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农村中学学生作文总体水平欠佳的现状,分析了困扰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提出应该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开拓创新,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以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
作文观察能力的训练,对我们来说觉得很遥远而生疏了。近几年来,中学生的作文叙述缺少生动具体,论述缺少新颖深刻,写作材料贫乏干瘪,让我们不得不在其观察能力的层面上寻找原因。确实是在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出现了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应该利用这个大好形势,结合新课标所开展的“语文活动课”。把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训练培养回归到重要的地位。本文正是据此状况而写成.我们认为此文既避免了以往一些文章理论性强而无实际操作推行价值的弊病.又避免了那种纯粹的低层面的“经验总结”式的不足。是一篇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得较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活作文训练是近年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中学生生活作文训练的关键,首先要求有真实的生活和思想,然后是对丰富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后就是用技巧真实地表达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生活的丰富多彩,你身边一定发生了不少十分有趣、可感可叹的事。  相似文献   

5.
一篇佳作不仅是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的真情。目前,学生作文大多内容贫乏,语言枯燥,其中有章法技巧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缺少感情投入.所写往往是老师强行规定或自己硬凑虚构,因而呆板乏味。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那么,如何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它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达到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等作文目标。一般来说,“个性化作文”应具备“自主、真实、创新、健康”这四个特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作的目标及实施建议里,都涵盖着和体现了作文“个性化”的正确要求。然而,在中学生作文实践中,往往千篇一律,个性严重缺失。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生作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农村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种种原因,面对现实,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从五个方面着手,力求在作文教学中有所创新,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敏 《新天地》2011,(12):312-312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由于缺少阅读的氛围和必要的引导,由于学业的压力导致阅读时间的不足,由于某些家长及老师的偏见,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一是阅读量远远不够,二是没有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责任重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做了明确的表达:“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对于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容易达到,而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农村初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写的现象十分普遍。真可以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难重重,问题多多。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现就农村初中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作文,特别是考试作文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大同小异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缺少个性,没有自己的生活感受。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感悟生活,最终写出个性化的好作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遵循五步训练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心灵塑造,明确"作文先做人"的道理。第二步是观察体验,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第三步是思考评判。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思考它与我们的关系。第四步记叙描绘,对所见所闻的人、事、物、景进行准确表述,并加以形象生动描绘。第五步品味感悟。就是从生活的表象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写出属于自己独有的切身感悟,那么作文的个性化特征就最终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在语文教育界是不争的事实.中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种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应付心理、孤寂心理等.导致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写作主体--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如信心不足、思维缺陷、缺乏情趣、碍于面子等.也有来自作文教学的外部原因作文期望值过高、阅读教学的负面影响、缺乏生活感悟能力的指导、缺乏宽松的写作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高考的话题作文,给中学生的写作带来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它减小了审题难度,降低了跑题的可能性。那么.在偌大的写作空间之中,如何把学生积累的生活素材、知识素材.快速组织起来,选择最能发挥学生写作能力的题材,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则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受网络语言、港台语言、“舶来”语词的冲击,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的更新,中学生作文中有许多语词失之规范,有待净化,亟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仔细甄别,通过批改作文、作文讲评而不断予以匡正。  相似文献   

14.
的:探讨农村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与幸福感量表对两所学校的927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校、年级、成绩、父母感情、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结论:农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教育环境、年级、学习成绩、父母感情、自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青岛、潍坊两市农村中学生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农村目前尚未形成使用普通话的大环境,方言依然是农村中学生的主要交际语言;推广普通话的成效在青岛和潍坊两市有显著城际差异;高威望方言城市的农村地区将是未来推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青岛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普通话在农村的教育、文化、公众交际、日常交际等中的语言功能将是农村推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7,(3):42-44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育范围不断推广,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英语的基础及使用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能够综合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英语作文能力的检测,在英语测验及考试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使用英语这样的非母语进行作文,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反思,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并积极寻找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方法,以利于作文教学迈入丰富的自由天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学生自我概念,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完善自我、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对95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征。结果:(1)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来讲是积极的;(2)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表现为:中学女生较男生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拥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3)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具有阶段性,呈现出不规则的U型趋势。(4)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促进对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尤其应重视对初二年级、农村中学生、非重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历史性的大难题。作为教师感到难教,作为中学生感到难学。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如下:农村中学生不能有效地使用策略组合进行学习,管理策略和辅助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直接策略。其策略是:农村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加强策略培训,强化学生策略意识,发挥管理策略的作用,优化学生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