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漆匠波普先生和他的妻子、儿女住在宁静的静水小镇。他是一个十足的梦想家,总是憧憬着到极地去探险,但他却从未离开过家乡。时值九月下旬,一年中装修的季节已经过去,闲过这个秋冬,要到明年春天才会有新一轮粉刷的活儿等待波普先生去做。这意味着波普先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他梦想的翅膀,自由翱翔了。  相似文献   

2.
欧阳中石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我们无从考证他是否真的“少无大志”,但却知道他所谓的“无家可归”,事实上是“家”太多了,以致难以断定哪个是他真正的“家”了,所以,我曾半开玩笑地对先生说:“您实际是建立了一个大‘家’。”欧阳先生的“家”,着实不小。喜爱京剧的朋友,都知道他是著名须生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他中学时拜奚先生为师,师徒之间极其恰惬,即使上了大学,也没有放弃对京剧的追求,奚先生晚年的一些剧目,多与他有过商讨。他的扮相与奚先生形神毕肖,以致在石家庄举办的纪念奚先生的演…  相似文献   

3.
孟庭苇  雀巢 《可乐》2010,(1):62-62
先生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与他的再度相遇完全是天意。先生的公司举办“春酒宴”,要找歌手表演助阵。他公司里的员工有我们共同的同学,向他建议说,不如找自己的同学演唱。就这样,13年后,我们约在中兴新村的中兴会堂见面。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谁?周海婴这样说:我父亲是很普通的教师,很普通的文化人,是人民大众的一员。我幼时根本不会去想他是什么人,只晓得是我爸爸。周海婴是谁?别人这样说:他年届花甲,两鬓微斑,浓黑的两道眉毛,颧骨突出,依稀可见乃父鲁迅先生昔日之风采。  相似文献   

5.
百年南师     
正在知乎上,曾看到这样一个回答。我第一次出门求学,坐的是金温铁路的火车。若干年后,才知道这条铁路是南怀瑾先生投资修建。1998年铁路开通后,我的堂兄带着年迈的奶奶到火车站,轰隆而过的火车把我奶奶吓得不轻。作为一个直接受益于南怀瑾先生的乡民,我对他老人家心怀感恩。南怀瑾先生,一代传奇。外界赋予他的标签很多,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今年是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6.
伤痛的初恋     
魏西风 《今日南国》2006,(11):45-45
我16岁那年被村上一位烂眼的阴阳先生骗去做了他的徒儿,那时因为我逃学,常去他家和他的女儿二妮玩。他骗我跟他走时对我说,跟着他在外面吃得好喝得好,并说把二妮许给我做媳妇。于是我就跟着他去了,我管他叫师父。师父专给人看阳宅驱鬼,人称他阴阳先生。听村里人说,师父是河南发  相似文献   

7.
黄艳梅 《社区》2009,(25):57-57
去印度旅游时一路上都是由马里亚先生作陪,我印度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孟买,马里亚先生的家正好也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苦儿流浪记     
<正>我叫雷米,童年是和巴伯兰妈妈一起度过的,她很爱我。直到八岁那年我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一次被脚手架砸断双腿的热罗姆爸爸哀叹道:“八年了,我总是相信孩子的生身父母会来认领他,让他过上好日子。看来我等不到这天了。”原来我是个弃儿,被热罗姆先生捡来时才五六个月。现在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已无力再抚养我了,我不得不面临两个选择:去孤儿院或者去维泰利斯先生的杂耍班。我被动地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9.
正小铁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个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回到家,我这才发现屋子里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贴着小纸条,纸条上面都用英文写着它们的名称。那一年,他对外语突然有了兴趣。他就是这样开始外语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家庭当清洁工有一天,学生宿舍的管理员奥特先生来找我,问我愿不愿去一家人家做半天清洁工,这家女主人叫菲舍尔,打电话托他找一个大学生帮忙干点家务活。“菲舍尔夫人说,干三个小时给50马克。”德国人的工资概念很清楚,雇人方和受雇方必须事先讲明报酬数目。我和奥特先生很熟,他说的事我一般都不拒绝,又觉得报酬不低,便一口答应下来。就这样,我走进了菲舍尔夫人的家。她家住得离我的宿舍不远,隔一条马路,上一个小坡,同样是一片宁静幽雅的住宅区。菲舍尔夫人的房子真漂亮,三层小楼,两个车库,房前一个不小的游泳池,池中的水映着蓝色的天…  相似文献   

11.
台湾鸿海企业集团总裁、鸿海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先生是位山西籍台商,他创立领军的鸿海精密在全世界IT产业排名第16位,他本人也被《天下》杂志评为“企业家最佩服的企业家”。我想采访他已经很久了。但是,郭先生远在台湾,又常到世界各地去,要采访到他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恰好,去年深秋时节,郭台铭先生捐资设立的奖学/奖教基金正式启用。得知太原理工大学发奖的时间,我便早早到了会场,以期能采访到这位遐尔闻名的科技巨子。可惜的是,郭台铭先生并未出席这次的发奖大会。他又去了美国。笔者只见到了深圳分公司———富…  相似文献   

12.
崔新娟 《社区》2011,(31):54-54
先生体检回来告诉我,他心脏二尖瓣关闭不严。我心里“咯噔”一下,晚上辗转反侧,心如乱麻,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先生笑着对我说:“你应该这样想,我丈夫患的幸好不是疑难杂症,现代医学发达,有良药可以治愈,没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初相识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长春充满花香的5月,那年.我大一,他大二。高中同学知道我去长春念书,便把铁哥们儿的电话给了我,就这样,我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14.
到日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理外国人登陆证,办理登记的地方叫黑崎。黑崎城不大,但在北九州地区很有名。在商业上极具战略地位。日本的许多商业大鳄都把黑崎作为必夺之地,记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有家巨型百货公司刚一倒闭,就有诸如CITY.COM和井筒屋等大型百货公司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该战略要地,每次去游黑崎,每次都叫人有一种晃若隔世之感。一起陪同去办理登陆证的是大学学生课的平井先生,平井先生年龄和笔者相仿,虽说年轻,但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巨细皆精。去一次黑崎,就像一场作战,他找出一大堆地图和指导书,跟我说去黑…  相似文献   

15.
正说董宁文之前想先说一下蔡玉洗。玉洗先生长我五岁,虽与其没有过多深入交往,却有几年的同室之缘。1992年夏,我由江苏青年杂志社调任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当时玉洗是总编辑。我去的时候他已到南大读博士了。办公室给他留着的,但他来的时间不多。于是我的办公桌被安排在了这间里(估计考虑到他不常来),这样也就有了和他多次交流的机  相似文献   

16.
我利用一个双休日,到班觉家去作客,他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品茶专家,想去向他请教请教,听听他在茶道方面的高见。 班觉已经快六十的人了,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老练持重,城府很深。他亲自给我打酥油茶,把茶杯擦得干干净净,满满地斟上,双手捧递给我,“格拉(藏话,‘老师’或‘先生’的意思),请喝茶。”我一边接茶,一边说:“谢谢!”热乎乎浓酽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11,(13):54-55
广西南宁读者刘玉兰来电说:我和丈夫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好不容易在南宁置了个家。房子虽然不大,但却是在我们两家父母共同支助下置办的,本以为婚后丈夫会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家,但我发现,丈夫在婚后像变了个人,曾经勤劳的他如今非常懒惰,经常弄得家里乱乱的,我一看见他这样就非常生气,我们经常争吵,以至于我对我的婚姻生活非常失望。丈夫总说,家就应该是放松的地方,说我太较劲,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一直怀念着他早年的老师藤野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时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虽然由于他的学生鲁迅于一九二六年八月底在厦门写的散文《藤野先生》而驰名于世界了,然而鲁迅先生直到一九三六年秋逝世为止,似乎还不知道藤野先生为时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 《社区》2014,(20):16-16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天津去领一个文学奖,出版社的人领我去见了孙犁。天津至今就去过那一次,孙犁也是我唯一登门拜访的作家。孙犁的家是个大房子,并没有隔间,几个书架子也不高,后边有张床,前面有张桌子,他就坐在藤椅上。我那时把孙犁奉若神明,进去就紧张了,脸上老出汗,没敢去坐。孙犁说:坐呀坐呀。拿了凳子让坐到他跟前,又倒了一杯茶。  相似文献   

20.
娱乐广场     
笑话与幽默 找经理 顾客:你们这里出售的东西简直糟 透了,昨天吃坏了我儿子的肚子。 服务员:先生,您别发火,这样的事我们见得多了,没什么了不起。 顾客:我要见你们经理,像你这样糟糕的服务员应该立即解聘。 服务员:吵也没用,我们经理不在。 顾客:他在哪里? 服务员:他到外面吃东西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