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两千多年来,很多人骂他“灭先王之道”,“改先王之制”,“焚书坑儒”,是暴君。但我们认为,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促进统一和促进封建制发展的进步作用,是我国古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是一个厚今薄古的专家。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不仅是史学领域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而且是政治战线上的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认真地评价秦始皇,以澄清这一历史人物的是非,并明确评价秦始皇问题上的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2.
除政治、思想等原因之外,秦朝当权者更基于一种社会经济考虑,将一次“廷争”渐次升级成“焚书”和“坑儒”运动,最终构建出一种解决劳力不足问题的变通手段:政府采取“灭学”的方式一再“逼士入农”,试图以此调整人口结构,进而相对扩充劳动力,缓解经济危机。此一改革理念,在当代社会转型之际,足资知识分子反思!  相似文献   

3.
农民政治行为研究有两种分析框架,“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分析框架渊源于农民政治行为“顺从与反抗”的经典模式,关注底层社会及其抗争性行动。“基层社会创造性政治”分析框架从三个方面批评“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分析框架,一是认为其误解了1949年后的国家与农民关系;二是指控其革命意味太浓;三是认为其未看到农民抗争行动的创造性后果。同时,从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以“基层社会”取代“底层社会”和以“创造性政治”取代“抗争性政治”三个方面建构自己的分析范式。二者在分析范式、研究对象和学术影响三个方面各有不同,融合二者,重构一个“底层社会与抗争-创造性政治”分析框架对农民政治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焚书坑儒”,前哲时贤评议颇多,但所引证史实,常有含混不清或令人置疑之处。秦始皇焚毁的究竟是哪些书,坑杀的又是些什么人,这本是分析评价的基点,可惜至今仍无人作过全面系统的考辨。古人云:“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笔者自然算不上智者,只是对“焚诗书,坑儒士”的传统说法颇有疑惑,所以想在史实考辨上作些尝试。  相似文献   

5.
战国后期,出现的《吕氏春秋》究属何家?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以其书的主编者吕不韦所处时代的特点,从“义兵”主张以管窥其思想倾向。吕不韦所处的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原因何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当时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要通过战争实现统一。所以我们认为,考察吕不韦对战争的看法及其所作所为,是研究吕不韦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无论思想还是行为,孔子都坚持“过犹不及”的中庸原则,他既反对“不仁”,也反对“过仁”。然而在其后的儒学发展中,由于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原因,孔子仁义标准进入一个不断被拔高的过程。过度拔高仁义使其失去了可实践性,只能成为可以仰视却无法企及的海市蜃楼。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拔高,一方面使儒家思想因无法取信于人而逐步式微,另一方面在社...  相似文献   

7.
秦代的“书同文”的产生具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秦始皇利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对汉字进行规范,规定了秦所使用的官方文字为小篆,同时允许秦隶在民间使用。秦始皇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只是一种白发的行为,但由于适应了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的实践,对于现代汉字规范化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同它的姊妹篇《实践论》一样,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是构成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基石”之一。 五十年代后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矛盾论》曾被说成是“史无前例”的“辩证法的百科全书”,是马列主义的“全面发展”。这种无限拔高的夸大,只能败坏这部著作。 近几年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纠正这种无限拔高的错误倾向理所当然是对的;从实践中去探索《矛盾论》的某些论点,甚至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应该说这是解放思想的一种表现,也是符合《矛盾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的。但是,  相似文献   

9.
关于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口号,史学界素有不同说法:一说是“天下苦秦久矣!”(见《历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刘泽华、王连生二先生论文《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一说是“伐无道,诛暴秦。”(见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讲义上册);一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见侯外庐先生论文集《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各说不一,都有道理。我认为怎样分析、确定一次农民起义的政治口号,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小问题。考察一次革  相似文献   

10.
汉初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剖裂疆土,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实行郡县、封国并存的政治体制。对于这种特殊政体,历来褒贬不一,普遍的看法认为刘邦此举是对秦始皇实行“海内为郡县”的倒退,其后果引起了“吴楚七国之乱”,给汉初社会带来了不安和灾难。本人对此不敢苟同,试图通过本文就汉初这种政体对社会的影响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两种不同的分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廿六年),秦王政灭六雄,统一中原后,建立了封建集权的中央政治体制。在中央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后,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什么制度,  相似文献   

11.
政治现实主义的实质我认为,政治现实主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而是一种哲学倾向和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说。政治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不同,其前提是它对道德发展和人类未来行为持悲观主义观  相似文献   

12.
行为科学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早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的一些管理学家就已经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出现了四种比较流行的人性问题理论假设。 “经济人”是盛行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20年代的理论假设,其基本点是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是这种假设最典型的代表。这种理论认为,人是懒惰的,对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  相似文献   

13.
不知是文字附会意象,还是意象附会于文字本身,自从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国嬴政登基称“始皇”以后,“秦始皇”一词立刻成为历史政治学与词语学领域内引人注目的词条,历史政治学领域内的“秦始皇”不待言矣!“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唯词汇学领域内的“秦始皇”令人费解,言及“秦始皇”一词,人们总与“残暴”、“专制”、“滥杀”等一系列带有贬意的词视为近义或同义。似乎“秦始皇”之帝号为嬴政“逐毁先王之法、灭礼仪之官、专任刑罚”等人格的标志是嬴政借此来炫弄淫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了十几篇有关陶渊明的研究文章,现将要点综述如下: 关于陶渊明的政治倾向高文、何法周《试论陶渊明的政治倾向》(《开封师院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四期)认为陶渊明政治倾向的核心问题是“志在扶晋,为晋守节”。而王宽行、张如法《也谈陶渊明的政治倾向》(《开封师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则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陶渊明的真实面貌。”他们认为:“陶渊明对晋室是持批判态度的”,尽管“对  相似文献   

15.
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在研究青年马克思时,提出了研究的方法问题。阿尔都塞认为,过去一些从事青年马克思研究的人,采用的都是一种“目的分析法”。这种方法使人们在研究青年马克思的过程中,用一种既定的目的,即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从青年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出唯物主义的成份。在阿尔都塞看来,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研究方法。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思想总体法”。这种方法要求人们研究青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民战争史“是在清除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旧史学废墟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诞生,是以批判旧史学、划清阶级阵线为已任的.在批判旧史学诬称农民起义为“贼”“盗”“寇”“匪”的义愤中,人们的阶级感情逐渐取代了科学性,出现了拔高农民战争的倾向,这种倾向与极“左”思潮不谋而合,终于使对农民战争的学术争论演变为“文革”时期的政治迫害,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一度步入了歧途.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人们对江青一伙拿农民战争中研究作为“整人”的工具深恶痛绝,在清算其罪行的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政策行为的政治性质、功能与价值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政策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被纳入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以来,政治学的各种理论和学派都对政策行为或过程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绝大多数政治学家认为政府政策行为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这种观点做了更加科学的解释。从这一基本理论前提出发,进而认为政府的任何政策,都具有基本的政治功能,这就是调控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坚持基本的政治价值准则,即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高等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从大的方面讲,一是内容,二是方法,二个方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内容”的意义在于指导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方法”则是实现这种指导的行为方式。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但要重视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同时也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科学性,这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良的几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报刊上、文件中或一些领导同志的讲话里,有时提“政治工作”,有时又提“思想工作”,时而提“政治思想工作”,时而又提“思想政治工作”。提法不同,理解各异.弄清这些概念,正确理解其含义,无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具体实践都很必要.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地研究.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由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一般意义上讲,它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的思想行为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起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对社会的更替和发展,始终起着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儒家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学说倾向于在解释世界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改变世界的可行性论证。本文认为,宋儒对理想社会的构思最能体现儒家主流政治哲学的特质,即大幅提扬伦理精神,将政治与历史伦理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固定在宗法伦理的框架之中,伦理问题是解决政治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本质上说,宋儒所建构的理想社会模式具有浓郁的乌托邦色彩,所阐发的“理想”其实是一种与这种理想所产生的环境不相符的“理想”,其目的是要改变与这种“理想”不相符的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