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也就是这么轻轻地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地震撼。  相似文献   

2.
哭泣的冠军     
这天早上,鲍尔森又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一顿。鲍尔森低着头,心里埋怨母亲。这些日子,鲍尔森经常迟到。鲍尔森家离学校很远,可他母亲总睡懒觉,鲍尔森吃完母亲做的饭就往学校跑,可还是总迟到。鲍尔森想,要是母亲早些起床做饭,他就不会迟到,也不会挨老师的批评。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8,(5)
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普通的衣服,又封了一个50块钱的红包,骑自行车回去送给母亲。母亲连看都不看,就把红包放进了口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叫我:"坐吧。"我蹬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就去倒茶喝。  相似文献   

4.
曾读到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小女孩被选中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她十分开心,演练也更显认真,就连演出前的一天晚上也没有忘记加强复习。可就在她认真演练的时候,因为不小心,裤子的膝盖处被剐了一个不小的洞。当她伤心而又害怕地告诉母亲时,母亲并没有批评这位年幼活泼的女儿。  相似文献   

5.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6.
母亲从单位退休后,闲着无事,就在街角摆了一个小报摊。日子过得挺充实,脸上整天挂着笑容。一天早上,一个身材高大的胖男人来买了一份报纸。掏出一张100元的大钞给母亲。母亲对胖男人说“:拿零钱吧,我没那么多钱找给你!”胖男人说“:我也没零钱,要不也就不会给你大钞了!”母亲看  相似文献   

7.
蒲苇 《新天地》2011,(3):6-7
梦想"骑游天下"谢厚国1949年5月生于重庆,七八岁时便学会了骑自行车。而她真正与单车长期亲密接触,则始于母亲曾遭遇的一次车祸。1994年,谢厚国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那时谢厚国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母亲,忙得团团转。于是,她就把单车当成自己的"专车",每天骑着它来来往往。半年后,母亲基本痊愈,而她和自行车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了。  相似文献   

8.
素时锦爱     
高龄父亲与岁月做着最后的抗争,无奈器官功能衰退,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老年性便秘深深折磨着他,他又折腾着母亲.母亲见面就跟我唠叨起来,说父亲白天也不到外面溜达,一躺在摇椅上,就呼呼大睡。半夜却将灯开得通亮,哼哼唧唧地磨人,真是前世欠了他的。  相似文献   

9.
父亲爱吃宽片面,吃了一辈子母亲擀的宽片面;母亲爱听秦腔,听了一辈子父亲唱的秦腔。母亲擀的宽片面,就是人家戏谑陕西人的八大怪之一:擀的面条像裤带。可是父亲却偏爱吃这种又宽又长又结实的像裤带似的面条,这面条看起来大方豪气,利利爽爽,一条是一条,也极像父亲的性格,干干脆脆,说一不二。母亲的面条做得很独到,必须提前用盐水把面和好,和硬,揉到,过半个时辰再擀,面条又光又筋,下到锅里不会断条,滑爽得吃到嘴里妙不可言,拌上绿菜叶,黄花炒鸡蛋,再浇上蒜水,调上油红油红的辣子,看一眼也会让人垂涎欲滴,父亲吃得酣畅淋漓,吃完后一脸的满足和…  相似文献   

10.
为母亲梳头     
小时候 母亲为我杭头 像词弄一小片青苗一 仿佛它会拔节、抽穗 也杭掉了母亲的年龄一岁又一岁 祥诀茸 我在母亲覆盖白雪的森林 仿佛有布谷从头顶飞过 叫声又是那般清脆 ﹄卜r.。 一长大了 !发一根又一根为母亲梳头@王宜振~~  相似文献   

11.
亚新: 15岁的时候,我开始频繁地和母亲发生争吵,每次吵架后,我就会去一个要好的同学家里借宿。那天是个雨天,晚饭的时候母亲又唠叨起来了,我推开饭碗,抓起书包就冲进了雨中。我在同学的怀里哭哭啼啼说活着真没意思,等我安静下来才发现沙发的另一头正有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以看戏的表情看着我,我又羞又恼。同学介绍说那是她的表哥,他友好地向我点头,我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相似文献   

12.
王贞虎 《社区》2012,(10):60
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兄妹四人都还小,母亲是全职妈妈,也是家中的财务大臣。父亲在一家国营工厂上班,每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块。父亲领了薪水后,总是将工资全数交给母亲处理。这也难为母亲了,要用极有限的薪水,照顾一家大小,所以她非常节俭,把钱花在刀刃上,要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这也就考验母亲的智  相似文献   

13.
以前只知道母亲有风湿性关节炎,偶尔会疼一下。去年,我因病在家待了整整一年,当我重新回到故乡,如此亲近地跟母亲在一起时,母亲的疼痛就立刻变得清晰而又尖锐起来。半夜里,母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额头满是汗水。  相似文献   

14.
张金刚 《山西老年》2010,(10):23-23
很早就想给身在老家的母亲装部电话,可母亲总是以我刚结婚、买房不久,现在又添了孩子,需要花钱为由,一再拒绝。其实我心里清楚,自从离开母亲后,她老人家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我。每次我的电话打到邻居家,母亲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手里的活儿,在"嘟嘟"声结束前拿起电话,送上一句喘着粗气且满是欢喜的"喂".  相似文献   

15.
母亲本已经很劳累了,又从居委会领来了手工活——为服装厂锁扣眼钉扣子,不分昼夜地干了起来。一件衬衫要锁7个扣眼钉7个扣子,才能挣5分5厘钱。因为天气热,晚上母亲就把电灯拉到屋檐下,坐在窗外的石阶上一干就是半宿。蚊子追着光亮,把母亲叮得浑身是包。母亲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布条蘸上“敌敌畏”放在头顶上。这招倒真灵,蚊子全被熏跑了。可第二天母亲却中毒了,脸肿得像个发面馒头: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头顶亮光光地,用手指一摁就像要流水。我被吓得扑进母亲怀里大哭:“妈,我再也不要《丑小鸭》了!”可母亲却全然不顾,歇了两天,又继续干了起…  相似文献   

16.
回到老家,母亲早已迎在路口。拉过母亲的手,我习惯性地,又略带程式化地问了句:"我爹呢?"母亲嘴角一扬,笑意盎然:"听说你要回家,他非要去刨些红薯让你尝尝鲜。这不,早饭也没吃完,就急着下地了。"我打小就爱吃红薯。看来,父亲又是一如往年,去打捞我那点念想儿了。母亲照旧忙着做手擀面,我略显生疏地在灶前忙乱。面条做好,父亲扛着一袋红薯回院。饭罢,稍话家常,我便要回城。父亲忙着挑捡红薯,母亲忙着给我准备应时的土特产。一切准备妥当,母亲长舒一口气:"好了,走吧!"便起身送我上路。  相似文献   

17.
引蛋     
马德 《社区》2012,(8):49-49
芦花鸡总是丢蛋,母亲急着四下里寻找。大中午的时候.母亲斜着身子在牲口圈里转了一圈,又上场院的草垛边转了转,母亲踅身回来的时候,手里就握着一粒温热的蛋。母亲说,这鸡丢蛋丢野了。第二天,母亲起了个大早,抓住那只芦花鸡,放进草筐,在鸡的肚子下放了一个鸡蛋。我说,  相似文献   

18.
正文学大师鲁迅,从小到大都很孝顺。少年时,作为长子的鲁迅,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主动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杂务。母亲60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专门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最欣慰的一天。后来,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母亲爱吃火腿,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腿给母亲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认识小艾的人都说他是个性格温和的男生,待人接物比较得体,能顾及周围人的情绪。就这么一个被大家认同的人,却怎么也处理不好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两人的关系从十几年前小艾父亲去世后就开始恶化,最近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母亲因此向咨询师求助,希望咨询师劝说他听从自己的一个决定。母子两人坐在咨询室里,不可避免地又争吵起来。  相似文献   

20.
母亲蒋七香     
母亲姓蒋名七香,今年93岁,虽年迈体衰,步履维艰,但还能日食大米半斤、烧酒二两。母亲从未读过书,但她喜欢编唱儿歌。记得孩提时,母亲总教我唱"月光公公,挑担鸡笼,跌倒桥下,捡只蛤蟆"。稍长点,母亲又教我哼山歌,什么"斫柴要斫芦杞草,见了日头就会燥;蒸酒也要下酒饼,豆腐也要下石膏"。母亲就这样用歌声激发我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后来我上私塾了,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母亲那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