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少年相比,当代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比如较多关注道德的协调功能而对道德进取性功能注意不够;在与父母关系上更倾向于尊重父母而较少强调个人独立;在中国传统价值与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而对其实质了解不足;在婚姻观念上显得更加开放和包容而对婚姻的社会因素较少考虑;对道德牺牲行为表示尊重和赞赏而较少投入需要更大道德牺牲的行为等,在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这些与我们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存在着较大差距,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应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提升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内涵,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改进和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正成为社会共识。前不久我们在上海地区开展的对11-18岁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显示,当代都市青少年成长遭遇了不少困惑。 1.社会公德的困惑与年龄同步增长 青少年对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规范产生了认同困惑,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持肯定评价的达15.2%,表示“难评价”的为29.8%;对“骑自行车不交税”作肯定评价的达16.3%,难评价的为21%;对“穿马路不看红绿灯”表认同的为11%,难评价的为18.3%;对“在公共场所喧哗”与“乘车不买票”持肯定与难评价态度的分别为24.6%和23.2%;对“乱扔杂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素对青少年道德认同产生较大的影响,对4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青少年道德认同的水平整体较高,其中,内在化道德认同最高,外在化道德认同次之,负向道德认同最低。父母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具有影响;同伴关系中的孤独感变量能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道德认同,而追求受欢迎变量既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在化道德认同,又能正向预测其负向道德认同;社区暴力接触一方面对青少年的内在化道德认同产生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则对青少年的外在化和负向道德认同产生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性别角色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现代社会,青少年在性别角色认同上逐渐表现出对传统性别观念的反抗。近年来,Cosplay越来越受青少年的欢迎,异装扮演越发普遍,甚至成为青少年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以Cosplay这一特定场域中的异装扮演活动作为切入口,能够了解青少年异装扮演者的性别观念,解析当代青少年在性别角色认同上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解构二元性别划分,实现自我性别建构与性别角色认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其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青少年社会公德、理想信仰困惑,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始突出,中小学生存在非正常缀学现象,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独生子女成长出现新情况等。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改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法,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各种社会生活素质的培养,提高青少年对主流思想道德体系的认同程度。在具体工作中,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为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中国都市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以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中国都市青少年,在新!日两种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一方面,在总体上呈现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文明建设步伐相协调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水平,其主流和本质更加清晰、蓬勃向上;另一方面,近年来上海、北京对于青少年状况及代际问题的多项大型调查报告显示:在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中客观上也存在着种种道德的困惑,更有一部分青年的道德素质下降,出现了一些与现代化进程相修、与精神文明建设不一致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在深入分析、揭示成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经引起了全党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用“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取代长期使用的“思想道德教育”,本身已经蕴涵了对青少年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主体作用的肯定。本课题通过研究青少年的本质特征及其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分析了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青少年主体作用缺失的原因,论证了道德实践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载体的依据,探索了我国青少年道德实践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呈现出多层面性、多元性、社会相关性、务实性和年龄差异性等特点,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和特点从客观上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的科学规划,注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系统关照,注意区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系统整合,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提高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和道德同一性在当下已引起各学科各专家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身份认同和道德自我认同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学、伦理学的热点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困境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推动和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教育及道德同一性培育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仍需努力拓展各种途径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引导并促其向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其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青少年社会公德、理想信仰困惑,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始突出,中小学生存在非正常缀学现象,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独生子女成长出现新情况等.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改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法,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各种社会生活素质的培养,提高青少年对主流思想道德体系的认同程度.在具体工作中,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为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