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西方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西方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李世平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于明清时期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朝末年,天主教传入广西壮族地区,这是已知最早传入西南民族地区的西方宗教。清雍正年间,天主教又从四川传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2.
从清代中期开始的衰落与鸦片传入中国后经历的由宫廷而流传至各级官吏 ,又由统治阶层而蔓延到全国各地、社会各阶层的过程中 ,可以看出鸦片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 ,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鸦片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鸦片源流考吴志斌,王宏斌鸦片传入中国之后,作为珍贵的药材,曾在中国医药学上得到积极的应用;但作为麻醉性的奢侈品,它给中国却造成过巨大的社会灾难,使中华民族蒙受了100多年的羞辱。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吞服鸦片或鸦片质的药丸主要是为了健身治病,这种...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是当今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伊斯兰教最早是由谁、于何时、以哪种方式传入这千岛之国,却一直是印尼史学界悬而未决的公案。根据马可波罗游记及苏门答腊北部帕拉地区的考古发现,我们得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有关伊斯兰教传入印尼的记录,其传入时间也就被界定于1292年之前。  相似文献   

5.
鸦片传入我国前后——兼谈“鸦片”一词的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鸦片(罂粟)是在公元7、8世纪由印度传入我国,而不是清道光年间由英国人传来。从历史和语言上详细分析了“鸦片”一词以及“阿片”、“阿芙蓉”、“雅片”和“亚片”等几个外来音译名的来历。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北方草原地带,始于匈奴时期。此后统治北方的各个民族都推崇佛教。由于地方政府的扶持和推崇,辽代以及明末清初,佛教在赤峰地区的传播形成两个高潮,寺庙作为佛教的载体,在赤峰地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通过对赤峰地区佛教寺庙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今天藏传佛教寺庙文化存在着喇嘛人数少、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和呈年轻化趋势;喇嘛的生活比较世俗,思想观念也比较开放;宗教活动少,仪式简单,而民俗色彩浓郁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1985年6月15日,著名社会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等地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后,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设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他指出,内蒙古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要敞开门户,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与智力。  相似文献   

8.
<正> 棉花原产于印度,分南北二道传入我国。北道约于南北朝时由印度经过中亚传至新疆吐鲁番盆地。《南史·高昌传》记载:“高昌……其地高燥,……多草木,有草实如茧,茧中丝细如(纟卢),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南道又分为二路:一路从越南经海道和陆路传入闽广地区;一路则由缅甸传入云南。但何时从南道传入,则史无明文。因此考证棉花从南道传入我国的时间和地区,是解决棉花何时传入我国,最早在什么地方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赤峰地区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村”、“龙”、“玉器”、“铜器”和“字”;这里也出现了中华 50 0 0千年文明曙光 ;这里是商族人的老家、是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苏秉琦等四位先生对包括赤峰地区在内的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曾做过多次指导性的发言 ,为这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营口开埠是英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产物。营口开埠后,英国及沙俄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入侵,对整个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其严重影响有:鸦片的大量涌入带来深重的毒害;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开设洋行,对东北地区进行疯狂的经济侵略;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东北地区迅速地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1.
[摘要]1911年10月,中国发生辛亥革命时,沙俄政府积极支持外蒙古部分封建王公、贵族宣告外蒙古地区“独立”,揭开了外蒙古地区脱离中国的序幕。苏俄、苏联政府的领导人继承了沙俄时期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支持外蒙古地区脱离中国政府,并对中国政府施加国际压力,迫使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地区的“独立”,使外蒙古地区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太原沦陷后,日寇强迫河西地区的菜农在菜地都种罂粟,日伪还成立了一个专管收售鸦片的机构,美其名曰"太原禁烟局",就设在大南门街路西,菜农所产鸦片全部被他们收走。他们不是倾销鸦片,而是把鸦片再加工制成一种叫"料子(也叫料面)"的毒品,形状似饼干,黄褐色,由大小料贩卖给中国人民吸食。  相似文献   

13.
在毒品史研究领域,学界有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一是罂粟在唐代传入中国,明代医家已经掌握了提取鸦片的方法;二是鸦片战争前所需鸦片几乎全部来自进口,土产鸦片是嘉道年间引入新罂粟种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关于唐代罂粟的种名和清代罂粟替换的原因却始终悬疑。本文用花色和吗啡含量两项标准考证出唐代入华品种确系鸦片罂粟种,而观赏为目的的人工栽培导致其生物碱成分的变化和鸦片产量的下降是清代罂粟替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校友:您好!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极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过去,充满希望的2021年悄然开启。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赤峰学院党委、行政及全体师生员工向广大校友及你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赤峰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7年创办的赤峰师范学校。2003年4月,在整合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赤峰电大、赤峰卫生学校、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和赤峰艺术旅游学校等六所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为本科层次的赤峰学院。截止目前已培养了10余万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5.
贡桑诺尔布自 1 898年继承喀喇沁王位到 1 91 2年调入北京任职其间 ,先后创办了赤峰地区最早的学堂——崇正文学堂、守正武学堂和毓正女学堂 ,开创了赤峰地区近代教育之先河。学生毕业后 ,他又多方联系 ,保送他们到内地或海外高等学府深造。从而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蒙古族青年。在办学经费困难时 ,他又耗费心血 ,多方筹集 ,甚至变卖家产 ,鼎力办学。他为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近代湘鄂川边鸦片种植征况近代湘鄂川边的鸦片从开始种植到泛滥成灾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为开始种植时期;二是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为普遍种植时期;三是清末至民国年间(1909-1949年)为烟毒泛滥时期。清道光、咸丰年间,作为外国侵略者的特殊商品鸦片和其它商品一道侵入湘鄂川进,同时作为制作鸦片的罂粟种子也随即传入。不过这一时间还只是在一些穷乡僻壤里有零星的种植,如在湘西龙山县境内也只是在偏僻的“明溪(今桂塘乡)、二梭(今老兴乡)和大达乡(今贾市、内溪乡)一带的小…  相似文献   

17.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11):F0002-F0002,F0003
由赤峰市人民政府主办、赤峰学院承办的赤峰市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于8月12日在赤峰学院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8.
摄影术是鸦片战争后由西方传入我国的。而上海又是我国照相业创史最早,发展最快的地方,但上海最早的照相馆究竟是哪一家,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现有资料表明,最早的照相馆是隆泰洋行于1852年开设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赤峰地区古代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演变历程为主干,通过翔实的实地考察,从赤峰岩画的制作时间、内容、作者以及其中蕴涵的宗教信仰的演变,对赤峰地区遗留的史前岩画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旨在理清赤峰地区史前岩画这一原始艺术奇葩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及其具体含义的脉络。  相似文献   

20.
对“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最早传入”的考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地考证莎士比亚在中国最早传入的确切时间问题,更重要的是由此考察和认知莎士比亚最初被引入中国时中西文化在近代历史性交汇的时代语境。学界过往对“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最早传入”之研究,通常将发端时间确认为鸦片战争之后,地点锁定在广州和上海。而事实上,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人哈丽特·洛就在其旅澳日记中记述了莎士比亚戏剧在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澳门的演出情况,并且提及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图书馆在当时的馆藏莎士比亚戏剧和传阅情况。这些史料不仅确证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最早引入始于19世纪早期的澳门,而且揭示出澳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中的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