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地方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民族地方得以发展的法律保障。但是至目前为止,作为民族地方立法的重要法律形式,即自治条例,在我国的5个自治区仍然是一项空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制定《自治条例》为例,阐述了加快民族地方立法工作的基本依据、所需条件、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等,以期对民族地方立法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了促进民族进步,结合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是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之一,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各民族的团结,巩固国防和祖国的统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城市民族工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对南京临时政府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栋 《民族论坛》2007,8(2):22-24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来源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思想,以民族平等原则为指导,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型的民族政策;同时发展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把民族问题纳为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使反对民族压迫和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客观地考察这一时期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跨世纪民族工作思路与贯彻和完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十年民族工作的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法律上的平等五十年来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 ,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民族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最主要方面 ,就是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法律上的平等 ,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铲除了民族和阶级压迫剥削制度 ,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阶级根源。1949年制订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既包括历代王朝对民族地区的法律调控及政策、民族政权制定的法律规范、无文字民族的习惯法等静态内容,又涵盖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与现代化等动态内容,是源于过去、融合现在、影响未来的民族文化基因。在三次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主动继受和吸纳中原法律文化的思想、制度和经验,并结合本民族特点作出变通与创新,为中华法系注入了活力。当下少数民族正逐渐由前现代的熟人社会走向现代的法治社会,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现代化不可避免。考察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的起源与流变,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潇 《民族论坛》2010,(2):11-12
<正>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围绕"文化湘西"、"文化大州"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加强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努力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一是制定颁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制定出台了《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战略已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研究班超在经略西域时在民族关系、民族政策中所取得的成就,对搞好当今民族关系、应对少数民族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民族政策均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本文以班超经略西域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为出发点,系统梳理了东汉时期中央对于西域地区的民族政策的发展脉络,以期对当前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和优化民族政策是加快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根据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客观要求,加强对民族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各项调整国家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在内的民族法规体系。它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过桂北时,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桂北地区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民族平等、团结、联合的基本政策.民族政策在桂北地区的成功实践,为红军长征经过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和党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探索.在新时代,必须继续深入实施民族平等政策,持续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创新民族政策宣传方式和载体,建立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坚持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制定民族政策,才能确保党的民族工作顺利有效地推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及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国家从法律、制度、区域等层面构建了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明确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受益渠道,这对规范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关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完整的民族自治地区扶持政策体系还未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需要加强资源补偿、资源地居民就业等方面的配套立法,法定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优先受惠权,强化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配置权,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实现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百色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32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有1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县和16个民族乡,民族工作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以及其他民族法律法规,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充分发挥参谋作用,积极主动地协调各部门,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围绕民族工作主题,我们重点抓好四项服务,发挥六个作用。四项服务即:一是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二是为加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服务;三是为加强党和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服务;四是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六个作用即:一是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政策、部署工作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二是为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发挥协调作用;三是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促进作用;四是为少数民族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催化作用;五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强对内、对外交流发挥联系作用;六是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研究和解决民族法制建设中碰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法制体系、进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在民族法制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认真贯彻两个《条例》,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有法必依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前提条件。《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城市民族工作依法行政的直接法律依据,也是执行民族政策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围绕着《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我们在依法维护少数民族的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把民族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不仅是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做好民族工作,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主要依靠两种手段,即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这两种手段,各具特点,既有长处又有不足。一般来说,政策的制定比较容易,需要的时间短,覆盖面广,但其所具有的弹性和易变性,又导致了执行上的主观随意性和效应上的不稳定性;法律的弹性小,稳定性强,权威性高,易于得到贯彻执行,但其制定程序繁复,经历的时间比较长。几十年来,我国在…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法制建设成就瞩目.经过60年的实践和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内容,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各地方制定的民族方面的法规、行政规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60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发展历程和成就,并总结了民族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法制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不但要努力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还要从管长远管根本的体制机制上充分体现对民族地区的倾斜照顾"。湖南省财政厅总经济师欧阳煌向采访团成员介绍说该厅近年来把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制定财税政策的目标之一,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民族法律体系的构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民族法律体系,是指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组成的,结构合理有序,既有一定分工,又互相协调统一,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有机整体。中国民族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个层次是专门法;第三个层次是为实施专门法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和细则;第四个层次是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概念的内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阐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湖南省为例,论述了正确认识并运用二者的关系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研究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法律与经济政策相比更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更具有保障力量,法律的稳定性、时效性要比政策更具有生命力。本文从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民族经济开发的五个主要特点入手、分析了在少数民族经济开发中法律的角色地位.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