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情境语义学为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理状态提出一个情境认知框架,并依此发展了一个意义理论,自然语言语义在这个意义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从其理论源头、理论视角及其应用等角度来看,情境语义学与当代认知科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认知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情境语义学所确立的信息认知框架、相关认知词的情境语义解释与情境逻辑分析以及自然语言中隐喻表达的情境语义刻画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反映了人生的意义在于斗争的主题。基于Elena Semino的认知文体学理论,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切入点,对作品的主人公桑迪亚哥富有特色、反复使用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行认知文体分析,以揭示桑迪亚哥独特的思维风格,引导读者构建和解读桑迪亚哥的意识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桑迪亚哥的性格特征及其对人生的感悟,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杨礼赞》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正日益显示出对人类语言独特的解释力,将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文学语篇的分析所形成的认知文体学,也已经正式成为文体学领域的新成员。图形与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该理论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已在西方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在简要介绍图形—背景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用该理论对矛盾先生的名篇《白杨礼赞》进行了文体和话语分析,从而验证了用该理论对文本强大的阐释力和解读汉语文本的可行性,结论同时指出了其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随着4E认知进路的兴起,实践认知科学成为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走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实践转向中的当代认知科学"印证"了以实践为基底的毛泽东认识论,展现了毛泽东认识论对当代认知科学发展的意义.当代认知科学所面临的某些局限,如理论整合难题、工程实践困境和主体定位困惑可以借助毛泽东认识论加以克服.当代认知科学也启示着我们从变革研究方法、拓宽研究领域、细化研究内容、强化个体研究等方面深化研究毛泽东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用学研究是指运用认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语用问题。近年来,认知语用研究发展迅猛,已成为语言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目前学界时什么是“认知语用学”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在认知科学的催生下,语用研究出现认知转向:关联理论对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的认知分析;语用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极大地拓展了语用学的研究视野;实验语用学以实验为手段探索人类对语言意义的认知机制问题,为语用学研究的科学化提供了重要手段,语用研究呈现出以认知为取向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认知文体学研究:选择性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文体学可以定义为从认知角度进行语篇研究的一门学科.进行认知文体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很多,文章通过对图式理论、前景化理论和语篇世界理论三种理论框架内的认知文体学研究进行了简要述评后指出,认知文体学作为一门认知科学、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学科,对促进认知科学、语言学和文学的发展必将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和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属于广义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文章在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义学的基础上,运用Fauconn ier模式理论中的心理空间理论和空间映射论,采用认知科学的理念分析解释了隐喻转喻映射和ICM的图式映射等问题,并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其空间理论可以帮助解读许多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规”的语言事实,为许多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8.
认知表征是认知科学的核心问题.从古希腊到现代的认知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提出了认知表征的内省主义、经验主义、自然主义、行为主义、功能主义、联结主义等理论,这些理论一般是基于某些隐喻提出假设,然后建立模型而完成,体现了认知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著作既讨论了文体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文体学的界定、研究范围、文体分析的目的、分析语料、文体学的原则等,又关注话语与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跨学科性质,如文体学与语用学、话语中的互动、戏剧文本样例分析等,还涉及文体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范式——认知文体学或认知诗学,用翔实的例证论述了认知语言学里的诸多经典理论,如图式理论、图形和背景、认知语法隐喻、语篇世界理论、指称转移理论、语境框架理论等,都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各类语篇的阐释活动中,这样的阐释不仅有利于读者正确把握语篇的语言艺术、主题思想和美学价值,而且还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读者的认知推理活动和它们如何影响读者对语篇的意义阐释。作者预示语料库文体学、认知文体学、批评文体学、多模态分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该著作理论视野开阔,融知识性、前沿性、实用性于一体,有力地展示了文体学研究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开创了一个“认知”时代。把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认知语言学的诸多理论,给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契机。而文学批评也对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认知语言学家研究人类大脑的认知思维,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认知图式,而认识作家、读者的认知思维,也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挖掘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关键所在。认知语言学使得文学批评从“形式”走向“认知”,也使得文学批评的四要素达到了空前的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1.
浅析文体学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学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文体与语言风格的学问,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语言即语言对场合的适合性。而语言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如: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这些要素使用的场合、目的的不同都直接影响着文体或风格。该文通过分析文体与词汇的关系及词汇的文体色彩和功能,旨在说明文体学和词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及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认知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对两组不同的认知风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人往往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会给外语学习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对香港岭南大学英语学院荣誉教授安德鲁·格特力教授(Andrew Goatly)的访谈。他主要的研究兴趣涉及生态批评话语分析、隐喻、文体学、语言幽默等,代表著作包括《隐喻语言》(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1]、《“洗脑”:隐喻及隐含的意识形态》(Washing the Brain:Metaphor and Hidden Ideology)[2]、《文体学探索》(Explorations in Stylistics)[3]、《意义与幽默》(Meaning and Humour) [4] 等。访谈涉及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属性、词汇语法“绿色语法”、分支生态文体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认知风格与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学习中,有两个因素对学习效果起着很大的影响,即认知风格与语言学习策略。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和发展自身的认知风格,学会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并使自己的认知风格与语言学习策略相匹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文体。本文应用功能文体学的观点对书面商业广告中的突出形式进行了归类,并且对某些突出形式的语义信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密切 ,认知风格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每种类型各具特点。对认知风格差异的研究可以用于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及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文体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描述、分析语言变体 (variety)和语言风格 (style)的学科 ,它可用来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 ,因而有助于英美文学教学。本文概述文体学的基本学理及其与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关系 ,阐明如何将文体分析的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个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途径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揭示了大学英语学习者认知方式的总体倾向和不同学术背景学习者认知方式的差异,以及认知方式和学习效果的相关性,有助于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进行了解,为发展个性化的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认知风格是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是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一个人的学习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外语学习者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这一认知风格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并且场独立与场依存型学习者在学习方式方面表现出一些明显差异。在外语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特点和差异,并把这一因素纳入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文学文体学的形成为切入点,剖析了文学文体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在今天外语教学中淡化的原因。指出文学文体学从其理论特征上讲,为外语教学找到了语言与文学教学的结合点,但文学文体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边缘学科理论,要求研究者具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更广的知识面,加上教材建设滞后及文体学理论演变的影响,它在外语教学中由于文学课程的冷落而风光不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