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进化的早期,曾有过漫长的群婚时代。那时男女随意性交,性伦理杂乱无章。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男子性交之后不留痕迹,女子则往往怀孕生子。这就使原始人形成了一种观念,怀孕生子只是妇女的事情,生殖是单性别的。这一原始的非科学的传统生殖观念,至今还在我国少数地区盛行。一些人认为生育是妇女的事情,能否生育、生男生女,全都在妻子,与丈夫毫不相干。因而又产生了不生男孩就责备妇女的风俗。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人们的家庭、婚姻、生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夫妇的年龄差别,反映着人口初婚的年龄差、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密切关系。我国的已婚人口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虽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婚配现象,但离婚和再婚者并不多。老年丧偶,再改嫁(或再娶),往往要受到社会和子女的阻拦。因此,这在我国生育年龄中的再婚人数,占相应人口的比重是不高的。据1982年全  相似文献   

3.
控制人口增长,一定要把其计划建筑在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人口再生产的全面认识上。我国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沿海、内地与边疆地区之间,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计划生育工作基础等方面差异很大。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人口控制属社会控制范畴,其控制方案的战略性选择,应根据人口自身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客观发展规律来抉择。所谓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计划生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育制度的改革,重要的环节是要使亿万人民对自身生产从思想、观念上来个转变。人们都知道在工程控制中,一旦控制指标超过控制对象的材料,结构等所能负荷的限度,断裂、烧毁等现象将随之发生,而最终导致失控。人口控制与工程控制的道理有近似之处。人口控制超过人们经过教育之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基本内容的人口政策,获得了成功,从而引起世界各国注目。控制人口增长的实践,迫切需要从科学上加以总结和概括,并升华为人口理论。不仅如此,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开展人口科学研究活动,造就大批  相似文献   

5.
如何科学地认识性,确立进步的性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性活动和社会的性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必然提出和必须回答的问题。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需要性观念现代化与之相适应。性无知,性愚昧,性迷信,性神秘,是生产力落后,科学不发达的社会阴影。性科学,性文明,是生产力先进,科学发达的社会光辉。  相似文献   

6.
人口控制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多种手段和多种措施,包括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经济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是一条基本途径。一、制定全国性的计划生育法规、把我国人口控制过程纳入法制轨道。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遥、、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法律的这种特征告诉我们,要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切实地得到落实,并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人职业生涯。在这个阶段,学生思想活跃,生理特征不断走向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并逐渐稳定,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形式、内容恰当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提高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形成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以及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将对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提高人口素质,保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产生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力宣传人口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显著特征和主要任务 ;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大政方针 ;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学习和宣传 ;加强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的宣传教育 ;加强有关生殖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有关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创立了悠久的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育观念作为文化习俗的重要内容,不仅反映出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对生育行为本身的理解阐释,亦体现山东方文明的传统特征和社会观。在世界人口出现过三次人口浪潮的今天,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高人口素质也是现代科学发展之需。弘扬传统优生优育的社会观念也成为树立科学的现代优生优育观的先决条件之一。本文仅就婚配习俗,优生及优教简要阐释中国传统优生优育社会观的基本内容,为理解和规范现代优生优育观提供连续性的历史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与生殖权利李云龙生殖权利是一种最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人权概念。由于人口的数量和人口再生产的水平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由于计划生育成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政策,由于生殖权利触及人类生活最稳秘、最敏感的角落,因而从人权理论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唯生育功能的女性观及其对人口控制的影响叶晗一、唯生育功能的女性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女性观简单地说就是对“女性是什么?”,“女性应该是什么”问题的回答。在人类的长期发展中,扮演生育者角色几乎就是女性生活的全部内容。社会以生育使命的实现程度作为女性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12.
人口汇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现象,本文从汇出地和汇入地两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历史长河中人口汇聚的基本动因,指出人口汇聚的吸引力包括资源、文明、机会和市场等类型,并把我国人口汇聚从古至今的主要流向概括为从北方到南方、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从国内到国外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它以提高全社会的人口素质.建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传播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为目的,对改善全社会人口结构、解决人口安全问题及全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效益。针对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状况和群众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14.
<正>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尹豪教授主编的《人口学导论》一书,已由中国人口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该书是编者积多年科研与教学工作成果撰写而成的,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人口学的形成历史、发展过程、现状及发展方向,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出发,阐述人口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人口学论著。书中尽可能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使用国内外最新的统计数据,并进行详尽地分析。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人口学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掌握和运用人门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去认识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和研究现实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本书培养读者运用人口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研究现实的人口问题以及与人口相关的各种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预测应该是在人口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下,对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科学测算工作。它是人口计划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在社会经济未来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控制人口数  相似文献   

16.
人口经济区划就是根据各地区人口状况及人口生态系统、人口社会经济系统这个复杂的大系统的区内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进行区域的划分,将具有相似人口经济过程的地区划分为同一类型的人口经济区。通过人口经济区划,可以揭示不同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在科学和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人口,能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服务。80年代初,许多省抽取一个县为例,作了定性的人口经济区划。但指标选取粗糙,不能全面反映人口经济分类状况。90年代,以省为基本…  相似文献   

17.
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与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反映了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回顾人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从旧机制转向新机制,与人口管理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密切联系,积极推动人口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进程,生殖健康产业得到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产业群体,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为了推动我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并隆重纪念第18个世界人口日,由国家人口  相似文献   

19.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特定时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出发点。关于人本身的起源和家庭、婚姻的观念,远古时就有了。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文字和科学文化知识后,就出现了关于人口的知识和学说。人口科学近百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本身的发展,人口科学将会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和历代王朝的人口政策中,都记载着丰富的人口思想,但是,作为完整的人口学的科学体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和湖北省的人口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人口计生委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新要求,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