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 ,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更有重要的文化、科研价值 ,本文就民间文学的韵文部分为例 ,阐述了蕴含其中的不胜枚举的民俗因素 ,从而对藏学的其它领域研究有重要的补充与实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99居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生共有6名同学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他们的选题论文是:索南吉(藏族)《藏传佛教觉囊派在青海果洛地区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张广裕(藏族)《甘肃省天祝县汉藏杂居村落民俗的调查研究》白晓霞(藏族)《关于土族妇女的社会化问题──青海省互助县霍尔郡村妇女社会化问题的调查》冯瑞(哈萨克族)《伊犁哈萨克人生活及民俗的变迁──新疆霍城县萨尔布拉克乡社会调查》马勇(回族)《四川省松藩县十里乡火烧屯村回族族外婚家庭结构及其习俗变迁的考察》苏静(回族)《湖南邵阳市苏家民族村回族近亲繁…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于藏族情歌所蕴含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审美观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认为藏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它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对藏族民俗民风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晓玲 《中国藏学》2016,(1):212-215
研究民俗音乐可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承的音乐现象,探究人们在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文化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文章以舟曲藏族民歌为例,论述了不同民俗事象中的音乐行为,揭示了音乐在这些民俗活动中的作用或是功能以及它们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朱灵慧 《民族学刊》2021,12(10):39-45, 120
清末民初,来华西方学者整理并翻译了大量中国民间文学,包括谚语俗语、歌谣民曲、民间故事等不同类型。在介绍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之时,西方学者通过序言、注释、图像,以及穿插其中的阐述,呈现出对民间文学生活属性、审美价值、中西差异的认识,而其中承载的民俗文化,具有收录方式多样、涉及主题广博、地域特征凸显等特征。藉由对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考察,相关译介呈现出西人眼中的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状态。同时,西方学者尝试探察中华民族国民性格、分析中西民俗异同,显现出模糊的民俗学学科意识。但与此同时,因缺乏明确的术语界定和系统的分类方法,概念不清、分类不明、内容杂陈等问题也较为突出,表明其民间文学观念和民俗意识尚处于初始的萌芽状态。总之,清末民初来华西方学者搜集、整理和翻译的中国民间文学著述,既是追溯国内外民俗学学科滥觞的重要史料,亦是其民间文学观念和民俗意识的直接映射。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呈现多元民族生活图景、彰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载体,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其以实体地域空间为核心的传承路径被不断消解与重构,面临新的发展瓶颈。动漫艺术与民间文学内在特质的契合,为其通过新媒介实现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可行路径。以时代视角开掘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的人文价值,以民俗传统底蕴丰厚动漫化的艺术空间,以民族文化认同建构动漫化的精神谱系,不仅可助推经典民间文学作品在大众视野的再回归,还可通过动漫媒介将民间文学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以“民族文化IP”为核心驱动力的产业新形态,促进其与生态发展、乡村康养、民俗文旅等地方经济的有机联动,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跨界融合,赋能新时代民族文旅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民俗符号学原理,以口承语言民俗为参照,从海螺在藏族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中的具体体现入手,进行归纳整理,力图解读出海螺作为表现体,在藏族民俗符号系统结构中体现的多元文化信息,进而挖掘出其中蕴舍的藏民族独有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生活在卓仓地区藏族婚姻仪式的介绍,从而体现卓仓藏族在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湟水流域是如何强化对民族语言、服饰、民俗等民族文化属性的延续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风俗习惯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普遍存在。由于藏民族所处独特的地域和环境,产生了与西藏民俗相适应的、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藏民族传统体育。藏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生活,反映出藏族社会生活和特有的民风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藏族群众精神文化和娱乐的主要方式。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藏民族的信仰民俗有着直接的关联,在西藏民间沿袭着的达玛节、望果节、插箭节、萨嘎达瓦节等的崇拜信仰祭祀活动中,体育运动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西藏的民俗节日是比较多的,传统体育也是西藏节日民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民俗传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是民俗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民俗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学术界广泛地使用"传承"一词,但对于其内涵、外延、内容与形式目前还比较模糊。文章明确地界定了传承的基本内涵,并从构成要素和传承方式两个维度阐释了民俗传承的内容和形式。民俗传承构成要素包括民俗传承的主体、民俗传承的客体和民俗传承"场"。民俗传承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从传承途径来看,分为口头传承、行为传承、心理传承和书面传承等;从传承主体的多寡来看,分为群体传承和个体传承;从传承组织形态来看,分为血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等。  相似文献   

11.
刘颖 《民族论坛》2006,(2):48-50
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并不是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与作家文学比较起来,它需借助艺术的或非艺术的附件共同构成;它需要结合特定的民俗背景,在一定的民俗氛围、环境中才能发生;它具有一定的神秘功能和特殊的性质,远非文学或审美的属性所能涵盖。它是具有文艺特质的民俗,是民俗化了的文艺,它是文学、艺术、知识等的合体,而非纯文学。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民间文学作为民众寄托情感的载体而存在,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其处境岌岌可危,即便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仍面临传承空间萎缩、传承载体受到破坏、传承链断裂等困境。在步入非遗后时代,面对严峻的现实状况,亟待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性等举措开辟出一条民间文学传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民间文学作为民众寄托情感的载体而存在,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其处境岌岌可危,即便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仍面临传承空间萎缩、传承载体受到破坏、传承链断裂等困境。在步入非遗后时代,面对严峻的现实状况,亟待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性等举措开辟出一条民间文学传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藏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罗布 《西藏研究》2009,113(1):52-58
数学同语言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一样,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晶,与人类和文化的起源同生共长,不断发展,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学文化.文章通过揭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自然科学侧面窥见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及底蕴,以助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二──居住、生产、交通民俗李丽有关果洛藏族物质民俗中的服饰、饮食部分已曾著文。在此将继续探讨这一范畴中的居住、生产、交通等民俗。一、居住民俗1、帐篷果洛绝大部分地区是牧区,以各种牛毛帐房为主,也有各式的白布帐篷。制作牛毛帐房的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国家财富的组成,做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藏族传统音乐作为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音乐形式和音乐特点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对藏族传统音乐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共同进步的重要举措.时代的改变增加了藏族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内容,文章从藏族传统音乐的概况出发,分析了藏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做为全民信仰佛教的藏族,她的文学也渗透着佛教。诗歌、小说或是传记文学、民间文学,无一不是这样。我们只有对佛教与藏族文学诸方面的因缘功过加以足够的分析研究,才能对千百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藏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文学这一璀灿的艺术瑰宝做出科学的评价,也才不至由于佛教的原因而否定这个民族的文学。本文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国家财富的组成,做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藏族传统音乐作为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音乐形式和音乐特点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对藏族传统音乐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共同进步的重要举措。时代的改变增加了藏族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内容,文章从藏族传统音乐的概况出发,分析了藏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甘南藏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香浪节,首先对其起源和发展作了简单介绍,重点分析了其蕴含的藏族文化和传承意义,旨在充分了解甘南藏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更好地发挥其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透视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 ,探讨了撒拉族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