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是近年来我国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现已成了党和国家最高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亦成了国内学界、政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府应如何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而笔者认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还应从劳资博弈的视域入手来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生力军,作为城镇居民之外的边缘人群的农民工却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本文分析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及其缺失的原因,阐述了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必要性,并提出全面建设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或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1 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建设逐步扩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海域,由此形成一大批失地失海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这些被征地农民从务农到务工,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如何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的问题,搞好他们的就业保障,对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市化建设,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解决失地失海农民生存问题的根本之举是搭建好失地失海农民的就业“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5.
谢月英 《经营管理者》2013,(32):153-153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手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让更多的农民转化为高素质市民,关键在于站准高位,因地制宜做好项目规划布局,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提高"新市民"综合素质,为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人数的不断增加,随迁子女队伍也不断壮大。由于当前各项条件的限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时存在不同的障碍和歧视,而这一群体的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最终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当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信阳市针对本地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贫困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贫困农民的衷心拥护和欢迎。本案例通过对该市几年来贫困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扶贫创新模式的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客观地介绍该模式的成功做法,取得成效以及由此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雷世界 《领导科学》2005,(11):34-36
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以下简称“公选”)乡村干部,简单地说,就是让有选举权的农民凭自己的意愿直接选出乡村领导。这是四川省近几年来乡村干部产生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备受关注的新生事物。这项改革措施的产生和发展,全面地揭示了公选乡村干部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公选乡村干部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经济缘由,概括地说,主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经济地位上升,一些基层干部的政治地位因经济地位相对下降而受到挑战;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弱化,农民对干部的依附力下降;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后,带回的新观念和新思想,使他们对自己的“当家人…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以人为本,其核心是"人"而不是"物",重要内容是将农民转化为市民。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关键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进城落户政策,允许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转化为市民,让他们本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探讨了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及其决定因素。文章假定农民工外出就业依次经历外出、回流与再迁移3个次序决策,采用极大模拟似然一两步序列选择Probit模型来纠正选择性偏差并进行估计,我们最终发现:常年在外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工迁移的主要模式,而回流是暂时性的,大部分回流农民工会选择再迁移,留乡发展的概率并不高;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禀赋等对外出和回流决策均有显著影响,不过土地资源禀赋仅影响劳动力的外出决策;外出务工特征如外出持续时间等对回流和再迁移有显著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再迁移的可能也越高,而失败的回流者再迁移的可能更低。  相似文献   

12.
城市农民工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个社会群体,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进城“打工农民”。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被认定为农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正在向工人阶级转化,已具备工人阶级的一般特征,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农民进城“打工”是冲破体制约束和习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环县劳务输出现状调查分析,找出了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是,舆论宣传不到位,政府组织化程度不高;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较少;经费短缺,技能培训不够规模化;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拖欠工资时有发生等。提出发展对策是加大政府对劳务输出的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加大健全农民务工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总工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有90000多万。而被拖欠工资的估计在1000亿元左右.主要发生在建筑施工企业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务.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占拖欠农民工丁资70%。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幸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性评价(李志,2000)。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有学者研究表明,工作幸福感和职业满意度越高,员工的离职率就越低。员工的主观幸福感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生活质量和状态如何,并直接影响其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将子女留在农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空巢儿童".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让农民尽快增收致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党和政府的庄重承诺。为此,笔者认为,应主要在农业转型、农民积极性和增收保障三个方面下功夫,把增收富民工作落到实处。一、实现三项转变,谋求农业区位竞争力谋求农业的区位竞争力就是把农业放在地区经济的大背景下来定位,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通过内  相似文献   

18.
张静 《科学咨询》2015,(1):40-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生活的压力,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起码的安全和生活上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一些需求很少关注,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生活的压力,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起码的安全和生活上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一些需求很少关注,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0,(29):23-23
重庆提出10年内让千万农村人口将转为市民。7月12日,重庆市政府第75次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重庆将尝试通过建立转户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弹性退出机制,以合理的过渡期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先给农民穿上城市户口捆绑的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五件衣服”,暂不脱下农村户口捆绑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缓冲时间大约为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