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同志,在青年学生时代,就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革命民主主义的佼佼者。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十月六日,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一个普通农民的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手下的侦缉处长吴郁文率大批军警,将躲藏在北平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旧俄国兵营内的李大钊逮捕。22天后,李大钊即惨遭反动军阀杀害。  相似文献   

3.
一、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受聘教授情况关于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受聘教授时间,过去有始自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二○年的不同说法。现据北大评议会的记录,已知北大决定延聘李大钊同志为教授,是在一九二○年七月八日,七月二十三日由北大文牍课正式发出聘书,因此,关于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受聘教授的时间,应以始自一九二○年的说法为准确。但是由于在北大评议会的记录和文牍课发出聘书的记载中,都没有注明延聘李大钊同志为那一学科或学系的教授,也由于李大钊同志作为教授,先后在北大的经济、政治、史学等系都讲授过课程,因此,长期以来,关于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受聘为那一学科的教授问题,一直存在不同说法。如有说是“经济学教授”的,有说是“经济系教授”的,也有说是“史学系教授”的,这些说法究竟以那一说法为准,应依据当时的有关材料,作出准确的订正。迄今为止,这三种说法,以是“经济学教授”的说法,最为多见,而这一说法,其实并不见于当时的材料记载。所谓任“经济学教授”的说法,最先见于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延安《解放日报》的《李大钊同志革命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1927年4月28日,被张作霖杀害于北平。李大钊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邓小平语)。1950年,朱德亲笔题词:“向伟大的中国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学习”。1957年,陈毅在纪念李大钊殉难三十周年的文章中写道:李大钊同志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革命先驱,大节不辱”。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李大钊虽尚不满38周岁就壮烈牺牲,但鲁迅当年说:“不过热血之外,守常先生还有遗文在。……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守常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是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既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他于1917年11月到北京大学任职,1918年2月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1920年7月8日,改为以教授兼图书馆主任,至1922年12月2日辞去北大图书馆主任职务。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职务五年期间(1918年至1922年底)正是五四运动酝酿、爆发和向深广发展的时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者——李大钊在北京殉难。消息传到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武汉后,全城人民立即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为了悼念李大钊烈士和在“四、一二”、“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死难的烈士,将革命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武汉各界人民纷纷举行了极为悲痛的追悼会。五月二十二日,在武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前身)召开的追悼南北死难烈士的大会上①,武昌中山大学教授高一涵,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李大钊的生平事略。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介绍李大钊生平  相似文献   

7.
十月二十九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十月二十五日下午,我校师生隆重集会,纪念李大钊同志诞生九十周年。李大钊同志的长子、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李葆华,长媳田映萱,侄子、司法部副部长李运昌,次子、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李光华,女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贾芝和亲属贾晓林、潘载德等出席了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北京一些高等学校的负责人。党委副书记高铁、汪小川、张学书、马石江,副校长冯定、王竹溪、沈克琦,五四运动的参加者杨晦教授和师生员工八百多人出席了纪念大会。李葆华同志在讲话中说:李大钊同志牺牲已经五十二年了。五十二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1989年10月29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了《革命先驱李大钊》、《李大钊史事综录》、《李大钊研究论文集》和《李大钊哲学思想研究》四种新书。《革命先驱李大钊》由杨树升编著,该书溯着历史的长河,追寻李大钊的战斗足迹,从热血少年到优国志士,从东渡日本到北大红楼的灯光,从《晨钟报》到《每周评论》,从激扬文字到投身工农革命运动,从筹建中国共产党到英勇就义,……作者以满腔的激情,讴歌了革命先烈的光辉思想和崇高的品德。该书对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当代青年学习和继承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无疑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正> 一九一八年一月李大钊同志,受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邀请,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九二○年七月八日,他在北大担任图书馆主任兼教授。一九二二年春他辞去图书馆主任职务,改任教授兼校长办公室秘书。在一九一八年一月至一九二二年春,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四年多的时间中,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大钊同志对图书馆,特别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从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和他的图书馆学论文来看,李大钊同志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6日,是李大钊同志诞辰10Q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的先驱,本文拟对其人生观作一述评。 以往关于李大钊同志哲学思想的研究,人们多把着眼点集中在他的唯物史观方面,而对其人生观确很少提及。实际上,李大钊的人生观是他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深入分析他的人生观,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了解他的哲学思想。因此,对李大钊的人生观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轶事三则     
李大钊最早运用“与时俱进”一词“与时俱进”是从古语“与时偕行”或“与时推移”等词语演变而来的。李大钊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与时俱进”这一词语者。1917年10月10日,李大钊写出致《太平洋》杂志记者的短札《此日》。文中写道:“……即以此未来这一年,为吾国民历史之一页空白,待吾人本其优洁美尚之理想,施其敏断刚毅之努力以绚书之,期于必达,勿稍怠荒,月异岁新,与时俱进,页页联缀,永续无穷。以过去之此日为纪念,以未来之此日为理想;以过去之此日为陈迹,以未来之此日为前程。如是推嬗,吾人之此日无空期,即吾人之进步无止境。然则新…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名字是与北京大学分不开的。他的革命活动主要是从北大的“红楼”、北大图书馆开始的,为北京大学开创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成为共产主义主要发祥地之一。李大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从1918年开始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后任教授,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里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著述,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理论、思想遗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李大钊的思想、理论遗产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1999年10月,将是李大钊110周年诞辰。党中央批示:在中共北京大学党委具体负责组织下,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重新整理、编注《李大钊文集(注释本)》,并于诞辰110周年前夕出版。研究会李大钊文集编注组,在工作过程中,新发现了李大钊重要佚文多篇,现将其中经考订可确认的三篇文章及日本国李大钊研究学者后滕延子教授发现的李大钊的佚文《报与史》一并发表,供国内外学者研究。今年4月28日是李大钊同志壮烈牺牲70周年,我们发表这批重要佚文  相似文献   

13.
1 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在1918年下半年去北京期间才开始的。北京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毛泽东到北京后,在李大钊领导下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李大钊是在我国放歌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北京期间,李大钊著名的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7月1日)、《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10月5日)等都已相继发表。这些文章对于我国人民正确地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在当时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标志着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毛泽东是这些文章的热心读者和受影响者之一,他经常利用工作之便,向李大钊请教关于十月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以来,特别是以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为契机,学术界陆续推出了一批有关李大钊研究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资料、专著以及论文。本文对《李大钊文集》、《李大钊全集》、《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学术》、《李大钊哲学研究》等资料与著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从七个方面对李大钊研究方面卓有见地的论文进行了分析,认为,近些年来李大钊研究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同志从一九一八年起担任图书馆主任兼教授,在北大工作达八年之久。为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图书馆举办了介绍李大钊同志“革命的一生、不朽的功绩”的展览。这个展览以翔实的历史资料的珍贵的图书照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光辉灿烂的一生。展览的第一部分,展出了李大钊同志在青少年时代和五四前夕的照片和资料。展览的第二、第三部分,介绍了李大钊同志领导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所写下的不朽著作和进行的革命活动。在这两部分的陈列中,有大钊同志担任图书馆主任时采购的《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等珍贵的书籍,有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和外校开设的政治课的课表和“史学思想史”的讲义,有刊登大钊同志开设“工人的国际运动”课消息曲《北京大学日刊》,有大钊同志亲自参加编辑和指导的《新青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反革命的腥风血雨洗劫中国。四月二十八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同志,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绞刑架下,凛然不屈,英勇就义。“先驱好肝胆,松柏耐岁寒”。李大钊同志虽然被反动派杀害了,然而,象一棵挺拔的青松,傲霜经雪,越发夭矫。时过五十一年,今天,我们重温当年李大钊同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遗篇,学习他的革命业绩,仍然不能不深为他对中国革命的许多精辟见解和无私的献身精神所感佩、鼓午和激励。李大钊同志殉难时,年仅三十九岁。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他短促的生命之花,却  相似文献   

17.
柳琨 《北京纪事》2011,(7):30-32
李大钊生前有无著作出版,从前是谜 最早谈论李大钊著作的,是1962年著名文学史家唐瞍先生的《书话》,开篇第一章,说的就是李大钊的《守常全集》。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的著作反映着他所处时代的特色 ,以及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色。他的文章中包含着中、日、英、法、德、俄等不同语种间的语际、语境关系 ,以及由此引发出的不同时空中的观念交汇与融合。理清与整合这些关系和观念 ,是解读李大钊著作、理解李大钊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916年,19岁的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他很幸运,这一年正是李大钊留学日本归国的一年。李大钊先后任《晨钟报》、《甲寅》月刊编辑,积极投入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第二年年底,李大钊被聘为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转年兼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张国焘如饥似渴地阅读李大钊的革命文章,感觉深受教育和鼓舞。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有许多学生领袖人物被捕。为营救那些被捕的学生,陈独秀连夜起草并且亲自到大街和戏园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因而被捕。李大钊为营救这些被捕学生,为营…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李大钊同志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入狱.苏联报刊立即作了详细报道.九日的苏联《真理报》说,"六日上午十一时,一队奉天士兵,还有宪兵和暗探等共约五百人,包围了苏联使馆区,切断了使馆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后闯入内部,逮捕了七十多名中国人,其中包括李大钊教授和一些学生、妇女和儿童.所有当时在场的俄国人,包括武官处的警卫和职员等共二十二人,都遭逮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