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和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但这一假设本身是非现实的,因而遭到种种质疑。长期以来争论各方含混了实际行为、行为模式和行为假设这三个概念,以致实际上未能触及实质性问题,即经济理论假设的现实性问题。弗里德曼首次触及该实质问题,但他提出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却是站不住脚的。假设是经济理论的一个必要构件,它在经济理论中所起的作用依具体情形不同而相应不同,并不能笼统地谈论假设的现实性问题。由此得出,理性经济人假设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行为假设,它与经济理论不可能是不相关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迄今未能解决理性经济人假设所包含的方法论问题,却一直不假思索地还在不自觉地沿用着假设不相关性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众多法律经济学流派与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法律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法律经济学批判性地继承了经济学的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稀缺性是建立法学与经济学共同语境的核心所在。"修订版"经济人假设——制度重要性命题与"人是理性地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结合体,乃第二大基本假设,可按结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嵌入型与融合型经济人假设。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都为其理论研究预设了一个参照系,以作为更好地分析和解释现实的标尺.但是,这两类参照系的性质是不同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参照系是一种理想状态,体现了事物的本质应该具有现实性和可实现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所预设的抽象假设是为了解释的方便,不具有现实性和可实现性.正因如此,两者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蜕变为一种解释性的学科;而马克思经济学则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显然,从解决问题这一科学的根本目的来看,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路线比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全面,所设立的理想状态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学派理论假设的变迁中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 ,假设的有效性是科学理论有效的必要条件 ,经济学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主要的经济学派的假设给予概括 ,并结合各派假设所提出的历史条件考察各经济学派的兴起和衰落过程 ,探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学的本质是一门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5.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理论假设是包括政治经济学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深入到理论假设来确立基本思想并展开逻辑叙述,这也是从根本上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话或论战的需要。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理论假设的现实性、科学性和辩证性,因而具有更大的理论认知功能和社会建设功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精神与批判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假设的基础上,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并坚持四大理论假设,即“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公平与效率互促同向变动假设”。  相似文献   

6.
作为经济学说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场经济学变革,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获得如此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隐含地引入了三个基本假设:完备理性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和完备知识假设。此后,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先驱均对这三个基本假设提出过尖锐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三个替代性假设:凯恩斯的信念理性假设、奈特的不确定性假设和哈耶克的地方性知识假设。这三个替代性假设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们向主流经济学的逻辑预设直接提出挑战,从而在迥异的理论前提下对现代经济学的变革提出要求,对理性选择的信息基础、企业的性质和市场的本质这三个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解释,澄清和解答了长期以来困扰着主流经济学的一些重大理论谜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沿袭了经典力学的决定论思维方式,从而否定了人类的自由和选择能力。运用萨特的存在论现象学方法可以证明,自由内在于人的存在,即使在日常消费活动中,自由也会以焦虑的形式体现出来。偏好并不能决定消费者的行为,他有处理自己偏好的自由。对经济人假设的传统批评也是决定论式的,尽管引入了利他因素,但并不能使经济人假设更贴近现实。利己与利他均是人的自由选择。主流经济学无法通过修正经济人假设得到改善,反而可能更严重地遮蔽真相。  相似文献   

8.
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古典经济学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纲领,有三个核心假设和一系列辅助性假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正是遵循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家,不断地修正或放弃其传统假设的过程。但这种修正或放弃并不彻底。今天,新古典经济学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自反性问题、滥用数学的问题和关于经济系统的一些本体论假定不实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上讲,"经济人"假设是一种抽象规定.然而,从"经济人"假设被提出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对"经济人"假设的辩护和对其局限性批判的争议.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本文试从"经济人"假设争议的角度,辩证地探讨"经济人"假设对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利润最大化假设质疑与新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文献对利润最大化假设的质疑是"迂回"的质疑。本文从"正面"直接对利润最大化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可知的和有规律可循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或者在最佳总产量的点上,或者在最佳总产量以后很近的点上;厂商生产的常态不是在利润最大化的点上,而是在平均利润率的点上或者是在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上;利润最大化假设在经济现实中并不起作用;研究厂商生产的常态是处于利润最大化的点上或是处于平均利润率的点上,对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等若干理论问题的理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说所经历的三次抽象或三个发展阶段,指出经济人范式是经济学家处理问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方法、原理和逻辑。本文还给出了经济人范式的定义,论证了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尽管主流经济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将经济学打造成一门"纯洁的"经验科学——实证经济学,却未能为此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方法论基础。罗宾斯对经济学研究的性质和研究范围的狭窄界定,新古典经济学的高度简略化的"理性经济人"基本行为假设,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乃至专业经济学家们似是而非的"实证",以及在"实证"旗号下沉湎于数理"自助游戏"中所实际奉行的方法论形式主义,所有这些都未能令人信服地证明:实证经济学具备一个坚实可靠的方法论基础。绝大多数专业经济学者对方法论问题缺乏基本的自觉意识,却以主流自居,以傲慢的心态垄断着经济学的"话语权"。这种状况不仅在方法论上不具有"合法性",也有害于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交易成本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侧重于分析资源配置或者组织生产的成本。交易成本的概念,对于理解资源的利用以及产权的实现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本文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主要假设包括外部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假设进行分析,以利于更好地理解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优势及不足,进而将交易成本理论更好地用于贸易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设的多维考量: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学的入口处,我们往往面临着许多两难的选择,例如,公平与效率、通货膨胀与就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问题,都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经济人假设是当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也是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石。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系统阐述经济人思想并用它来进行经济分析后,经济人假设就成为经济学理论的入口或出发点。经济人假定既不是对人性的一种断言,也不是对人的一种伦理期望,而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基本界定。这一假定理论不是教条式的“绝对真理”,而是对人的行为原则性抽象的“相对真理”。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外的各种管理理论都有特定的人性假设,只不过有的理论家明确阐述自己的人性观,有的则将理论建立在隐含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经过分析发现,建立在林林总总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管理理论主要是为了论证"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而没有说明"为何进行管理"这个从哲学角度来看同样重要的问题。管理的"匮乏人假设"直接指出了作为人类整体的不完美状态,并认为一部分人管理而另一部分人被管理是必需的,而双方的角色是由偶然性或能力差别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学依靠形式化演绎方法和繁琐的数学技巧已发展得"枝繁叶茂","理性人"假设所规定的人的行为特征完全服从于这种形式化演绎方法的需要。新古典经济学为它的这一核心假设在方法论上构筑了厚厚的保护带,约定主义、工具主义、描述主义等方法论上的主张已有效回击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而演化经济学则通过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持有的更具根本性的机械本体论,彻底否定了演绎方法论的合理性,一旦演绎方法论被抛弃,则演绎方法论所辩护的"理性人"假设中的那些堂而皇之的教条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演化经济学把自己的行为理论基建于有机、系统、动态、开放的演化本体论基础之上,并借助多学科的融合,由此打开了人性"黑箱":发展了人类行为能力理论,揭示了人性社会嵌入的机制,分析了个体多样性特征,阐释了社会群体的动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认为,在经济学研究中,假设仅仅是一种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可以用.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不同范式的经济学在假设运用上也不相同.如果我们把经济学方法论看作一个体系,那么与经济学方法论体系不同层次相对应,经济学假设也有不同分类.不同层面的经济学假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也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于假设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分析工具层面,而是在经济世界观和理论硬核层面上.  相似文献   

18.
论芝加哥法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法经济理性观与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观是一脉相承的,二者在理论的逻辑起点——理性上持有共同的立场。芝加哥法经济学推崇完全理性和工具理性,并用之对法律规则下行为人的行为选择问题展开了广泛的分析。但是,芝加哥法经济学理性观并非是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观的“复制品”。芝加哥法经济学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理性观进行了修正,即在坚持工具理性的基础上,修改理性人假设的完全理性下的一些不适合现实的辅助性前提假定,以期增强其理论对法律规则下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与稀缺性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主要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两块基石。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莫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表露出“经济人”的含义,但自从经济人假设提出后它便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批判和修正。虽然各派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观点都试图对经济人假设进行完善,使其更具合理性。我们试图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经济人假设进行初步的修正,并论证了一个建立在制度框架下的,具有适应性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所具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经济人假设经历了由古典经济人到新古典经济人再到新经济人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时,经济人假设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经济人假设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方法论价值。本文探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来源、基本内涵、论争及其演变,并从方法论角度探讨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经济学假设与经济学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