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的确定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所界定的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了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了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提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几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一批使用网络的人群正逐渐老去,虚拟财产继承也暴露出不少类似于立法缺失严重、监管主体不明、侵犯他人隐私,价值核算困难等问题,实现虚拟财产继承有利于实现财产的经济精神双重价值,构建和谐互联网环境。在法律范围界定、保存、管理、分割的基础上,引入运营商配合以及第三方促进等先进国家经验,解决虚拟财产的继承障碍。  相似文献   

3.
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游戏的盛行和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扩大,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从刑法理论角度对盗窃虚拟财产现象进行阐述,是用刑法规制此种新兴犯罪的基础.笔者深入探讨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虚拟财产的价值确定以及对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可行性等问题,从而期望对实践操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是很有必要性的,即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来源于玩家的劳动,实际上存在着市场交易,与现实财产的兑换比例已经形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问题有物权说和债权说,各有各的弊端,准用用益物权的规则可以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纠纷.  相似文献   

5.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6.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财产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虚拟财产是当今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财产的一般属性,但在其存在和功用等方面又具有不同于一般财产的特点:效用的不确定性、产生形式的衍生性、价值体现形式的依存性,故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加以确定。其财产权应归属于网络运营商,而作为与网络运营商签有服务性合约的玩家享有的只是网络运营商许可的使用和转让使用权的权利。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属于特殊财产的交易,应受到法律的规制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游戏产业繁华的背后,有关虚拟财产的权属争议日益增多.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面临两大障碍:一是现行法律没有明确的界定;二是司法实践中对其真实价值难以判定.拟制"虚拟角色法人"并围绕其建立混合型财产权制度,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拥有的网络虚拟财产日益增多。为了回应社会的变化,《民法典》第127条明确规定了网络虚拟财产。但遗憾的是,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规定在《民法典》中屈指可数,这就导致与之相关的问题依旧难以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人的确定即是其中的体现。具言之,在网络用户没有立遗嘱的情形下,其名下的网络虚拟财产应如何确定继承人?对此,立法并无明文规定。此时若完全依照一般财产继承规定确定继承人,将会背离继承法的立法精神。〖JP2〗基于此,学界亦提出了不同的继承人确定方案。然分析可知,这些方案均存在局限,无助于保护被继承人的利益。通过论证发现,区分网络虚拟财产的类型,并依类型具体确定继承人才是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人确定问题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上如何实现对网络虚拟财产的规制,理论上有不同的观点.司法实践在涉及虚拟财产犯罪行为的性质认定上也有不同.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交互视角下,虚拟财产应当是指存在于网络空间的虚拟世界中,可以和现实社会中的财产进行类比的网络物品.法律关注虚拟财产的实质在于探讨这些网络物品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具有值得保护的财产属性.虚拟财产体现网络用户和服务商之间相关协议下的债权债务关系,本质上属于债权型财产,在刑法上可以归入财产性利益的范畴.在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上,应当协调财产犯罪和计算机犯罪之间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