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郝淑坤 《社区》2004,(23):15-15
“各位居民你们好,社区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了。首先为您广播的内容是社区工作动态……”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港路纤维里社区见到的一幕。纤维里社区居民区住户比较分散,流动人口多。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干部决定对原来的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方式进行改进,同时,再成立一个广播站,让社区居民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了解社区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广播站成立以来,在“广播身边事、传达政府情”的同时,还根据社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辟了多个栏目,比如社区工作动态、好人好事、社区名人、爱心榜、再就业之桥、警钟长鸣、百姓话题等,这些…  相似文献   

2.
迟大丽 《社区》2011,(15):20-20
学习中收获,实践中成长,五年的社区工作充实了我的生活,增强了我的责任心,更加坚定了我服务社区的选择。社区平凡的工作,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干部的角色是多重性的,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用真情和爱心架起社区和居民间温馨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贾军利 《社区》2014,(25):42-42
“三心”篇 “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我们要对居民有热心、耐心、爱心”。这是我们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当时,这句话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理论,一个概念,它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的关联度,我体会不到,也无从知晓。到社区工作之后,社区工作琐碎繁杂,面对的居民群众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没有足够的热心,就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如果没有足够大的耐心和责任心,怎知居民群众的喜怒与疾苦。  相似文献   

4.
迟大丽 《社区》2011,(10):20
学习中收获,实践中成长,五年的社区工作充实了我的生活,增强了我的责任心,更加坚定了我服务社区的选择。社区平凡的工作,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干部的角色是多重性的,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用真情和爱心架起社区和居民间温馨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于淑芬 《社区》2009,(10):48-49
2001年,牡丹江市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也就是那一年,我被推选为社区居委会主任。我所在的建福社区是个老大难社区,它位于城乡接合部,社区居民由驻区5家企业的职工组成,而5家企业中就有4家破了产,有很多遗留问题,所以治安案件多,居民上访的也多。建福社区还是一个棚户区多的社区,由于下岗职工多、流动人口多、孤寡老人多,是一个弱势群体社区。  相似文献   

6.
杨秀霞 《社区》2010,(34):47-48
2005年,我通过笔试、面试、竞选演讲等层层筛选,荣幸地被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为社区委员会委员。 社区的工作对象都是一些弱势群体,社区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要有超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社区工作造就了一批有爱心、耐心、细心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卞文志 《老友》2013,(7):27-27
今年春节后,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埠东社区居民中时兴的"爱心存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24小时》栏目报道后,社区居民参与"爱心存折"活动的积极性愈加高涨了。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本红色的"存折"和其他普通的银行存折不一样,它存进去的不是金钱,而是爱心和奉献。例如,社区居民义务打扫社  相似文献   

8.
杨玉峰 《社区》2009,(28):26-27
在深圳市南山区,有松坪山、蔚蓝海岸、文竹园、雷岭、四海、海湾等68个社区“爱心驿站”,这些爱心驿站有效整合了社区慈善资源,搭建起了一个联系邻里友谊、关爱互助的平台。“爱心驿站”消除了邻里间的“陌生”和“冷淡”,并且使帮困助弱成为居民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9.
最近,溧水县社区党员“爱心超市”开业一周年。“爱心超市”成立一年来,已成为居民与社区、社区与社会“感情交流的窗口,爱心奉献的平台,社区和谐的纽带,道德教育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郑小方 《社区》2004,(9):15-15
和别的社区居委会不同,王改玉所在的老街社区是河南省漯河市商业最繁华地区,也是驻区机关、企业较多的一个社区。居民中,老年人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生活困难的人也比较多。就在这样一个社区,王改玉做了28年的居委会主任。说起辖区居民的情况,王改玉如数家珍,1781户居民,她能迅速说出谁家在哪里、谁家有什么困难。由于社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王改玉和居委会的同志们经常深入居民群众和机关企业商户中,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老街社区先后成立了扶贫助残服务队、思想道德教育服务队、科普教育服务队、治安联防服务队、水电服务…  相似文献   

11.
张菊升  黄玉明 《社区》2004,(3):24-24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大同社区爱心接待室一到双休日,就特别热闹。常常有社区居民来聊天、求助,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温暖的社区之家。这个由22名离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办起的爱心接待室快满两周岁了,已经为社区群众解决大小问题60余件。也许这些普普通通的老党员,每个人的能力像萤  相似文献   

12.
努力做小事     
李山林 《社区》2004,(18):40-40
乡镇机构改革结束后,我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离开了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单位,由一个林业工作者变成一个社区居干。从头再来,需要信心和兴趣,更需要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经过培训、学习、观摩和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归纳总结,我们知道了社区工作该干什么,怎样干。把社区硬件工作抓好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干实事、干好事才能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和凝聚力。—针对有损于社区文明形象的上访专业户和孤、寡、残居民等,解决、提高他们的低保待遇是关键。我们前期各锁定一名孤儿、一名残疾人、一名辍学儿童作为救助对象,发起一场“关注社区、奉献爱心—致辖…  相似文献   

13.
综禾 《社区》2011,(4):16-17
对于物价上涨,困难家庭无疑是最为敏感的,一些平时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困难居民的生活。但是在社区,居民们可以有一个避风港——爱心超市,那里低廉的价格能让居民们感受不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而爱心超市"不涨价"的背后,则是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援助。  相似文献   

14.
韩晖  志卫 《社区》2004,(17):22-22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迎春社区,是一个年轻的社区。社区内年轻的爸爸妈妈多,小孩子也很多,在这样的社区如何有效地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迎春社区党支部宋书记等人,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理出了一个“小手牵大手”的工作思路,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一天,搬离迎春社区一年多的杨先生,突然带着他现在居住小区的业主们到迎春社区取经来了,他说是迎春社区让他感受到社区的温馨,使他体验到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今天,他是以其它社区业主的身份回娘家取经。原来,这事的起因要从2002年元旦的“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的社区文艺晚会说起。迎春社区的居民中三…  相似文献   

15.
黄贤云 《社区》2011,(2):20
"人生征途千条路,为党为民志不移",这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道二号院居委会主任何桂萍的座右铭。10年来,她凭着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对社区居民的真诚和对居民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扎实的工作作风,用爱心、真心、责任心、事业心,汇聚成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心,在社区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相似文献   

16.
周青园 《社区》2014,(34):43-43
自2011年至今我在社区工作已有1000多个日子了,通过这段时间接触,我深刻地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事无巨细,以及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社区作为一个基层的居民自治组织,自体制改革后,随着社会的转型,社区居委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人们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后,社区居委会便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组织单位,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压力也越来越大,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需接待居民办理各项业务,包括失业、灵活就业、低保、计生等业务,但我认为为居民开具各类证明是最考验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的一项业务。  相似文献   

17.
发刊词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国第一份以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社区居民组织和居民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社区杂志,正迎着明媚的春光,沐浴着缕缕春风步入街头巷尾,走进千家万户。社区杂志的问世,不仅给我国的“社区建设之春”增添了一层绿意,为两亿多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为数十万社区建设者增加了一个帮手,增添了一份力量,开辟了一块崭新的舆论阵地,值得欣慰,值得祝贺。 社区,这个中国老百姓过去并不十分熟悉的概念,如今已成了一个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社区热热在哪里呢?热就热在社区是个“大家庭”,联系着你、我、他,热就热在社区关系着国家基层的稳固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个话题之所以能热起来,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周立  杨炳珑 《社区》2011,(9):20
"全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楼栋庭院自治理事会,志愿为楼栋庭院的居民服务,组织居民参加社区居委会开展的多项活动,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楼栋庭院居民的诉求和建议;每个街道分别建立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这些是我们东湖区在城市社区建设上的一点探索。"江西省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皖北某市的一个社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爱心储蓄银行,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相互关心、真情助人的温馨氛围。这家社区爱心储蓄银行,经过当地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后,在市民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誉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的一朵奇葩。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社区爱心储蓄银行并没有像人们  相似文献   

20.
赵大生 《社区》2004,(3):29-30
新加坡从国情出发,提出了具有亲和力的社区建设理念:个体——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庭——温馨而稳固;社群——积极并有爱心;社会——富有凝聚力和复原力。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发现并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要;提升社区生活环境;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援助等。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宗教团体、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纵横交错的社区基层的组织网络,引导各族公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