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谈话记录”,更是一份表现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浩然正气的“谈话记录”。透过这份“谈话记录”,我们看到反动派是那样渺小,看到革命者是那样的大义凛然、铮铮铁骨、视死如归。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地区被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方志敏不幸被俘。当天晚上,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方志敏借此机会奋笔疾书,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方志敏自述》。敌人在方志敏口中得不到任何东西,第二天把他押送到上饶。国民党上饶地方当局兴高采烈,为了升官晋爵,特令国民党弋阳县县长张抢元…  相似文献   

2.
明年八月六日,是我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烈士殉难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运用各种形式,缅怀他的业绩,赞颂他的精神,寄托一种哀思。笔者在此仅就几十年方志敏研究的情况作些简述,并对当前方志敏研究的若干问题发表点肤浅意见。自方志敏被害之后,对他事迹的介绍和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孙希岳 《老友》2009,(8):11-12
《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江西赠书活动,让我想起方志敏精神和他的伟大预言。一、什么是方志敏精神方志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江西人民的光荣,共产党人的楷模。他的精神简而言之:爱国、清贫、创造、奉献。  相似文献   

4.
彭远汉 《中华魂》2022,(2):64-66
1907年8月,李步新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县湖村乡碧霞桥村一个贫农家庭.李步新读了四年私塾,便辍学带着弟弟下地种田,后来给人当雇工.1925年,方志敏创建了赣东北农民协会,李步新开始接触革命思想,积极参与农民运动.1927年春,李步新参加上饶石嘴头农民协会,任理事.1928年,方志敏创建了赣东北根据地.同年底,李步新组织了...  相似文献   

5.
方志敏是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楷模。方志敏的清贫生活依靠精神世界的富有作支柱。方志敏的富有体现在拥有科学的人生观 ,不朽的篇章 ,永恒的生命和必胜的革命信念。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是近代中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产生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生活的时代环境和面临的中国问题孕育了他的中国梦。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谋求人民幸福,是方志敏最大的中国梦,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方志敏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所做的努力,在当代中国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贫、奉献、创新、爱国是方志敏精神的重要内容。其中,清贫是灵魂,奉献是关键,创新是核心,爱国是基本。四个方面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充分挖掘方志敏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将其运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土新貌     
黄国城 《老友》2008,(7):20-22
磨盘山脚下有个镇子,叫葛源,她地处上饶、弋阳、德兴、横峰四县的交汇处。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似一块盆地,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在旧社会,由于受三座大山压迫,葛源的广大贫苦农民过着"镰刀挂上壁,饭就没得吃"的苦日子。1927年冬,方志敏、邵式平、  相似文献   

9.
方志敏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他 的名字象一颗明珠,在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史 上闪闪发光,在千千万万前赴后继的战士心 里闪闪发光。 《清贫》,是方志敏同志在铁窗里,以 自己的斗争生活为题材写成的一篇散文。这 篇妙趣横生的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无 产阶级伟大战士清贫、洁白、朴素的一生, 表现了共产党人纯洁、高尚、“舍己为公” 的美德。  相似文献   

10.
方志敏烈士(1899—1935),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他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一生。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人民英  相似文献   

11.
<正>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的一生是抗金志士的一生。他的充满斗争的生活道路,使他的词以反映社会重大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大都写得慷慨激烈、沉重豪放,但他也写了好几首清新活泼、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词,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首。“黄沙”,是指江西上饶的黄沙岭。据《上饶县志》载:“黄沙岭在县西四十里  相似文献   

12.
方志敏(1899—1935年),江西弋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农民运动领袖。是众口称赞的杰出人才。他在创建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中,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这是方志敏对苏区和红军发展的一大贡献。(一)遍求人才  相似文献   

13.
孙希岳 《老友》2008,(4):8-9
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三位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一是彭湃,二是毛泽东,三是方志敏。广东有个彭湃,江西有个方志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彭湃,广东海丰县人,1896年10月生,1918年在  相似文献   

14.
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格精神可一言以蔽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之所以拥有这种人格精神,实与他沟通了必然之"命"与当然之"理"的观念有密切的联系。文天祥的一生,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典范,也是知"道"循"道"卫"道"的楷模。从他一生的事迹可以看到作为思想家的文天祥与一般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不仅以理论的探讨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以其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所服膺的儒学之基本价值,从而耸立起一座儒家人格精神的历史丰碑,让世人在敬仰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人格上的锤炼。  相似文献   

15.
守候瘫妻     
上饶羽绒厂离休干部谷清河,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怀着深沉而执着的爱心,默默地伺候着瘫痪25年的妻子——文梅英。他那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在赣东北大地被人们传颂着。  相似文献   

16.
郭拓荒 《中华魂》2014,(4):46-47
正《方志敏全集》201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计收录赣东北及闽浙(皖)赣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者方志敏同志生前文稿67份,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为方志敏同志狱中文稿,下编主要是方志敏同志关于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及其苏区建设的著述、文稿,讲述方志敏同志在领导赣东、闽浙赣苏区人民为反抗压迫、追求民主自由而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郭坚一生的戎马生涯,特别是他在讨伐反革命战争中的主要事迹。  相似文献   

18.
方志敏在皖南特委的创建、皖南新区的开辟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曾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军皖南,亲临指导皖南革命斗争。由于诸多原因,导致进军皖南失利。在狱中,方志敏就失利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然而,进军皖南的失利,人们容易淡忘方志敏在皖南革命斗争中的贡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研究和评述这段历史,是对方志敏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9.
孔繁森论     
孔繁森论廖承仁一、孔繁森精神的本质特征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天山脚下到云南边陲,传颂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孔繁森.他的模范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孔繁森平凡的事迹中蕴含着伟大的精神.孔繁森精神集...  相似文献   

20.
董毓华同志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多次化名。对于他一生的革命活动,除了当时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亲密战友知道一部分和某一阶段的情况而外,是没有人能完全清楚的。不少人甚至连王仲华就是董毓华的化名,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因而毓华同志革命斗争事迹,长期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