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试论唐代产茶地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是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当时出现了众多的茶叶产地。通过研究这些产茶地,首先,可看出其分布呈现“多个中心,四面开花”的特点。其次,能发现各产茶地经济水平与茶叶发展及茶品质之问呈正比例关系,即经济水平高的地方茶业发展快,同时好茶也一般出在经济富裕地区。  相似文献   

2.
吹响广西茶业进军世界的号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5):54-54
广西茶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新时期弘扬传统文化、发掘民族文化、打造品牌文化,是当今广西茶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广西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为主,花茶在国内外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中国茉莉花之都”——横县已成为全国茉莉花茶的最大产地。现今,全国茶叶种植出现了“南茶北移”,茶叶产量大增;国际检测标准提高,茶叶出口锐减……中国茶叶市场进入了一个鹿死谁手的“战国”时代。广西茶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的战略机遇期。《品茗尝香》诞生的目的就是为吹响广西茶业进军世界的号角而来。它将用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洋茶强力竞争,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急剧衰落,突出表现为茶叶出口数量、出口价值、占外贸比重的减少,茶叶产业萧条。茶叶贸易衰落导致区域经济衰败、金融税收萎缩、社会生活嬗变。茶叶贸易衰落的严重影响震惊了晚清社会,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振兴茶业的思潮,并最终转化为振兴茶业的系列行动。受社会性质、时代条件等多方面影响,茶业振兴行动虽解决不了中国茶业衰落的历史命运,却为中国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以茶业为代表的商品性农业迅速崛起。茶业成为唐宋农业、手工业的新兴产业,而且是最具活力、最有生机、最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产业。从事茶叶生产的除了兼营茶业的农户外,主要是茶园户,他们是茶叶生产的专业户,往往自己经营茶园或采取租佃、雇工经营的方式。此外,还有寺院茶园和国有茶园。唐宋茶业经济的发展,力量的壮大,与南方茶区广大农户的辛勤劳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皖南地区先后推行红茶合作运销与统制运销,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成本控制、金融扶持、集中运输以及革除贸易积弊等系列措施,从制度上减少商业资本对茶业利润的过度分割。运销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茶业下层农商在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与盈利能力,打破了近代中国茶业由来已久的“产、制、销”失衡的结构性困境。在近代中国茶叶产业升级滞后的背景下,运销改良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对茶叶外销制度与路径的变革,是一次增强华茶国际市场竞争力与重塑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制度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6.
安化茶区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之一,茶叶远销我国西北、蒙古草原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茶业经营活动中,安化遗留了大量与茶业相关的碑刻资料,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安化地方政府对茶业的管控情况。从现存碑刻资料看,安化地方政府在茶叶生产、运输、贸易和采办贡茶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试图构建在政府管控下的茶叶市场秩序,以保障茶叶市场的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对安化茶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社会动荡、管理者认识和能力缺陷等原因,茶业经营活动仍弊端丛生,违规经营屡禁不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社会大变局背景下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削弱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广西茶业的发展起步晚,规模小,跟别的茶业大省相比有很大距离。云南‘普洱茶’、福建‘大红袍’、安徽‘黄山毛峰’、浙江‘龙井’……广西因没有叫得响的名茶作为代表,几乎淹没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但茶叶是广西的重要农产品,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花茶产地,凌云县有西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对广西茶业的现状,南宁茶业商会会长、南宁绿野茶业公司董事长蔡家雄如是评价。  相似文献   

8.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5):60-60
“广西茶业的发展起步晚,规模小,眼别的茶业大省相比有很大的距离。云南‘普洱茶’、福建‘大红袍’、安徽‘黄山毛峰’、浙江‘龙井’……广西因没有叫得响的名茶作为代表,几乎淹没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但茶叶是广西的重要农产品,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花茶产地,凌云县有西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对广西茶业的现状,南宁茶业商会会长、南宁绿野茶业公司董事长察家雄如是评价。  相似文献   

9.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绍兴传统特产,历史悠久,名品辈出。本文以时为序,论述了绍兴茶业发展史上几个阶段:1、汉唐时期绍兴茶业的兴起;2、宋元明时期以日铸茶为代表的绍兴茶的特色和在全国的地位;3、清代和民国时期珠茶的特点、生产加工和内外销情况;4、解放以后绍兴茶的发展情况和近年名茶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茶树的故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进入唐宋时期以来,茶叶生产异军突起,茶业经济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自唐代开始,我国茶叶产地一直处于扩展之中,产茶州县数量不断增多,南方地区产茶区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进入宋代后,茶叶产地继续扩展,产茶区共计有15路、97州军及277县。与茶叶产地不断扩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宋时期贡茶的产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趋缩小,茶叶产地的分布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茶叶产地分布格局由不平衡向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闽台茶业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台茶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方在生产要素利用、产品结构优化、茶叶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应对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闽台茶叶市场竞争的压力。提出了推动闽台茶业区域合作的建议:(1)加快区域合作的双向性;(2)建立多层次的合作体系;(3)统筹规划区域内茶业布局。  相似文献   

13.
福建名优茶及其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名优茶的经济效应机理,促进福建茶业高效发展,本文在介绍福建名优茶产销情况基础上,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名优茶是福建茶叶经济的亮点、茶叶品牌建设的关键点、茶业发展的支撑点、茶叶国际化经营的新卖点和文化旅游的推广点等名优茶的经济学效用,并提出了构建名优茶航母、规范名优茶的评选与管理、加快名优茶品牌建设、拓展名优茶国内外市场、完善名优茶配套技术和建设生态茶业等大力推进福建名优茶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14.
茶叶经济是福建省的特色经济和民生经济.解决茶叶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是加快完成福建省茶叶升级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时福建省茶业企业的信贷融资制约因素问卷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找出主要制约因素,对提高福建省茶业企业信贷融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企业主综合素质和信贷用途与方式两个因素等七个因子是制约企业信贷融资制约因素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和货币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体系逐步动摇并解体,银本位的货币运行原则最终确立起来.晚清时期的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变革是货币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文章着重考察了晚清时期银元、铜元、纸币等新的货币种类的出现及其对银两和制钱的替代,货币制度的变革以及清末的货币流通量.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栽培茶树的国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加工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然而,从古至今,茶在国人眼中,更多地停留在文化层面。尽管通过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产业大军的持续努力,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传统茶业的规模与效益、提高茶叶资源的利用率、拓展茶叶的应用领域、提升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从茶叶大国向茶业强国跨越,是一直摆在我国茶叶  相似文献   

17.
商部——农工商部成立后,积极倡导振兴茶业,通过颁布和实施一系列改良政策和措施,使茶业的振兴在清末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有组织的活动。印度、锡兰和日本茶业崛起导致华茶在国际市场上的衰败和由此带来的利权丧失以及国内植茶业的衰落,是农工商部振兴茶业的动因;清末新政及当时社会舆论的推动,则为茶业振兴提供了条件和前提。而在农工商部主持下,茶业的振兴取得了可观成效,主要表现为茶叶贸易有所增长,茶业经济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闽台茶业合作的基础及新形势下两地茶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下建设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构想。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要坚持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紧密相连,以科技、文化为切入点,实施项目带动,提倡和谐与健康的理念,注重循序渐进。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通过乌龙茶消费市场体系、区域核心市场体系、品牌支撑体系和利益共享体系等整体建设实现。  相似文献   

19.
根据欧盟发布的指令,从10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采取特别控制措施。这个新规让不少浙江茶业企业感到压力。今天下午,杭州嘉盛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明对笔者说,欧盟新规主要是加强了农药残留项目检测,受此影响,茶叶出口检测成本将会大幅增加,一些出口企业可能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20.
福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低碳茶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福建发展低碳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1)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2)大力推广现有的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茶叶生产技术体系;(3)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低碳茶业技术瓶颈,为低碳茶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