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蓉 《浙江学刊》2023,(5):195-202
丁玲在《杜晚香》中传达的是对革命理想人格和自我精神终点的一种预设——一种更高的自我,但杜晚香并非完全现实中丁玲的反映,相对于杜晚香的平静,丁玲的世界仍是不安的,她内在的意志仍一如既往的强劲。如果说早期丁玲的创作表达了个人主义式的欲望,那么随着转型后与社会的联结,她心理化的欲望就转换为了身体的行动,革命使她的主体得到了有力的锻造。然而,从其后半生的文学创作来看,实践的意义并没有在其文学创作中发挥出来,创作主体处在凝固而非流动的状态,《杜晚香》就是这样一个主体静止的文本。尽管丁玲将“情感”看作是文学创作的法宝,但她深入生活获得的情感主要是人伦层面的,将这一感性的情感与革命的理性对接、融合对她而言却存在着困难。  相似文献   

2.
余雨阳 《学术交流》2004,(3):143-146
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创造活动,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作家需要酝酿、营造出与创作命题相一致的情绪,为文学创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文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从情绪导入的基本条件,情绪导入的基本类型,情绪导入的基本方式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情绪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振荣 《社科纵横》2009,(9):100-101,111
"江山之助"是刘勰首先提出来的,它揭示了自然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活动中的审美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他只揭示了作者对自然把握的主动性,而没有揭示自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审美反映中的主导作用。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则对这一理论有了新的突破,揭示了文学创作活动中"客观的自然"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并影响作者审美反映的过程,这是对刘勰"江山之助"理论的拓展和丰富,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琳是继肖红之后,又一位出生于黑龙江省的女作家。她三十年代末开始写作,四十年代初,就以小说、诗歌、散文驰名于文坛。她的文学创作生涯跨越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年代。田琳的文学创作有她自己的特色:深沉的优惠与坚强的反抗,执着的追求与真挚的感情和内向的艺术观点。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寇投降以前,田琳一直是个纯真好学的姑娘,她目睹国土沦丧,亲尝亡国奴的苦果,在思想上又受到革命者巴来的启迪,“不做亡国奴”的爱国火焰在她的胸中燃烧着。同时,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她深怀梦幻,愤笔写作,以示抗争,带着少女的…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秋白曾担负党的主要领导工作,是我党早期探寻中国革命理论和革命道路的最优秀的先行者之一。他多才多艺,在文学创作、文艺批评和翻译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也有其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对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作一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与谢野晶子(1878-1942)的文学创作始于日本明治时期,尤其在大正初年赴欧旅行回国后,开拓了眼界的与谢野晶子意识到在日本解放女性的重要性,为追求女性本真的生活方式而进行社会评论活动,以及在文化学院进行女性教育实践及其他社会教育活动。她从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言论,在女性话语史上占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其文学世界与思想意识里所体现出来的贞操观、经济独立观、女性教育观等女性主义思想也在日本文坛乃至日本社会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据《朝鲜文学》杂志1982年第4期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为了鼓励群众性的文学创作活动,最近为文学通讯员新设了“6月4日文学奖”,以纪念1977年6月4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关于改善群众文学创作工作的一项指示。报道说,该文学奖拟在每年6月4日发奖,从文学通讯  相似文献   

8.
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这已是没有疑义的了。而和作家创作相联接的是文学欣赏活动,它是作家艺术实践在读者方面的继续和延伸,是文学作品作用于现实生活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文学的社会功用和美学价值就只是潜在的东西。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认识社会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王晓燕 《社科纵横》2013,(1):246-247
《文心雕龙》围绕情理和文辞两大切入点,阐述了文学本质、文体辨析、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与鉴赏四大方面的内容,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建立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理和文辞作为本书关键性词语,为现当代"文学"含义的建构和文学创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意识与文学创作鲁晓雁,刘梅文学作为深具创造性的艺术,作为一种扑朔迷离,游若浮云的艺术,自她产生以来,就给爱她的人们带来了许多诱人的斯芬克斯之迷。现代的理论家和心理学家们则独辟澳径,把创作中理性思维难以穷尽的现象,引人无意识深层中去探究,启开了又一扇...  相似文献   

11.
万红韩 《社科纵横》2012,(6):107-110
法国的雅恩·安德烈亚曾说:“人们以为写作很容易,恰恰相反,你知道写作是下地狱。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特别是中国20世纪以政治为中心的时代,只靠文学创作“吃饭”的职业作家中想要寻觅富翁是很难的,但是许许多多明知“贫困”却还在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本文以萧红为例,从萧红漂泊流浪、颠沛流离、穷苦短暂的一生来看,萧红幸福的时候很少。让她走上不归路的孤寂与苦难,是跟她的家庭生活、个人经历和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物质和经济生活对萧红最后命运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更大的。作为一个作家,又是一个穷人,她的人生悲剧包括她文学的命运都与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本文以萧红穷困坎坷短暂的苦难人生浅析萧红在物质极度贫困、精神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坚韧执着的苦难命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一种情感和形象的审美反映立论出发,论述了作为文学创作反映客体的社会生活审美特征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文学反映主体,即作家自我审美感受活动中的直觉、想象和认识、情感和表象等三个层次及其作用,作家的自我审美感爱不同的心理类型形成了不同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分析了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即作家自我与社会生活的诸种关系及其互相间的客观制约和主观创造的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肖红,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她的本名叫张乃莹,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的一个地主家庭里,1942年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二岁。童年时的肖红常和祖父读古诗,对文学有了浓厚的兴趣,达为她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肖红先后就读于呼兰县南关小学和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中。 1932年,肖红与肖军相识并结合,在当时东北地下党员和左翼文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提起杨沫,人们除了称道她的坦荡胸怀、豁达性格和高尚品德外,自然会想到她那呕心沥血的成名之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就会想到她笔下的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不足为怪.因为《青春之歌》毕竟是代表杨沫创作至今最高成就、蜚声中外的作品.但是却很少有人谈及杨沫成名之前的作品.其实读了她的成名之前的作品,你就会觉得杨沫不属于那种文学创作开始之日亦即成名之时的作家.她是一位在文学田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文字为媒介的小说,其阅读效果对受众的影响力如何,取决于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审美贡献.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所坚持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审美表达上的探索,奠定了她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以双重化隐喻意义的结构、散文化语言、情态化自然的成功书写完成的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标志着她的小说写作达到的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6.
浅谈应用写作的形式美──简析李斯《谏逐客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应用写作的形式美──简析李斯《谏逐客书》马鸿飞在渊远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众多的文章样式,但不管文章的样式有多少种,我们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学创作;一类是应用写作。作为文学创作它的美学特征是人们所熟知的,人们也进行了诸方面的的探讨和研究。那...  相似文献   

17.
莫里森在小说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她善于运用时间艺术使然.在她的作品中,时间对于叙事,既是对象,又是手段.她的作品通常取材于美国黑人历史,并通过史实性的陈述与细节描写,构建"对时间的叙事",显现出史诗般的恢弘.同时,通过对"作为叙事的时间"形式的探索,即多变甚至反常的节奏、非线性时序和多角度叙述等技巧的运用,建立极度富有弹性和张力的虚构的叙事时间.对时间的叙事与作为叙事的时间完美结合造就了莫里森作品中史实与故事辉映的特色,使她登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  相似文献   

18.
自步入文坛以来,迟子建的创作始终植根于故乡地域文化的沃土中。对于故乡地域文化中极具代表特征的满-通古斯文化,迟子建依据怎样的价值立场和情感态度去书写,决定了她跨民族书写的文学表达。迟子建借助她对满-通古斯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成功地消除了“异族者”书写的痕迹,把过去鲜为人知的满-通古斯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为迟子建跨民族书写带来审美新变的是满-通古斯语族的萨满神歌。萨满神歌的引入,使迟子建小说出现了新的审美特质,并对营造小说的民族文化氛围、深化审美意蕴以及跨民族书写的创作风格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学术交流》2004,(5):150-152
张洁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开路先锋,她用自己独特细腻而又冷峻深刻的笔触揭示那些在事业、生活和爱情上经受考验的女性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展示女性内心创痛与愁苦,从而鲜明地传达出张洁小说中寻找与逃离的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空白》是贾平凹迄今为止唯一的诗集,尽管诗集中收录的作品基本上是作者初涉文坛的稚嫩之作,但作者却对这部诗集珍爱有加.诗集《空白》在语言特色、题材内容、审美情趣、思想意蕴等方面都为贾平凹后来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诗集《空白》到近年来贾平凹长篇小说精品的不断井喷,显示了作家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执着追求与不懈探索.可以说,诗集《空白》是贾平凹后来文学创作的艺术母体,对于研究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