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商品为载体的商标遂成为消费者最重要的购物向导.但是,商标一旦成名就会出现商标侵权行为.作为企业,首先应明确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加强企业的自我保护措施;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要积极保护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2.
商标广告功能的内涵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即包括消费者基于消费体验而对商品的自发传播与推介,也包括将商标作为广告的对象实现对商品的传播和推介。前者源于商标应用于商品这一事实,属于商标基础功能之一;后者源于广告中商品需要明确的指代媒介,属于商标发展历程中新增添的经济功能。对商标广告功能予以法律保护是既是对商标所有人财产权保护的需要,也是对市场竞争平衡关系维护的需要。商标广告功能的法律保护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加强了对商标广告功能的重视,《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应通过对商标淡化行为、比较广告行为等的规制来为保护商标广告功能提供相应的可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贸易往来中,由于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各种商品在走向国际社会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产品商标翻译的问题。良好的商标翻译符合他国人们的思维习惯,可使得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理解准确到位,给异国消费者以良好的印象,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拓展营销渠道和促进商品的销售。相反,商标翻译不到位,则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造成产品的滞销。由此可见,商标名称的翻译在对外贸易中至关重要。文章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就商品翻译进行探讨,针对商标名称翻译对营销策略的影响作以研究,以期对企业对外贸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商标法》是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方针政策并结合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而制订的一部好法。《商标法》开宗明义第1条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促使生产者保证商品质量和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条总则,明确了通过商标管理监督商品质量的任务和目的,阐明监督商品质  相似文献   

5.
商标是商标法中的基本,商标混淆在商标侵权认定和审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对商标混淆可能性的研究有助于对商标侵权纠纷的处理,也有助于完善商标制度。混淆可能性的定义和认定标准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我们在混淆可能性的认定过程中,各要素应当综合考察,不能互相割裂。商标混淆不仅损害商标权人的利益,也妨碍消费者认牌购物,甚至是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应禁止这种违法不当行为,建立良好的解决机制,预防并打击此种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作为企业和商品门面的中国商标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对英、美、加、澳、新等五个西方主要英语国家的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跨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方消费者对英文商标比较偏爱;商标翻译中要采取动态顺应策略解决跨文化问题。调查结果对中国商品商标英译的具体技巧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指未经他人的允许,将他人合法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并投入市场的行为。从消费层面看,它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从竞争层面看,它是通过侵犯他人商标的手段来实现自己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各国不同的立法模式告诉我们,只要法律之间关系和谐,都能收到较好的规制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商标侵权例外的存在表明商标权属于不完全权利。在"联系说"的视野下对商标侵权例外的诸种情形做出的解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取决于被控侵权行为是否利用了相关公众所认知的商标与商标所标识的商品之间的联系。未利用此种联系的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属于商标侵权的例外。言论自由和优先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价值选择也是导致商标侵权例外的事由。  相似文献   

9.
商标淡化是指非商标权人在非类似商品上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它突破了传统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从性质上说,商标淡化既是一种侵权行为,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及一般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加工或者经销的商品上采用的、能够区别商品来源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它是文字、图形、颜色或把上述各种因素结合而构成的。按商标信誉和知名度的高低不同,可以将商标分为普通商标和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是指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誉、知名度很高的商标。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明确驰名商标的特征,完善我国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机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标相同或近似的认定.不仅影响商标注册的审查和商标争议等活动,而且也是判断某种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关键.因此,判断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非常重要.作者认为,要以是否造成商标混同、是否使消费者对商品出处发生误认为总的认定标准.认定时要遵循四个原则.其外,要通过商标注册审查,异议程序、争议程序,并运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避免和禁止商标相同或近似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商标的形象与内涵益发重要。在商标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由于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商标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在对商标词正确而贴切的理解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译出既能完美体现商品内涵,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习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论互联网环境下商标侵权认定的标准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使用的情形及手段与商标侵权认定直接相关。商标使用引发的商标侵权冲突不断,一方面商品与服务的营销方式日新月异,商标法的规定无法与营销方式的变化同步;另一方面,随着商标权是财产权的法定化,商标权人的权利不断扩张,造成商标使用效力范围的扩张。在传统商品和服务营销领域确定商标使用行为是否涉及商标侵权并非易事,当商品和服务进入互联网时代,商标使用的情形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多样性,对商标使用是否造成侵权的认定越发显得困难。互联网营销的商标使用行为是否涉及商标侵权,目前在认定标准上并未达成一致,通过对商标使用含义及构成要素的分析,对商标侵权认定应坚持的原则做更进一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4.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商品的交换对商标的依赖越来越大。有较高信誉商标的商品就能占有很大市场和拥有众多的消费者。名牌商标也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在当代的经济生活中,商标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标记,而成为一件可以用来投资、许可他人有偿使用,也可以继承、转让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工业产权。它是企业的宝贵财  相似文献   

15.
商标,作为商品的"黄金名片",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态度。因此,商标的翻译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阐述了商标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商标名称的分类,并通过分析成功的商标译名探讨了商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期对中国企业的商标译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论商标形象的视觉设计与品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由商品竞争转变为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以品牌传播为动力.商标是品牌传播的物质媒介,因此,商标形象设计不仅要传达先在的品牌理念和企业经营范围,还要考虑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以及认知结构,更应遵循品牌传播规律.商标设计的创新性,审美性和易识别性完美结合,可以实现品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南都学坛》2018,(1):64-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所评价的行为是商标注册人的抢注行为及在先使用人的在先使用行为。商标注册人的恶意抢注行为,因其行为本身的非正当性、抢注人损人利己和投机取巧的主观恶意,该行为损害在先使用人、消费者利益及市场竞争秩序而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必须予以严格规制。对在先商标使用人的商标使用行为而言,其使用行为的客体为商业标识,商品使用行为的非法不等于商标使用行为非法,当其使用达到使"相关公众知晓"时,应认定其使用行为具备了"一定影响",可以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启动商标异议程序。  相似文献   

18.
商标是代表商品的符号,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甚至左右人们的购买行为。设计巧妙的商标具有较好的广告效应,有利于商品的销售。在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今天,商标日益具有国际性,出口产品商标名称的翻译直接关系到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因此商标的成功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作者首先分析了中英文商标名称的构成方法:普通词汇商标、专有名词商标、创造性词汇商标和臆造的商标,然后结合商标翻译实例,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商标翻译的音译法、意译法、音义结合法和转换法等方法,简要分析了商标翻译中应注意不同民族间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商标合理使用是商标法中的重要范畴,关系到其他厂商、消费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商标权人的商标来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因此,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是限定商标权范围、确保市场竞争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安全阀”。在实践中,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可能会与混淆可能性标准的适用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法院要看被告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多大程度的消费者混淆,并进一步分析被告的行为是否具备合理性,被告是否履行了其应当履行的注意义务。如果被告的行为表明被告并没有履行一定的规避消费者混淆的义务,则被告的行为就欠缺合理性,也就不构成商标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指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商标的行为.该行为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的,应认定为犯罪.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反向假冒不能定假冒注册商标罪,实属立法之缺陷.鉴此,应完善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