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开勇 《领导科学》2007,(14):34-35
一、何谓领导者的“高原现象”要了解什么是领导者的“高原现象”,先得明白什么是“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又称“高原期”,  相似文献   

2.
谈话不同于讲话,讲话一般是指在正规场合和会议上的发言,谈话则一般是指领导与部属在非正规场合单独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方面的事情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人们往往注重讲话而忽视谈话,没有认识到正因为谈话是单独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才能起到其他方法所起不到的作用;也正因为谈话是单独交流的,谈话的双方易沟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才会更好。谈话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领导的谈话艺术,所以领导谈话一定要讲究艺术,做到“五有”。一要言之有情。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谈话,不管是谈什么内容,领导者都要带着感情去谈。在谈话过程中,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犯了错误,做出了不光彩的事情,也就成了所谓有“污点”的人。有“污点”的人,若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就有利于其正视问题、改正错误,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亮点”的人;否则,就会因受到歧视和冷落,而可能“破罐子破摔”,以致“污点”愈来愈多,甚至走向堕落。因此,领导者对有“污点”的部属一定要善而待之,多给关心、爱护和帮助。这不仅是对领导者品格和道德的要求,也是其实施科学领导的必然选择。那么,领导者应当怎样善待有“污点”的部属呢?要尊重不要歧视。一个人很难说一生不犯一点儿错误、不出一点儿问题。从客观上讲,部属身上出…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用好“四把工具”,即“鞭子”、“刀子”、“斧子”和“抹子”。第一把工具是“鞭子”。当领导有时好比在赶车,扬鞭策马,鞭子要响。马儿听不到鞭响,就可能要偷懒;人听不到号召,就可能要松懈。领导者使用“鞭子”就是要发挥激励和警示作用,让下属令行禁止。对于领导者来说,“鞭子”要拿在手上,时常甩起来,激发下属的兴奋点,催促人们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惩罚式的鞭策,是用重鞭抽打,使被惩罚者知痛而奋进。奖励式的鞭策,是轻快地拍打,使被奖励者春风得意马蹄更疾,快马加鞭跑得更欢。还有些时候,领导者采…  相似文献   

5.
古人有言:“一呼百应。”这个“呼”实在很有讲究,“呼”不到点子上,就带不来“百应”的效果。所以,良好的谈吐应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之一。日本学者占部都美说:“影响他人决策与行动的方法仅有三种。一是以心传心,二是著文立说,三是言辞说服。”可见讲究演讲艺术,对领导者来说,确能给其事业带来巨大的帮助。什么是演讲?演讲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播信息的一种社会活动。领导者的演讲,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面对特定的对象所做的一种以语言表达为主的领导活动。成功的演讲一般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精心准备。演讲不同于…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决策艺术,则容易“糊涂官糊涂做”,导致决策偏差或管理失误。因此,领导者在工作中可以采用来自实践总结的“一事四问”的方法进行决策。一问“主要事项是什么”。无论是听取下级汇报工作还是处理文件,无论是现场办公拍板还是突发事项处置,领导者每天都面临着若干决策事项,而每一个决策事项中又存在若干相关因素。对于繁杂的情况,领导者必须立即判明什么是主要事项、什么是次要事项,主要事项必须优先决策、重点决策、亲自决策,这是领导者处理问题的步骤。判明主要事项和次要事项的目的是保证决策者集中优…  相似文献   

7.
张守喜  孔涛 《领导科学》2006,(18):20-21
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创造令人舒畅的户内空间的话,那你就得考虑各个立体结构之间那些空着的地方。”以空间和谐求取构造完美,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实,不仅在建筑领域,在领导工作中同样也应树立一定的空间意识,也就是说,领导者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不能固守着一种态势,不能把事情做得太满,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懂得为事物留下一定的发展余地和生长空间。领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导者要成为“能工巧匠”,必须善于把空间理念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过程。一、领导者要保留一定的决策空间。当今时代,新…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部属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给部属一种不进则退的工作压力,是领导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实行“吐故纳新”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如何“吐故”,如何“纳新”,不仅是领导者为自己、为部属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领导艺术。通常情况下,“吐故纳新”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新任领导刚到一地,为了能够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有效实施领导行为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行动。这种行动一般为上级组织所采用,主要是解决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班子问题,为新任领导今后的工作铺平道路。另一种是领导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由于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想领导好下属,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就要让他们施展才华有平台、角逐竞争有擂台、成就事业有舞台。那么,如何才能为下属建好“三台”呢?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当好“班长”建平台。为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起良好的工作平台,是确保下属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和发挥好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保证领导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领导者来说,要想为下属建好工作平台,首先,要当好“班长”,带领和团结好领导班子。领导工作是分层次进行的。作为领导者,带领和团结好…  相似文献   

10.
戴仁泉 《领导科学》2006,(22):20-21
领导活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笔者认为,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两分法”,妥善处理好六对关系。一、正确与明确。有人将领导者的职能定位为“做正确的事”,执行者就是“把事情做正确”,这也表明,领导者要在大方向上把握准。如果说判断“做正确的事”是大前提,是决策中的定性的话,那么,明确工作目标就是小前提,是决策中的定量。俗话说:“先画靶子再打枪。”靶子就是目标。世界级管理大师班尼士对领导的理解是:创造一个令部属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将它转化为大家的行为。没有目标,整个组织将陷入无序…  相似文献   

11.
讲话,是领导者传达指示、布置工作、交流思想、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讲得好,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讲得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有时甚至会影响领导形象,影响工作落实.所以,领导者讲话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话匣子".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领导者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就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听取他人真实的意见和建议。为此,领导者在个别交谈或集体座谈过程中,要想使他人敞开心扉,敢讲话、讲真话、讲实话,就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艺术,消除他人思想上的顾虑。以事业为重感染人。通常情况下,谈话的效果与领导者平时的形象有直接的关系。领导者若一心为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并带领大家一起取得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大家的拥戴和信任,那么,在他征求意见和建议时,大家就愿意畅所欲言,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领导工作实践中,许多时候领导者需要在公众场合就某人某事或某类现象阐明观点、表明态度,这种针对性很强的“个别点击”,比起领导者单独找人进行个别谈话,缓冲回旋的余地要小得多,影响制约的因素较多。因此,要让与会各方尤其是点击对象听得进、坐得住,达到点击的目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控制场面,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善于运用演讲技巧,灵活应变。在具体实践中,笔者以为下述几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侧入正出法。公开讲话,如果对点击对象存在的问题无所遮拦地指出,容易挫伤其自尊心,讲话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但只顾及别人的面子而不指出问题,又起…  相似文献   

14.
刘建 《领导科学》2001,(18):12-13
领导者的使命就是带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要保证这种“带领”的有效性,就要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一、领导者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观条件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领导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自己从事……  相似文献   

15.
领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对一项工作任务的处理领导者不能满足于“定下调子,指明路子”,因为大量的工作仍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如果领导者平时工作及时有力,此项工作的整个过程就会少一些起伏和摩擦;平时工作跟不上,各种矛盾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积重难返,影响大局。为此,领导者在工作中应善于“吹风”,以保证平时工作落到实处。吹好“暖风”。领导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人。从培养爱护的角度用人,是调动下属积极性、充分发挥下属才干、提高工作整体效能的核心内容。领导者对下属要像兄长一样,一边用、一边教、一边…  相似文献   

16.
中庸     
我不知什么是中庸,我知道有这么一个知识分子,他因为他的学识坐牢,他就把儿子带进山区,使儿子变成文盲。我不知什么是中庸,我知道有一个人住在北极,他说北方太冷了,他要迁到南极去。他忘了南极也很冷,和北极一样冷。纪律,大我,奉献,理想,现在都成了引人一笑的词。上一代有人借“纪律”奴役别人,借“理想”欺骗别人,借“大我”抹煞了别人,借“奉献”榨取了别人,于是有人非常愤慨甚至矫枉过正,扑向极端。所谓中庸就是:“纪律”还是得要,“大我”还是得有,“奉献”、“理想”还是得尊重——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北极太冷而搬往南极。纪律、大我、…  相似文献   

17.
当领导要会说话,要会使用模糊语言,这是对领导者基本素质的一种要求。许多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也时常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模糊语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人们对模糊语言有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把讲模糊语言视为“圆滑”、“耍嘴皮”,甚至把使用模糊语言视为“不办实事”的表现,因而使有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对使用模糊语言心存忌惮。实际上,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是领导艺术的一种体现。当然,模糊语言的运用是有条件的。领导者要把模糊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应努力把握以下四种情况。第一,在做工作总结或工作计划时。作为一个领导,往往要在上任时或…  相似文献   

18.
领导工作应讲究方圆兼顾的艺术。方,指的是原则性、权威性等刚性的因素,不能轻易变通。圆,指的是灵活性、技巧性等柔性的因素,有一定的伸缩性,是领导工作的艺术形式。领导者在工作中过于求方,不仅有迂腐之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疏远群众;而过于求圆,则不仅会有圆滑之嫌,甚至可能使工作脱离正确的航向。要提高新世纪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重视领导工作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也即方圆兼顾艺术的运用。一、开局:先圆后方。领导者走马上任,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如果“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开始就采取强硬的手段,可能会导…  相似文献   

19.
古语云:“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用好人才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能力,用人方法得当,就能成就事业。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事情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任用人才。”因此,能用人才、敢用人才、会用人才,对领导者来说十分关键。要用好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用人原则和方法外,还要做到“四不可”。对“千里马”型人才不可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千里马”型人才是集才智、胆识、魄力于一身的优秀人才,他们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敢想敢干,勇于开拓进取。这种全能型人才虽然有才,但也会出现“不逢大匠材难…  相似文献   

20.
蒋勋功 《领导科学》2007,(12):20-21
在领导工作中,无论是作决策还是落实决策,既能“打得开”,又能“收得拢”,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能否做到既“打得开”又“收得拢”,是对一个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