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基石是其社会自然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类是在自然界中表现其自由、理性和伦理特点的,是作为自然之一部分走上历史舞台的;社会是自然进化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看待自然的方式直接来源于该社会成员看待他人的方式-当人们视他人为统治和剥削的工具时,也必将自然视为剥削的对象和统治的目标。因此,人对自然的压迫归根结底来源于人对人的压迫。而自然界要摆脱人类的支配只能从人类摆脱自己的支配开始,人类理性的特殊性使其掌握着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康德哲学与生态女性主义是否相容?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主张消解性别压迫,康德关于启蒙的看法却透出性别歧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议题是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并将这一双重压迫的根源追溯至二元论,而康德关于人原自然、自然原文化的看法正体现了二元论思维。因此,康德哲学与生态女性主义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遵循整体、多样、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认为人类对自然的统治与压迫和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与压迫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二元论的逻辑结构是各种压迫形式联系起来的基础,将解放自然与解放妇女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和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瞩目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有了生态美学的思想。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揭示了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的关系,异化劳动摧残人与对自然的压迫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宇宙里,不论是自然的运动,社会的运动,还是人类的思维运动,无处不存在着程序———一种支配宇宙间一切变化发展的运动守则。自然因程序而变,社会依程序而动,人的思维按着有规律的程序运动,人与外部世界按程序互动。研究程序,认识、适应和制定符合规律的运动程序,对于我们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把握好人的自身思维都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西方社会男性主宰女性与男性主宰自然二者之间密切相关:性别压迫与自然压迫都是根植于相同的父权思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宣泄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对父权制不满的同时又表达了她对人类文明侵略自然的担忧和对构建人类物质与精神家园的思考,从而使《浮现》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女性与自然的对话——《浮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浮现>中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反映了小说作者对女性--自然联系的生态女性主义文艺观.文中女主人公通过两个层面的旅程,即生理和心理的旅程,逐步建立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通过这一旅程,女主人公意识到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和统治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力图消除压迫女性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男权制等级二元论,以求建立男性与女性、文化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在父权制文化中,压迫女性和压迫自然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自然之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阐释了苔丝与自然的关系,并表达其对自然与妇女生存困境的双重关注。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分析了美国女作家麦卡勒斯的作品《金色眼睛的映像》,发现他的作品中的人要不是自然的使者,要不是自然的压迫者,还有的是和自然一样的受压迫者,但不管是哪一种人,无一列外的都没有健康的心灵,都是畸形儿。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自由意志——从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与自然关系向度上,现代性将自由意志确认为征服自然的意志。然而,生态危机的发生宣告了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自由意志将人自身置于生存困境且不自由之中。欲将生态环境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就必须对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蕴含着生态意蕴的自由意志,即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意志,从而实现在自然面前既能保持人的自由,又能维护自然的和谐、平衡与稳定。从黑格尔的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所达成的潜在地蕴含着生态意蕴的自由意志出发,可以合理地证明生态自由意志概念成立的可能性。生态自由意志的证成可以担保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英国女作家安杰拉·卡特通过戏仿经典童话《小红帽》创作出了短篇小说《与狼为伴》,探索了男性、女性和自然之间的交互关系,呼应了正在兴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潮,成为一篇颇具特色的温馨小品。小说颠覆了父权文化和人类中心主义赖以建立的二元对立体系,指出男性和女性都是该体系的受害者。小说进一步展现了女性欲望自身的解放及其对男性欲望的解放,并揭示了这种解放所带来的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描绘出了一幅生态文明惜界的姜好图景。  相似文献   

12.
阿特伍德的小说体现了女性的身体政治这一微观的性别政治: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男性对女性身体的统治。女性身体是父权制凝视、铭刻与规训的被动客体。但女性身体并非父权制文化所建构的那样表现为纯粹内在性和肉体性,并非沉默的,卑贱的。女性常借助无声而有力的身体来抵抗父权制权力。女性身体的觉醒和抗争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在瑞尼尔.格伦德曼看来,要正确理解生态问题首先需要区分自然观中的人类中心视角与生态中心视角。他对人类中心视角表示赞同,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决于人类的兴趣和需要。他对"生态问题"做出界定,认为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技术和组织的复杂性使人类的有意识活动往往不能达到其目的,引起生态问题。他对马克思的自然观得以发展和运用的条件展开考察,强调"支配自然"概念的转义和"生产力增长"的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14.
以小说《一千英亩》为文本,通过透视《一千英亩》中父权制统治下的自然环境状态和女性生活状态,从女性与自然的身份认同感、父权制压迫下女性与自然的生存困境、女性与自然的觉醒及反抗三个方面进行解析,以期唤起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男人与女人之间应如何和谐共处。同时,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运用能够拓宽小说《一千英亩》的研究视角,也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该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如果仅仅站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或者反之,都会陷入环境伦理困境,和谐理念可以整合两者中的合理成分,超越两者的对立。这就要求处理好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关系,人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的关系,人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根本的是要依靠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浩 《南都学坛》2014,34(6):60-65
《呼啸山庄》是一部意蕴丰富的小说。首先,作品中的大自然充满活力,与人的情感精神息息相通,是人们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更是有生命的独立主体。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女",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女权意识的新女性。其次,《呼啸山庄》批判了性别歧视,揭露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对女性给予了深切关怀;批判了物种歧视,表达了关注自然、鸟类、动物等的观点,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还描写了女性、自然等受压迫的弱势群体的抗争。最后,《呼啸山庄》对男性与女性、文明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构,认为男性与女性、文明与自然应该平等相处,和谐交融,共生共荣。《呼啸山庄》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今天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国家;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尤其要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相结合,与国际无产者领导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就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即妇女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8.
立足女权主义立场,借鉴了批评语言学的方法,从英语广告用语的角度,分析了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歧视现象的原因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藐视和压迫,其根源来自男性对文化、语言和知识体系、大众媒介的控制,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