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锟 《中州学刊》2006,26(5):38-40
亚当.斯密关于三种收入的两种不同观点造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分野。西方主流经济学继承和发挥了斯密的第二种观点,从价值的源泉来说明价值分配的决定,而忽视了所有制关系对分配对象最终归属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第一种观点,从所有制关系论证分配关系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但无法从经济上说明要素所有者参加收入分配的根本原因。虽然这两种理论一直是俨然对立的,但在现代经济中,完全可以实现耦合。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在著名的论文《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中,首次提出生产关系有两重性: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根据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文章认为经济学范畴的分类不再停留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类上,而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三大类。生产力范畴可以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生产关系一般范畴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可以称为分工经济学,以生产关系特殊范畴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可以称为所有制经济学。作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经济学都是分工经济学和所有制经济学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若干基本范畴构成的 ,本文对如何开展经济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作了探讨。认为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出发 ,它的基本范畴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经济学和哲学中具有交叉性质的基本范畴 ;随着经济哲学兴超应受到重视和基本范畴 ;当代社会重大问题向经济哲学提出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论所有制的含义,广义与狭义的所有制关系,所有制和“四权”的关系,所有制同经济体制的关系,是研究所有制关系必须弄清的几个理论问题。所有制关系是由历史形成的人们对于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一定占有形式;换句话说,它是通过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占有关系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种观点把所有制关系同财产关系等同起来,说所有制是一种“法制形式”。所有制关系同所有权、财产关系,在德文中是同一个字,但两种译法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所有制关系,从法学看,自然  相似文献   

5.
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第一次对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进行的科学概括,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新的结论,重大突破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就曾对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进行过探讨。当时针对过渡时期的经济关系状况,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时社会存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农民所有制经济和国家与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5种经济形式,基本属于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两种性质。前者是社…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两者共同构成各门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各门经济学科都以生产力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生产力经济学原理的具体运用。那末生产力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究竟怎样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志认为,生产力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不是并列关系,政治经济学是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从科学史来看,一门科学要成为其它科学的理论基础,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  相似文献   

7.
自从围绕着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问题(简称“两变”或“两从”)开展讨论以来,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两变”既是哲学认识论,同时也是哲学唯物论,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和表述;二是认为“两变”只是讲认识论,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不包括关于世界本原问题;三是认为“两变”的命题是不科学的,既不是认识论,更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概括,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唯物论。”这些看法对我很有启发,促进我思考,经过一再探索,我还是坚持和赞成第一种意见①,尤其是赞成这样的观点,即认为: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和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既表现了物质和精神的第一性第二性的关系,又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同一性。“两变”确实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科学的表述,把它说成是“典型的二元论”,“必然要导致唯心主义”,这是很错误的。全面地准确地领会“两变”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下面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来,进一步向同志们请教、商榷。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农业地租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地阐明这一问题,对于指导我们制订正确的农业政策,完善农村联产承包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自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就有不少同志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租的理论,来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地租问题,并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地租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物,社会主义消灭了土地私有制,所以,地租也随之消失。另一种观点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社会主义尚存在土地所有权,所以,也必然存在地租。这两种观点都把地租同土地所有权相联系,这是正确的出发点。但我认为,这两种对社会主义农业中是否存在地租作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观点都不符合我国农业土地经营中的客观经济关系。因而都是值得研究的。经济理论概念是现实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不符合客观经济关系的理论观点就不能认为是真理性的认识,就应当否定利作进一步的新的探索。目前对社会主义地租问题的研究要从两方面深入:一是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哲学的当代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仕清 《社会科学》2001,1(2):34-37
近年来 ,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人们对什么是经济哲学这个问题本身 ,还没有一个明确而较为统一的理解。归纳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 ,有以下两个角度三个方面 :一是广义的 ,把凡是探讨经济与哲学关系的一切问题 ,如对有关经济现象或经济学概念的理性分析 ,都纳入经济哲学的范畴。二是狭义的 ,这其中又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理论方面 ,即认为经济哲学如历史哲学一样 ,属于理论哲学 ,其出发点是经济 ,落脚点是哲学 ,突出的是哲学研究 ,主张基于经济而研究哲学 ;其二是应用方面 ,…  相似文献   

10.
两年多来,关于集体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西北、沈阳、成都三个地区的理论讨论会上。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大部分同志认为,分析一种所有制的性质,主要看它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以此来判断它属于社会主义性质还是资本主性质。他们认为集体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它是公有制的经济。一种观点认为,资金来源是衡量所有制性质的标准。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 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的经营方式在经济学中属于何种性质的范畴?对此,我国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属于生产力范畴,另一种意见认为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笔者赞同后一种意见。但它属于何种性质的生产关系或属于生产关系的哪一方面又是值得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看了吴家麟同志的《真理能有阶级性吗?》一文(见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八○年第二期),觉得有些观点不能苟同,下面仅就"真理究竟是主观范畴还是客观范畴"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与吴同志商榷.吴家麟同志认为,"真理属于客观范畴".我的看法与此完全相反.我认为,真理应属于主观范畴.其理由有三:第一,真理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而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它与被反映物——客观世界应属于两个相对的范畴.第二,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真理的双重属性,这双重属性存在于它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中,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分别归入两个相对的范畴.第三,划分范畴的根据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真理区别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所有制结构变革问题研究曹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一、关于所有制结构合理性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有制是一个历史范畴。所有制结构即是指一定社会阶段各种所有制以特定的实现形式或具体方式而形成的相互间的关系。从马克思的一些分析看,...  相似文献   

14.
引言现代经济理论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历史进步可以识别为两类:一类属于归纳逻辑的累积性经验进步,一类属于演绎逻辑的系统性认识进步。第一类进步的原因不言自明,古典学者不可能经历现代社会及其相应的经济问题;而关于第二类进步的原因,国内外的学术界就都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作为经济思想的逻辑体系,古典经济学同现代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分歧。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提出的经济学范式与范式转换的观点为解释这种分歧的原因提供了一种思路。这个思路的基础假定有以下几条:(1)经济学知识的思想长河由经济学范式和经济学范式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重要论断是所有制理论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理论界对这两个重要论断尚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论民营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民营经济的内涵与外延,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有的认为民营经济是经营方式范畴,有的则认为是所有制范畴。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来看,民营经济的内涵应是指非公有经济,反之,从经营方式来理解大力发展的民营经济是不合逻辑的。把民营经济定义为所有制范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怎样研究社会主义商品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们把它分成两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发生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即它们内部各企业、各单位之间,以及它们与其成员之间的商品关系。第二种类型,是发生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商品关系,它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个体经济的个人所有制。探讨社会主义商品关系产生的原因,应着重于第一种类型的商品关系,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我们认为,这种商品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决定的。至于第二种类型,即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商品关系,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在当前历史时期的特殊性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第一种类型商品关系,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关系的制  相似文献   

18.
关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种认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第一种是近几年提出的,是一种新认识、新观点。第二种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认识,符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本文仅就第二种观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推进到传统体制的核心部分,即所有制问题。党的十五大要求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突破,核心是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我们认为,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将要突破姓“公”姓“私”的禁区。本文就所有制改革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一)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问…  相似文献   

20.
商品房作为一种复合商品,其范围和边界不清是造成现实中围绕商品房交易出现种种矛盾和纠纷的主要原因.商品房的边界问题不是个法学问题而是个经济学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确定商品房范围时应该立足于物品功能的发挥和购房者需求的满足,以此为原则,则属于商品房范围的应该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与商品房核心部分在功能上应该互补;第二,独立销售会时对购房者来说属于垄断性物品且不属于自然垄断;第三,属于俱乐部物品或私人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