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视角在于人类社会如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 ,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 ,个性自由与人类解放是同一的历史过程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出发点和归宿 ,消灭私有制 ,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202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世界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详细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起点、动力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阐释与历史延续,包含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基础、关注人的现实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注重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理念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等当代实践。其内涵延续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关注人类美好生活诉求的价值取向、完善全球治理中国特色方案、彰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时代精神的四维价值,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塞耶斯是通过探讨马克思和功利主义者在人的需要、人的满足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和高兹在劳动和休闲的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来阐发马克思人学的特殊内涵的.指出在马克思那里,人的需要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劳动和休闲都是人的内在需要和基本权利,人的满足和全面发展都是在劳动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塞耶斯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人学方法论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类的幸福,是马克思一生不变的第一主题,也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和献身的目标与根本价值诉求,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幸福观就是关于人类幸福实现问题的系统理论。在马克思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幸福论中,人类幸福的思想无疑是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基本内容和理论成果的具体名称,采用"人类幸福理论"这一表述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人类幸福理论"是对马克思幸福观主要内容的一个总体性概括。马克思将人的类特性定义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其中包含了追求幸福是人的"类特性"的蕴意。在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体系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理论,或者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核心内容。"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被赋予了无限丰富的实践性和历史性,这是我们解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观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前提。作为人类幸福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人类幸福的实现过程。人类幸福的实现过程及其本质、规律是马克思幸福观所要阐释和涉及的重要内容。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既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过程内在矛盾和内在规律的正确反映,也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幸福实现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相关思想。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自由观的总体性表现为历史总体性、现实总体性与具体总体性的三重规定。历史总体性规定基于人类历史发展历程对自由的发展作出批判分析,展现出马克思对相对自由的历史关怀;现实总体性规定要求从生产关系出发理解人的社会关系及其自由状况,展现出马克思对集体自由的现实关怀;具体总体性规定要求从人类社会主体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状况,展现出马克思对主体自由的具体关怀。马克思自由观在中国的当代实践表明:自由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共同体总体进步的发展状态,是个体主体性和群体(人民)主体性的获得与焕发,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和努力中彰显出自由价值的巨大“溢出效应”和“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进入和把握人类世界,把人理解为他的劳动实践的产物。这在宏观的意义上就上升到了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马克思强调人这种存在物和人类生存的特殊性,强调人的生存发展的辨证法;把人的历史性生成归结为人的劳动、人的实践历史的结果,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的生成性本体论关系。马克思的这些重大理论创造,不但为人类解放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而且可以把在逻辑上联系不密切的实践、历史、否定辩证法等纳入同一个逻辑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审视社会历史领域,首先给予研究者以极深刻印象的就是人及其活动。因为,社会历史最终不过就是人、人的活动及其发展。什么是人?人是什么?当人类从朦胧状态中开始觉醒,具有最初的自我意识的时候,它就是人类向自己提出的根本性问题之一。“认识你自己”在古希腊就成为呼唤人类探索精神的不朽格言。作为人类文化的继承者,马克思对人的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作为人类文化的批判者,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做出了独特的创造性贡献。分析马克思考察人的角度及得出的答案,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哲学最终关注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任何哲学理论都离不开人。马克思从历史和社会关系总体的视阈出发,从异化劳动入手,分析出现实中的人既有合人性成分,又有非人性成分,现实人的人本质被悄然遮蔽。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本质的凸现过程。人类作为整体的人本质只有在人类历史的彼岸——共产主义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韩俊 《理论界》2023,(7):20-26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进行系统全面考察,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形成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指出,人类必然进入的一种最高社会形态,即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存图景。在“自由人联合体”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人类幸福生活的旗帜。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无产阶级须通过革命手段,消灭私有制,而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产力总量。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面临的问题超出过去一切世代总和。习近平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价值精神,从当代世界发展大局和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出发,深刻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该理念旨在建设和维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如何共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巴黎笔记》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现了从哲学人本学话语向现实历史分析话语的转换,在保持思想连续性的同时确立了以生产力和交往关系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历史话语体系.以此为基础,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分析出发形成了理解和把握人类历史的基本方法,阐明了共产主义的本质——人的解放.揭示马克思话语体系转换过程中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及其带来的理论变革,对于理解马克思思想整体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何思想都有自身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亦是如此。从维柯那里,接受了"人类创造自身历史"的观点;吸收了康德的主体性原则,人类的一切都是自我创造而来的,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类能够实现某些领域的自由,而达于和谐状态;从黑格尔那里,借鉴了精神劳动创造人,改为实践创造人。三人的思想汇聚到马克思那里,形成了生产劳动创造人、创造人类历史的观点,这是其文化思想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突破,不限于历史哲学或历史观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哲学的核心或世界观哲学层面实现了空前 的突破。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层面来看,如前所述,对“现实的人”与“个体的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把个性 解放与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相结合,等等,这都不限于哲学的应用,而是体现了在世界观哲学层面对西方传统的抽象个体论的超越, 或者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其意义在于为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之核心奠基。也就是说,在世界观哲学层面,马克思既坚持物质第一 性,又坚持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实践的能动性,于是便在哲学的核心解决了唯物主义和现代人文观念的结合问题。马克思创立的新型 唯物主义哲学的人文主义性质,就在于它的核心以人及其实践为基础,这表明它在哲学的对象和功能上都根本区别于西方传统的唯 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革命的标志性范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立的奠基性范畴。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生产实践为纽带,把整个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都理解为实践的产物。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人本身,构成人类历史的起点。生产实践制约着人类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源自人类的生产实践。人的本质即人性是在生产实践中生成的,人类实现自我解放的根本物质力量是生产实践。马克思把一部人类历史还原为生产劳动发展史,通过生产实践最终破译了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否定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赵汀阳先生轻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错误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正> 把人的本性或本质最终归结为人的社会实践性,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丰富论述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是马克思所实现的伟大的哲学革命变革的根本结论和重要成果之一。它彻底推翻了旧哲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种种谬说,深刻揭示了人的本性自身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第一次实现对自身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从而把人性学说变成了真正的科学,成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类解放事业的锐利武器。当前,深入研究这一科学结论,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曙光 《学术研究》2005,1(1):28-39
本文认为,现代性问题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性质并找到解决的途径,我们特别需要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及其历史向度的思想.文章循着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考察了他对西方历史上有关人和世界二重化的思想资源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和发展,重点论述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如何基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重新看待人及其生活世界的二重化和人的内外部相互关系的;二是马克思如何敞开了人类的历史性存在,历史和历史性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三是马克思如何依据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思想,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现代人的命运的;四是通过对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此岸"与"彼岸"以及对古希腊文化永恒意义的礼赞,揭示了马克思思想中未被人们重视的另一向度.文章认为,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思想及其理论可能性,并给予开掘和拓展,对于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明确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和人类前景,具有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世界历史思想,他从实践出发,从生产力、交往、生产关系等方面来阐述世界历史思想,进而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科学认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于正确应对全球化问题以及实现全世界人的解放、自由的现实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们可以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学说分述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然而 ,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 ,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也就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既表达了人类解放的旨趣 ,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 ;又表达了人类解放的历程 ,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的揭示 ;也表达了人类解放的尺度 ,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 ,观照人类全部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进程。我们需要从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的统一 ,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解放的旨趣 :理想之维…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不同,与二者理论出发点内在关联。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存在讨论了人的本质,对人的异化阐释的关键点是劳动的异化。而马尔库塞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爱欲,对人的异化阐释的关键点是爱欲的压抑。因此,马克思强调的是变异化劳动为自由自觉的人的劳动的共产主义革命。马尔库塞则侧重于爱欲的解放,只能在艺术与审美中实现而缺乏现实基础,背离了马克思通过社会革命实现人类解放的深刻远见。通过对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洞悉马尔库塞人类解放思想的局限,厘清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实质和关键,从而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19.
张成山 《北方论丛》2011,(2):127-130
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理论旨趣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在现代性开辟的人类自由道路中,马克思以其独特的社会历史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视角,完成了对现代性自由观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所确立的自由观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历史自由观"。历史自由观是对康德以来的现代性自由观的扬弃。马克思的自由观继承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的基本精神,这就是,马克思承诺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观点,这一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也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