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2013年11月24日上午,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二十周年庆典在教图楼报告厅举行。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张李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王思斌,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李明舜,副校长宋胜菊、刘梦出席了庆典,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专家和教授到会祝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代表及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全体师生参加了庆典。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27日,加拿大劳里埃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LesleyCooper教授一行三人来我校访问,与我校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周昌祥副院长、邓蓉副教授及余建华博士等就专业合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友好交流。我校社工专业开展的各种项目,特别是社工专业师生参与四川地震灾后的社会工作服务,引起了Cooper教授的极大兴趣。双方在互派访问学者、师资培训和国际学生交流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商谈,并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3.
学术信息     
2001年3月2日,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伍锡洪教授(新西兰皇家学院院士)率团访问我校,与我校社会工作系系主任徐永祥教授携手签定了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4.
导言: 社会工作教育一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为社会工作教育是一项专业教育而不是一种纯理论性的学术科目,它不单着重知识的传授,而且亦强调教育社会工作学生灵活运用理论于实际环境中。再者,社会工作的实务环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改变,社会工作教育者所教授之理论亦必须要与实务紧紧地连合,并能帮助学生对人及社会环境有深入认识,及掌握改变人和社  相似文献   

5.
女院学人     
李敏教授( 1971—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讲授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区工作、家庭社会学、家庭社会工作、儿重社会工作等课程.  相似文献   

6.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近期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 99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杜会工作学系莫邦豪教授来访。 12月,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汉斯教授来系讲学,为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介绍了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理论与方法,又与社工系教师一起研讨社会工作实务,并参观了徐汇区福利院和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同时到访的还有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杨罗观翠博士,三方共同研讨2000年s月将进行的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师资  相似文献   

7.
犯罪的概念是犯罪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它是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只有对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做出一个科学、明确的界定,才能更好地开展对犯罪学基本理论范畴如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等问题的相应研究。而对于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的科学界定需要建立在上位概念的澄清——犯罪学中“犯罪行为”之范围的界定及其价值属性、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女院学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2):F0002-F0002
石彤教授(1962-),女,天津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任社会工作系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团体会员、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个人成员。自1985年进入中华女子学院任教以来,一直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及女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了近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2日-5日在澳大利亚阿得来德市举行了“2004年世界社会工作年会”,本次大会由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国际社会工作学院协会及澳大利亚社会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与会代表逾千人,共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陆则是首次派代表参加大会。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徐永祥教授、复旦大学顾东辉博士代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参会,华东理工大学朱眉华副教授由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曹光标基金和学校资助参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重申市民社会”。对于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工作者来说,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重新构…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时代,犯罪学的研讨主题从“城市吸引犯罪”演变为“网络吸引犯罪”,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成为全新理论要素,犯罪的平台治理模式崛起,看门人规则为之提供了体系化的制度依据。在域外,理论界明确提出数字犯罪学的学术标签,以犯罪学智识助力数字社会的秩序重建成为时代主题;在国内,数字犯罪学依循着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的系统论路径,通过在线控制的信息论路径以及基于看门人规制的控制论路径风靡云涌。数字犯罪学研究有力回应了传统理论对新型犯罪解释乏力的失语困境,一跃成为当下最有活力的研究方向。今后,数字犯罪学应进一步重视对新型犯罪及网络黑灰产业的现象洞察、对传统犯罪学的传承与发展、看门人规制的适用及其问题、平台治理的价值权衡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术信息     
2004年9月26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上海片会在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来自政府、学界的五十多名代表与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徐永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上海市政法委胡燕平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马伊里局长、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东辉教授等嘉宾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围绕“上海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的整合与发展”展开热烈讨论。会议认为,上海的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全国已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但目前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比如,社会工作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如何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也一直困扰着司法机关、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和有关教育部门。而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法学概念,而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概念,如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犯罪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林世选,河南省温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政协河南省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兼任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任职有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河南省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河南省轻工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当前关于犯罪学认识误区的评析,批驳了那种认为犯罪学研究毫无用处的错误观点。作者认为犯罪学的现实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公众生活的教科书;刑事立法的指南针;刑事司法的润滑剂;刑事政策的推行器。而真正发挥犯罪学的这些现实功能,还有赖于国家、公众、媒介和犯罪学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从而建设一个犯罪行为被真正控制的有序化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工作当中,无论是临床社会工作方法还是宏观社会工作策略,其载体都是由社会服务人员或者社会管理人员来参与或者推动的、旨在改善服务对象与社会适应的工作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 《社区》2003,(7):48-49
北京大学夏学銮教授将中国社会工作划分为四种类型:(1)选择-治疗型,(2)选择-发展型,(3)普遍-治疗型和(4)普遍-发展型。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正处于第一和第二发展阶段,即主要是选择-治疗型和选择-发展型的社会工作。 选择-治疗型的社会工作包括农村“五保户”和城市“三无”对象的社会工作,还包括其他弱势群体诸如身体残疾、智  相似文献   

17.
西藏社会工作是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分支,特指关涉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实践。除了社会工作的一般性之外,西藏社会工作必须扎根宗教文化土壤,致力于西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专业特质意义上的西藏社会工作具有解决民生导向的社会问题、改善良性互动导向的社会关系、促进结构导向的社会生活质量及始终朝向西藏美好社会建设四大功能,具体体现为微观社会工作关爱个体和家庭,中观社会工作关注社区服务,宏观社会工作关切社会发展。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工作专业的有限性,防止随意扩展界域,将之万能化而丧失专业性,更应防止其过度政治化。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是教育部命名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教材在社会工作涵义、社会工作功能、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思想的地位、材料和观点的关系、社会工作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矫治社会工作的阐述等方面还有可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社会工作在科学发展、理论积累等方面的进行考察,得出对我国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启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启示了社会服务要有预见性和可持续性,首先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接受的服务类型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推广,增加民众的参与度。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体系启示服务机构应该逐渐注重专业化服务,更加敬业,以民众为主,以人为主。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析,提出质疑,然后提出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视与强调。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法律社会工作源于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越轨群体及社会问题的关注。在法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 ,其核心理念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为法律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是法律社会工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