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并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笔者认为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提出 ,确立了“小康社会”的政治指标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司法工作的基本标准。围绕这一基本标准 ,尽快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能够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指标体系 ,是司法理论与实践探索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按照十六大对我国在新世纪头…  相似文献   

2.
唐刚  韩玉龙 《南方论刊》2007,(10):20-21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广泛运用司法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逐步推进,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与保障。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全面提速,是党探索治国理政规律的重要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向未来,适应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求,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找准着力点和契入点,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法治即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既应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中法文化的法治主义传统,又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特征。其内涵主要是奉法律为最高权威,全面保障公民的权利,造就公民法文化内在素质,以法律制约权力,真正实现独立行使司法权力。中国现代法治目标的实现,既应是一个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过程,又应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其生成有赖于法律发挥社会整合、利益协调、权利保障和制约权力的功能逐步到位。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来 ,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 ,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具体形态 ,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属于政治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 ,又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 ,推…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和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涵义 ,了解并把握法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以及实现法治的基本条件 ,对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这一深刻论断。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8.
周红 《学术探索》2003,3(4):9-12
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90年代确立的基本治国方略.从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说,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论述政治文明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意义,探讨政治文明对依法治国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国金  张镭 《东岳论丛》2006,27(3):95-98
宪政的基本要素为民主、法治和人权,社会主义宪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逐步提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宪政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针方略以及“政治文明”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目标,从而在宪政理念与原则、民主政治建设、国家制度与国家统一诸方面,全面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因此,研究江泽民对邓小平宪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依法治国的实行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保证。对我国当前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素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从而将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使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这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全面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建立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机制,以及确保这种机制理性运转的规范程序,这就必然要依法约束、监督公共权力,做到依法行政,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民主政治。同时,政治文明又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和环境保障,使社会的政治形势、政治氛围得到维护和发展。因此,强化行政法治与建设政治文明息息相关,二者互为促进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同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治的核心是司法法治化 ,在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司法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我国司法法治化的相关因素 ,建立健全相应的司法法治化机制 ,改革现行司法制度 ,实现司法独立 ,维护司法公正 ,全面推进司法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多维度探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具体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及其基本原则。这不仅充分表明了我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态度,而且也鲜明展示了我党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以及实现"法治中国梦"的强大自信。而要真正能够从理论上助推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与实现,有必要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演进、相关多重关系的处理、实现条件、内在诉求、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剖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市委提出了创建"法治大庆"的目标.创建"法治大庆",是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积极推进区域依法治理的时代课题和战略任务.创建"法治大庆",实质上是以新的起点构筑法治建设新平台,保障社会高水平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实现新的跨越、提升城市新形象的创新举措,是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1、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就是要有效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使人民真正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这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2、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 ,让全体人民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充分表达出来 ,制定出体现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法律制度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安居乐业 ,就是公民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基本方略、重大举措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科学论断和全面部署,是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战略动员和行动纲领。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是四中全会确定的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是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确定的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无论在司法职权配置和实际运行当中均存在问题。同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法治国家的基本轮廓和未来走向日渐清晰和理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宪法的原则精神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的宪法逻辑。而法治建设的成效又因国家、社会、公民的多维参与而依赖于宪法实施的效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宪法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基本方略、重大举措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科学论断和全面部署,是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战略动员和行动纲领。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是四中全会确定的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是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确定的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无论在司法职权配置和实际运行当中均存在问题。同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法治国家的基本轮廓和未来走向日渐清晰和理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宪法的原则精神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的宪法逻辑。而法治建设的成效又因国家、社会、公民的多维参与而依赖于宪法实施的效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宪法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加上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诠释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强化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理念,提出了健全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要求;部署了从法治运行环节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发展了法制建设的方针;作出了保障司法公正的系统安排,制定了一系列司法改革的举措,发展了治国理政方略,丰富了依法治国蓝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林 《学术探索》2011,(2):74-88
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本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实践发展,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推进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