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疑问句也存在复句式,选择问句实质上就是复句式,特指问句、是非问句也存在复句式。《祖堂集》中复句式特指问句基本上都是询问句,或含有两个疑问焦点,或含有一个疑问焦点;复句式是非问句主要是反诘问句,也可以是询问句,均有疑问标记,即均使用疑问副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基本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兰 《北方论丛》2005,2(4):55-57
"疑问"是属于全句的功能范畴,在特指问句中,疑问代词只承载部分疑问信息,即只标记疑问点.我们假设:在疑问句中,"疑"和"问"是可以分立的.基于这一假设,疑问代词的基本语义是"指代某一范围中不确定的某一项".由这一基本语义引申出的语义"未知"和"不定"形成了疑问和非疑问两种用法,而决定这两种用法的是语用上的原因:说话人是否真心寻求答案以及说话人对事实的知识状况.  相似文献   

3.
与大多数语言一样,广州话的祈使句是根据句子的语气不同而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型。按具体使用范围,至少可有命令、请求、建议、禁止、吩咐、告诫、催促和号召几类。关于广州话祈使句的结构特点,按最粗略的总结和概括,至少有表深层结构、句法结构、谓语结构、否定结构、语气助词结构、语调以及其他特别句式结构等特点。各类型以及结构特点中均包括次类型和次特点,或类似,或交叉,构成广州话祈使句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是非问表"否定用法"不单单以句子有否定的衍推义为标准,而是看说话人的"态度",如果态度是否定的,即只要是对命题的非肯定,不论它的衍推义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视为否定用法。是非问句常常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词类或语调、语气等表示否定,人们把这些词类看成是有标记的,语调等看成是无标记的。是非疑问句与否定的相通跟是非问的"命题"关系密切,对命题的非肯定成为是非问和否定相通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广州话句末语气助词"嘅"、""的音义和用法的复杂性体现在:(1)"嘅"的读音和语义功能的复杂性。"嘅"[kε33]、[kε35]、[kε353]三种读音是句子语气覆盖叠加的结果,既有共同的核心语义功能,又有各自倾向性的用法。其中读[kε35]的"嘅"还有几种不同的情况。(2)""的合音情况的复杂性表现为,受语调的影响而产生[ka33]、[ka21]、[ka35]三种读音。无论哪种读法,都有不同来源:一为"嘅语气助词+啊";另一个则是"嘅结构助词+啊",故同一读音的""的语义功能不一定完全相同。另外""的跨层合音现象及语义功能也呈现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五代成书的《祖堂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禅宗灯录,是研究晚唐五代口语的第一手语料,对《祖堂集》疑问判断句进行分类描写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祖堂集》语言以及晚唐五代口语面貌,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晚唐五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研究,从而认识汉语由近代向现代演变途中疑问判断句的发展情况。《祖堂集》中的疑问判断句可分四类:特指疑问判断句、是非疑问判断句、反复疑问判断句和选择疑问判断句。每一类的功能不尽相同,有加强或减弱前项部分、加强或减弱中项、加强或减弱后项部分、加强或减弱整句四种情况。其中特指疑问判断句只表达加强判断,不表达减弱判断,是一种强势判断句。  相似文献   

7.
五代成书的<祖堂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禅宗灯录,是研究晚唐五代口语的第一手语料,对<祖堂集>疑问判断句进行分类描写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祖堂集>语言以及晚唐五代口语面貌,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晚唐五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研究,从而认识汉语由近代向现代演变途中疑问判断句的发展情况.<祖堂集>中的疑问判断句可分四类:特指疑问判断句、是非疑问判断句、反复疑问判断句和选择疑问判断句.每一类的功能不尽相同,有加强或减弱前项部分、加强或减弱中项、加强或减弱后项部分、加强或减弱整句四种情况.其中特指疑问判断句只表达加强判断,不表达减弱判断,是一种强势判断句.  相似文献   

8.
过去曾经有两次比较大规模的粤语审音 ,先后产生了《常用字广州话读音表》和《广州话正音字典》。两者的建议读音不尽相同。相对来说 ,前者的建议读者较多从众 ,后者的注音则较多从切并且较重视粤读与普通话读音之对应。看来有些问题似乎还没有解决 ,提议通过网站和电邮 ,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是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知识到发明创造与从经验到发明创造所表现的逻辑思维形态是不一样的 ,前者为由原理到物化的过程 ,后者为原理、功能、结构、手段、方法的类推或移植。  相似文献   

10.
一、从特指问句与选择问句的异同看疑问代词陆剑明先生(1982)将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归为了一大类,并从句法结构上说明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再深入分析会发现,特指问句与选择问句在语义上、语用上,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在冷饮店里,当这家冷饮店只有可乐和乐百事两种饮料时,服务员可以这样问顾客:1a您喝点儿什么?1b您喝可乐,还是乐百事?1a句是特指问句,1b句是选择问句,因为可供选择的项目只有两项,所以1a句和1b句表达的基本语义相同。1a句要求确定疑问代词“什么”为“可乐”或者“乐百事”,1b句要求在“可乐”与“乐百事”中确定一项,并且在这个…  相似文献   

11.
闽语语法的调查研究近年来有长足的进步,但较局限于孤立的、静态的描写,内部的比较研究尚欠缺。本文尝试对闽语的两大次方言的疑问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这两种方言在是非、正反、选择、特指疑问句上的异同点,并强调方言语法研究期待方法上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语气词"么"源于反复问句句末的否定词"无",最初的语法功能是用在疑问句中表达相应的疑问语气,到了明清时期又发展出用在陈述句、感叹句中的新功能,但仍以传疑为其基本功能。在字形方面,伴随"么"音由[mua]到[ma]的改变,文献中开始出现"吗"的写法,字形演变滞后于字音演变。  相似文献   

13.
在最简方案框架下,讨论中介语特征理论对研究二语习得中功能语类习得顺序的启示,探讨二语习得中句法发展模式来是疑问句式的发展规律,认为二语特征参数的设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渐进地逐一掌握词汇形态特征来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逐渐发展中介语系统。  相似文献   

14.
疑问与否定两大范畴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重点考察含疑问代词"什么"、"谁"、"哪/哪儿/哪里"等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的相关类型,并总结出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的产生机制及语用特点。本文认为这种否定用法是通过以疑问形式的语法结构为基础,由疑问代词本身、反问语气及语境合力产生的整体功能,其产生是以反问为机制的,表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及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5.
贾少宁 《兰州学刊》2011,(8):220-223
作者以粤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手段考察了他们学习英语单音节词尾清塞音的发音情况。作者认为,粤方言入声字塞音韵尾唯闭音的发音特征对于粤方言区学生英语清塞音尾-p、-t、-k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在相似CVC音节结构中,粤方言区学生选择音节匹配模式,而音素差异被完全丢弃。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中的宾语前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在《马氏文通读本》中认为宾语前置最早由马氏提出,就是这个现象直到今日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分类,本文认为宾语前置分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两大类,据此对《论语》中的宾语前置句进行了彻底的测查,得出宾语前置句这种用法在《论语》中还处于旺盛时期,但也在慢慢的像宾语后置过渡。  相似文献   

17.
郭全芝 《云梦学刊》2005,26(3):35-37
屈原《九歌》中“兮”字的用法,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引起了一些争议。如闻一多、姜亮夫、郭绍虞、廖序东诸先生都有自己的主张。争论的焦点是“兮”有无语法意义。“兮”只是语气助词,“兮”在句中属上读。“兮”用在句中有隔离前后词语的作用(但不能简单地将此与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相等同),从而帮助体现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18.
哲学史上关于意义理论存在弗雷格式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式两种研究进路。弗雷格对“意义”与“指称”的区分和应用引发了“弗雷格难题”。伊莱休·卡茨认为他的第三种研究进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卡茨指明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之间存在着两大关键共同点,认为第二种研究进路也并不尽善尽美。通过对前两种研究进路的批判,卡茨对第三种研究进路的建构背景、优势、思路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