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吵女"的出现" 超女"好像一直在"吵".看李宇春还是周笔畅?喜欢张楚格还是龚贺?一片争执之中忽然有大义存焉,于是就有了"吵女":有人看"超女"入迷了,就干脆辞职,离开不喜欢"超女"的同事们;有人看"超女"动了气,到处嚷嚷要揭发东南西北各方诸侯……总而言之,老百姓哄吵超级女声是不是好玩意儿;知识分子哄吵超级女声是不是民主时代的预演.  相似文献   

2.
“超级女声“这个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平民“选秀”节目,今年在广州、长沙、郑州、杭州和成都五大城市设立了赛区,总报名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2万,远远超过了去年的5万人。据央视——索福瑞进行的收视调查,“超级女声”总决赛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11%,在收视最高峰期,有近2.8亿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为“超女们”加油。“超级女声”已经成了时下少女们认为能够实现明星梦的便捷通道。有人认为“超级女声”宣布了中国“大众娱乐”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2005年夏,紧接芙蓉姐姐之后,同样大打个性牌而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就数湖南卫视和天娱公司合办的平民选秀节目“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了。这档节目2004年首发,在2005年达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为什么这么多人参加超女?这么多人观看超女?这么多人讨论超女?这一档“偶像比观众还丑”的全民娱乐节目究竟有何魔力?能在上海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央视的“梦想中国”等众多同类平民选秀节目中杀出重围,超女品牌靠的是“个性”。尽管从海选到50强20强10强再到长沙总决选,“超级女声”的赛程之长匪夷所思,观众们的热情却是和收视率一起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4.
透过“超级女声”的疯狂,我们看到了什么?“超级女声”到底是媚俗娱乐的巅峰之作,是“草根”民主的引路明灯,还是商业时代的利益炒作?这些我们也许无从辨明。然而,这是一场全民追逐的电视游戏,一个不可思议的电视神话,却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她已经成了一个在网络、电视,以及人们茶余饭后热论的话题,她似乎把持了一个娱乐文化的风向标,她俨然造就了一个全民娱乐的商业梦想,她就是“超级女声”。在这场诸众的狂欢中,作为主办方的湖南卫视赚得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也在收视率上让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着实汗颜了一把;作为游戏主角的众多超女们,至少在不同程度上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而与此同时,被席卷其中的普通受众,也在享受着平民娱乐的盛筵。  相似文献   

6.
在“超级女声”之后,如何来反思这场“暴动”,尤其具有深刻的意义。其实,在“超女”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就有不少人不断地为其赋予更深、更广、甚至是令人震撼的意义。例如,有的媒体和学者过度阐释,把它定位成一次“民主彩排”。在8月26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超女”评选中的公民意识》中,把“超女”看作是民众自发的、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7.
选秀洗牌     
最近,重庆卫视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被广电总局叫停,近两年来举国选秀的泛滥局面终于面临十字路口,选秀节目将何去何从? 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引发了持续两年的中国电视选秀热潮。超女教父魏文彬对外界指控超女恶俗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超女快男是一档高质量、高水平的言情言志节目。他说:"对这样的节目,有些人连看都没看就横加指责,总把它往  相似文献   

8.
已经过去的2005年对于吴海军和他的神舟电脑来说可谓是风光的一年。早在神舟六号发射之前,同名的“神舟电脑”就已经借“超级女声”赚够了眼球。以闪电速度签约本年度超女冠军李宇春,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老吴此次何以出手如此之快,以至于抢在了联想和 TCL 的前  相似文献   

9.
佳音不断     
《现代交际》2005,(11):55-55
名称:《超级女声终极PK》艺人:超级女声语种:国语公司:上海天娱专辑简介:“超级女声”首张合唱专辑,收录了由网络票选出来的2005年前十名人气“超女”的精彩演唱,包括入围总决赛的周笔畅、李宇春、何洁、赵静怡等,也有各分赛区很引人注目的超女,如成都赛区的美女陈西贝,郑州赛区的夏颖、杭州赛区的丁叮、郑靖雯,广州赛区的谢雅雯等。每首歌曲都是知名制作人根据她们的特点量身定做的原创新曲。另外,还将有一首非常令人期待的合唱歌曲《Super Girls》,由十位超级女声一起献声。专辑中除了11首歌曲外,还将赠送两首MV及比赛的精彩花絮。  相似文献   

10.
静悄悄地,从今年3月始,“超女”风暴漫卷全国,来势凶猛。多少女孩为了上回电视,不惜献丑于30秒的“海选”,不惜逃课去赶万人报名。其后更疯狂的是,每周五晚上,全国几千万电视观众等着看一拨青春女孩在湖南卫视的舞台上又唱又跳,街谈巷议的主题全是“超女”。不仅于此,“超女”麾下还积聚了全国无数的“粉丝”为之痴狂:自发上街为自己喜欢的“超女”“拉票”,无数的“玉米”、“凉粉”、“笔迷”通过网络结识并成为同盟军,有的还自发组建了“后援团”,甚至因为评委柯以敏的“尖酸刻薄”引发了“粉丝”在网上的万人“倒柯”运动……对“超级女…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随着蒙牛公司的奶人"多多"和超级女声代言人"超女娃娃"的活跃和走红,虚拟广告代言人这一特殊的代言人群体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广告现象走入我们的生活。虚拟广告代言人.它们有着明星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因此,获得越来越多商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超女”现象中的文化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大江南北的火爆程度可谓史无前例。电视传媒的商业化运作,确实垄断性地限制了人们的视听自由,尤其是近年来湖南卫视在娱乐节目中的领军地位,使其成为当下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代言人。以笔者之见,“超女”之所以火,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下人们文化认同危机的暂时性存在。这里所说的“危机”,并无字面上的“危险”之意,而是指人们文化归属感的暂时性缺失。没有明确的文化价值取向的核心,任何一点新颖的刺激都会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纵观20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明显的文化主题,人们不断地在扬弃一些文化事…  相似文献   

13.
回望2006,《超级女声》一枝独秀的格局在众语喧哗中悄然而逝。时下,各种“造星运动”充斥电视荧屏。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超女时代”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在推崇偶像的同时也造就了“粉丝”一族的集体登台。新世代粉丝沿袭了老字辈追星族的亢奋、迷醉与狂热,并在手机、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引爆了其群体力量。  相似文献   

14.
羽军 《伴侣(A版)》2007,(2):40-42
<正>厉娜,2006年引人瞩目的“超级女声”全国五强之一,同时也是最受争议、人气最旺的“超女”;先后受到“诚信门”、“签约门”、“偷拍门”等的诸多非议,却也以非凡的形象气质和鲜明的舞台风格,积聚了无法阻挡的超强人气,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观众迎来了中国娱乐节目的盛宴。Copy“超级女声”模式的节目在各大电视台层出不穷,也意味着娱乐节目将成为拉动传媒收益的新引擎。娱乐营销——整合企业与媒体合作的新模式相比于2005年“想唱就唱”的酣畅快意,今年的“超级女声”面临的情形是一个血染的“娱乐江湖”。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6.
散文 《现代交际》2006,(10):10-11
今天的你是喜欢王菲的另类、赵薇的活泼,还是小甜甜的叛逆?尽管“超女”之风让人侧目,“淑女”始终还是女性的主标签。不过,在你蠢蠢欲动想做一个E时代的淑女的时候,如果还用传统的小家碧玉或是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要求目己,显然与这个时代已不大合拍,E时代做淑女也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超级女声:青年文化新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级女声这一成功的娱乐节目,不仅在这个夏天狠狠抓住众人的眼球,而且当前仍继续演绎着“后超女时代”的传奇。她在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生活中持续掀起阵阵文化浪潮,成为折射当前青年文化最为典型的模板。本文将以“超级女声”这一典型现象为模板,对当前青年文化呈现出来的新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青年文化高层次的提升和对青年的引导进行反思,以使青年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湖南卫视一档很普通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一夜之间风靡大江南北。由此引发了舆论沸腾,有人说狼来了,也有人说娱乐新时代来了,而后引发了“文化高层”的强力追杀。为此,不久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等活动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分赛区活动不得在当地省级卫视播出、参赛选手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等内容,直接棒打“超级女声”;全国政协常委兼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刘忠德公开斥责“超级女声”是玷污艺术,是毒草,是对教育的极大破坏,等等,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一棍子打死。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春捂秋冻。莉莉和飞飞对医学常识懂的不多,却偏偏记住了这一条。在春天,皮褛穿到5月份;到了11月份,邻家女孩开始穿毛衣皮服,她俩却经常裸肩露背,一幅“美丽冻人”的样子。不久前的一天,沉浸在“超级女声”火热中的长沙陡然降温,莉莉和飞飞发扬超女精神,穿着吊袋裙上街,结果双双被冻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20.
“超女”革命将“超级女声”这样一个商业气息扑面而来的娱乐节目和“革命”联系在一起似乎本身就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初次在新浪论坛上看到这篇分析选手夺冠战略的人气帖时,也真觉得作者疯得不成话。然而调侃之外,作者对革命话语的戏仿还真歪打正着,道出了几分真义。“地方包围中央”。中央电视台在中国电视广播行业一直是无可置疑的龙头老大。而在各个地方台中,最具挑战实力的便是湖南卫视。湖南,这块素以“生产”革命家著称的土地,又凭借其媒体策略掀起了一场“地方包围中央”的革命。以搞笑的“快乐大本营”和煽情的“玫瑰之约”、“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