递,到骑自行车、电动车载着邮件穿街走巷投递,他用一份执着诠释对邮政事业的热爱,用一份坚守践行“邮政绿”的初心使命……他从1998年进入邮政系统,成为一名普通邮寄投递员,24年来风雨无阻,面对不同的收件人,不变的是他作为一名邮政投递员的坚定步伐,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用“邮政绿”书写的一份浓浓的服务情怀和敬业操守——他就是2021年4月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大方邮政分公司普通邮寄投递员周忠。  相似文献   

2.
《21世纪》1997,(1)
据考证,最早使用“OK”一语的是美国的一个邮政职工,他的名字叫欧贝德·克利。英文名字开头的一字母是O、一个是K。他每天都要经手处理许多邮件,而且要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已经验收。由于签写名字工作量太大,为了节约时间,他以后在帽子件上签名时便简写为“OK”,表示他已验收认可。可见“OK”这两个字母是一个名字的缩写。从1844年起,在美国电报局里也开始使用“OK”,作为对电报验收的一种确认。后来,“OK”一语不胫而走,广泛使用,并附有全对、好、行、同意等含义,成为社会生活中一句十分流行和时髦的用语。“OK”一词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社会公用性服务的邮政企业,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企业、和谐邮政,是各级邮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重点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世纪风雨     
他被称为“温州最后一位绅士”,他创办了温州二中;他的父亲首任温处邮务总办,在温州邮政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兄弟在联合国任职;他的儿子作为卫星专家数次来到中国西昌,代表美方来发射卫星;  相似文献   

5.
《北京纪事》2013,(11):F0002-F0002,1
近年来,根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部署,宁夏邮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民生高于一切”,把宁夏各族人民群众当亲人,围绕宁夏民生计划,充分发挥“三流合一”的网络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民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医药配送、服务“三农”、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6.
邮政电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城市的神经网络。一个地区的神经网络越发达,对外界的感应就越快越准确,自身的反应才会更敏捷。在石嘴山,石嘴山人正用一种少有的热情发展邮政电信事业。石嘴山市的邮政电信事业齐头并进,业务总量平均每年以45%的速度递增,“神经网络”日益发达,成为建设石嘴山市的两支生力军。建设集“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营销网络,形成集约经营,规模生产的格局,围绕“推动规范服务、创建文明行业”的总体目标,石嘴山邮政局把“服务”当成永恒的主题“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正如石嘴山市邮政局局长所说,石…  相似文献   

7.
今年50岁的颜修荣任“雪龙”号邮政支局局长已经3年多了,这位创下众多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的邮政支局局长已经多次出色地完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上的邮政工作。南极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众多困难,他已经能够从容面对了。年过半百的颜修荣愿意接受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邮政”驿站,起源于周代。元代,驿站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两代沿用元代驿站制度,到鸦片战争时期,驿站制度已是弊端层出、千疮百孔了。中国最早出现的新式邮政是西方列强在贸易口岸擅自建立的邮局,史称“客邮”。自乾嘉以降,西方人在华贸易日见繁盛,书信...  相似文献   

9.
中国邮政近代化与“客邮”有密切关系。1834年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在广州开办的“英国邮局”是中国最早的外国邮局,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海外邮政的需求,更是为了突破清朝与英国的交涉体制及十三行通商制度。鸦片战争前后,“客邮”在中国不断发展,一方面侵犯了中国的邮权,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传统邮政的进步有一定积极影响。在与“客邮”的长期竞争中,中国近代邮政得以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邮政脱胎于海关,由于历史的原因,邮政主权一直被帝国主义把持。特别是“客邮”的开办,不但破坏中国邮政主权,而且侵害中国海关经济。中国历届政府和人民为收回邮政主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开办国家邮政,统一邮政管理,加入万国邮联,签订外交约章等多种努力,最终撤销了“客邮”,统一了邮权,推动了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0,(6):36-37
二战时期,美国为了反间谍,曾经发动了数万名邮政检查员拆看各类邮件,其中一位检查员发现了一封可疑的信件。这封信寄往的地址,是国外反间谍人员提供的“间谍地址”。  相似文献   

12.
作者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电子邮政业务发展的动态 ,阐述了传统邮政依托大网开展电子邮政业务的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并对中国邮政开展电子邮政业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得出了邮政的“三流合一” (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 )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必备基本条件这一结论。基于上述的分析与思考 ,提出了中国邮政开展电子邮政业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中,有一位曾为争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参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奔波於欧美之间达8年之久、献身於中国工人阶级解放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就是如今90岁高龄、邮政工人出身的朱学范。周恩来说:在大革命时期,朱学范就与我们有联系。在爱国反帝的“五卅运动”中,朱学范开始从事工人运勤。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回外更多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奔波,他一直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奋斗……加世纪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劳苦大众,在生命线上挣扎著。伯05年朱学范出生在一个上海…  相似文献   

14.
建立邮政金融机构应解决3个问题:1.改变邮政储蓄资金来源受限制及其没有经营自主权的状况;2.弘扬“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参与竞争,为邮电通信聚集资金,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国有银行的助手;3.邮政储蓄要为邮电通信投放资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邮政延伸和突破实物传递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社会为邮政发展带来机遇 ,邮政应延伸传统的实物传递业务 ,并突破“实物传递”,不失时机地发展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邮政业务  相似文献   

16.
我叫丁振国,原在高平市邮政局三甲邮政所工作,1995年退休回到本市三甲镇徘北村。这里我专程找人代书,夸夸高平市邮政局新任局长崔有清百忙之中关心退休老职工的感人事迹。有人说:“职工退休返乡,如儿失去娘。单位被遗忘,人走茶水凉。”说句真心话,刚退休返乡那几年,确实是这种感受。离开单位后,几年里没有一个人过问看望过我们这些昔日邮政战线上拼搏的老同志,真尝到了老来无用的味道。特别是自从邮政、电信分营之后,更让我们这些老职工摸不着谁是“正经香炉”了。就在我们为无人关心而失望之时,去年年初,市局为高平邮政局…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惠州市有个搬运工,他靠模仿“歌神”张学友,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的“克隆”明星之一。但是,随着模仿明星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很快就“腻”了他的模仿,毫无“市场”的他又沦落成了搬运工。可他心底的明星梦并没有就此破灭,他在卧薪尝胆,试图闯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范鹏飞教授,中共党员,1950年生,江西高安人,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现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邮政系主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邮政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管理科学、企业管理、邮政通信和市场营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学院级科研项目3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邮政局科研基金项目“中心局邮政通信网的计算机仿真”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江苏省优秀软件奖;参加编写…  相似文献   

19.
新式邮政出现后,由于民营通信机构的存在妨碍了邮权的统一,邮政官局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排挤和取缔民信局。在这一过程中,邮政官局吸取民信局的长处,针对民信局的弱点,在资费调整、业务兴革、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均有所改进,推动了邮政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面对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冲击 ,各国邮政都在加紧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电子邮政业务 ,以摆脱困境 ,寻求发展 ,中国邮政也不该冷眼旁观。中国目前发展电子邮政业务的三大重点是 :建立“中国邮政网上商城” ,完善物流配送和支付系统。文章在分析三大重点的过程中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