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民主党派主要是在民主党派这个平台上为成员创造一个促进其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尽情展现的良好环境,使民主党派成员的人生价值实现得更充分、更丰富,从而使民主党派参政党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彻底。民主党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为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环境,总的来说就是要把民主党派建成三个之家。 第一,要建成学习之家。人的发展,学习是必要因素,不学习,不可能发展。中共中央统战部把今年定为大培训年,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党外代表人士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特殊性,高等院校是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代表性人士相对集中的地方.充分发挥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优势,对于推进学校民主科学管理、扩大学校对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高校体制的特殊性,当前高校民主党派作用得不到充分重视,民主党派成员在高校民主管理等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高校如何在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等方面,为民主党派在学校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帮助民主党派加强对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好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素质,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是其作为参政党的职能体现,参政是指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与国家政权,是通过其成员为代表参与政府、人大、政协等以及担任相关实职领导职务的直接参与政治形式。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实职领导职务成为参政过程中的实质性内容,是民主党派参政的重要标志,它是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制度下的一种政治权力的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党委要充分重视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的作用 ,充分调动其成员对学校对教育改革、教学科研以及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适应形势的发展 ,对民主党派要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怀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循环经济的实践过程看,发展循环经济将日益凸显人的类存在物本质:其思维方式使人日益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其生产方式使人日益成为"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其生活方式使人日益表现为"自由的"活动存在物.从循环经济的发展结果看,循环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循环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重点和核心,如何延续老一辈成员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坚实民主党派的思想基础是关键.文章就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中存在的思想建设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究,从而促进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含义,民主党派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民主党派活动的历史分期三个问题,并指出学习和研究民主党派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8,(7):153-162
湘军集团主要成员之间具有十分牢固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天然的地缘关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绝大多数来自于湖南,尤其是湘乡与新宁更可视为其集聚核心;二是相近的趣缘关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尤其是上层成员多为读书人,而且多讲求理学经世,彼此之间趣味相投;三是紧密的学缘关系,湘军集团成员不仅上层将帅多为师生、同窗,下层官兵中具有这一渊源关系者也为数不少;四是亲密的血缘关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中很多人来自于同一家族,即使来自不同家族,彼此之间也多互相联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彼此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支左右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军事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0.
李程程 《江汉论坛》2007,3(8):32-34
在当前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利益要求的差异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各民主党派社会基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怎样充分运用求同存异的原则策略,发展"同",包容"异",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要善于在坚持和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领导的过程中发展"同",善于在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实现职能的过程中发展"同",善于在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的过程中发展"同".要正确认识民主党派性质中的"异",正确对待民主党派意见中的"异",正确对待党外干部个性中的"异".  相似文献   

11.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主党派在这一政党制度中居于参政党的地位。加强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建设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的政治合法化功能、权力监督功能和政治稳定功能。当前,参政党应通过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主体素质、增强民主党派的参政意识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的内部制度来进一步加强其参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观的确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进程的启动,我们应当确立一种新的具有全面性的发展观。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发展观实际上是“三个代表”的发展观,其突出特点是追求横向发展即全面性、追求纵向发展即可持续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本性。以“三个代表”的发展观为指导,将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进行得更为顺利、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正如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一样,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规律:人能够把社会生产力创造的财富转化为严格控制和自由驾驭的内动力的规律,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行为的规律,人的认识受到客体性质和主体感知能力制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一种既能创造自己又能创造文化的多层次结构系统的存在。社会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系统。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据。人存在的各个层次系统是在社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形成的。人成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实现内在的觉醒、理想、追求 ,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使自己存在的生物性、历史性、社会性、自我性四个层次在整体上达到平衡、和谐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使人并不一定就得到了发展 ,人的存在与社会文化是一种矛盾关系。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转化、缓和、弱化、融合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从而使自己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可能与不可能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自己的奋斗。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年江苏常州企业和企业家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企业拥有的各种政治资源有利于企业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土地审批以及政府合同.具体而言:来自企业所有成员的政治资源对企业获得各种经济回报有更强的解释力,这说明不应忽略员工政治资源的作用;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政府顾问参事)要比企业家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或民主党派成员)的作用更为明显;企业规模的作用并不总是有效的,而企业历史以及加入行业协会这些因素则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并非简单等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但民主党派又应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及各自的理据 ;进而提出民主党派现阶段的总体指导思想为“三个坚持” ,即 :坚持代表各自所属社会阶层广大群众的具体利益 ,坚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坚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最后探讨民主党派的意识形态构建及应涵盖的三个问题 :知识分子的价值系统 ,中等阶层的利益诉求 ,政治联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7.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创造.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政治,促使不同阶级、阶层的先进分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各民主党派逐步建立和发展,成为团结各阶层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同国内外敌人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结  相似文献   

18.
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现代史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曾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但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使各民主党派难以正常发挥其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日渐发挥出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艾民 《理论界》2005,(2):34-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民主党派作为中共的友党、参政党,应充分发挥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作用.首先是桥梁的作用,民主党派将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团结在中共的周围,使中共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以真正落实;其次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中共的执政地位,提高中共的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0.
站在21世纪的时代高度总结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丰富成果和思想智慧,是当前推进学术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应当在以下三个理论问题上形成共识:一、历史编纂是史家才、学、识、德的重要载体;二、历史编纂是"再现真实历史"的综合创造过程;三、历史编纂的内容广度和著述格局都随时代而发展,必须以动态眼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再作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学科体系就一定能建立起来,并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