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创造性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宇 《创新》2012,6(4):29-32,1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创立的这一政党制度的创造性价值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新局面,开创了新型政党关系学说,具有西方政党制度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梁晓宇 《创新》2012,6(6):18-23,126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相比,这一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优点,是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理论宝库,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从而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政党政治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意义.政党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党与国家权力的问题.沿着这一脉络,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和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新型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建构了我国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基本法理关系,保障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的民主价值,表现为其所包含的民主精神、民主特征、民主原则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民主理性与民主文化有机结合的客观成效.优化与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必须着眼于促进这种复杂系统的良性运转,优化民主表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等民主价值实现方式相得益彰、相互协调的运行系统,开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网络等不同领域民主价值有效促进、有机统一的承载系统,完善党内与党际、政党与社会等不同范畴民主价值实现的制度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政党趋同是政治发展中一系列历史与现实问题复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其在学理上也有合乎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一面,但相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而言,它还是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既不利于各政党自身功能的充分实现,也不利于政党制度核心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解决政党趋同及相关问题.应该切实秉承"十六字方针"及"和而不同"的理念,努力加强各政党的民主建设,充分发扬党际民主,使中国政党政治同蓬勃发展的人民民主相契合,并且能够积极引领或推动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政党治理系统由"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两部分构成.其中硬件要素包括组织规模、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软件要素涵盖政党文化、政党执行力、政党核心竞争力等.政党治理的"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本文主要就政党文化、政党执行力等几个软件要素与政党组织规模这一硬件要素的内在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曾经选择过西方竞争型多党制,也通过国共合作的方式尝试了两党制,还建立了国民党一党独裁的一党制,尽管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但是,历史早已确凿地证明了这些政党制度并不适合于中国并且都遭到了中国历史的淘汰.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这一政党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独具中国特色.故此,当前我们需要坚决抵制和回应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冲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康民 《社科纵横》2003,18(2):6-7
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的大变动之中 ,中国也处在历史的伟大变革之中。能否自觉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 ,把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这一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问题置于国际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论述,主要说明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对西方的多党制,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党立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形式、内容、特点,我国宪法中多党合作的规定、是否制定专门的政党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立法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异同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政党制度规范化、法律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偏颇和不足之处。我们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党合作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1.
新政治经济学从独特的理论视角为研究现代政治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开启了新的进路.在政治市场上,选民在进行成本一收益的计算之后决定是否参与投票,而政党的意识形态则构成了降低选民政治成本的有效工具.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在选民偏好判断基础上的偏好适应模型和偏好塑造模型进行解释.在偏好适应模型中,选民偏好利益对政党制度和政策选择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党采取适应或迎合选民偏好的方式来获得选民的支持;而在偏好塑造模型中,政党则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或社会政治权力的运用对选民的偏好进行塑造和影响,以取得选民的政治认同.当前,政党普遍呈现出“去意识形态化”和“政策选择趋同化”的倾向,这对政党政治乃至民主政治的存在意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政党研究领域,治理或善治理论的引入多少显得有些寂寥.治理所导致的失败、善治的意识形态色彩、治理结构与政党制度特征上的冲突以及治理社会基础的缺失,这四个方面影响了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党政治研究的关联.实质上,治理并不必然导致失败,治理理论可在工具层面上运用,它并不与意识形态有内在的关联;治理结构与政党制度具有内在的适应性;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拓展,治理所需的社会的主体性力量正在逐渐成长,其社会基础并不缺失.因而,治理理论和中国的政党问题研究具有强相关性.治理或善治理论可以成为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需要积极促进各党派的精诚团结与合作,需要坚持和体现依法治国的原则,需要不断加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规范化与经常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的兼容性,需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4.
杨新杰 《学术交流》2012,(Z1):19-20
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因此,加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  相似文献   

15.
政党社会属性变移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政党由阶级性政治组织向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社会政治组织的转变,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政党组织和政党观念的日益开放.在此背景下,党社关系已经或即将出现如下重要转变:政党由以阶级为基础向以社会为基础转变;政党由强调阶级利益向注重社会整体利益转变;政党由社会控制向社会协调转变.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民主为主轴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呼之欲出.面对这样的社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宜在社会性向度上积极探索,适时进行执政方式的变革,形成以交互性为互信原点的新型党社关系.这对于执政党拓展执政合法性,提升自身权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之间的关联是当代选举制度研究的主题之一,但论者大多忽略政府体制在其中的桥梁作用:本应催生出两党体系的相对多数选举制在台湾只促成了两大政党联盟,理论上特别照顾小党的旧有立法委员选举制度下却形成温和多党体系,原因就在于两种选举制度在双首长制的政府体制下相互影响:相对多数选举制借助于新的立法委员选举制度组合,严重挤压了小党的政治空间,使台湾朝向两党体系发展:台湾经验可以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关于选举制度、政府体制与政党体系相关性的猜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社会状况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岩 《社科纵横》2015,(1):96-99
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党与社会建设天然的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体"的政党与作为"部分"的政党在推进社会建设方面具有不同的价值,但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作为"整体"的政党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民初,作为"部分"的政党无法有效的承担起社会建设的重任。作为"整体"的政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社会建设进程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国民党实际运作中游离于社会建设之外,造成了政权的流失。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政党与社会高度融合的发展陷阱,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了政党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从近代西方的立宪史来看,政党曾被作为派系斗争的工具或纯粹的市民社会组织,而为立宪实践所敌视或漠视。随着政党国家现象和政党异化现象的出现,通过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将政党纳入宪政体制之中遂成为现代西方立宪实践的潮流。从政党与宪政的逻辑关系来看,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政党不仅是基于公民自由结社的市民社会组织,更因其组织的准国家机构特性和党权的准公共权力性质而在宪政体制中发挥着不同于一般市民组织的宪政功能,理应获得"宪法机构"之公法地位,成为宪政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多党合作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在新世纪不断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活力,继续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