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钻井废水的污染特征和目前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酸化中和—混凝—活性炭吸附”三步处理的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化中和阶段,可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去除80%以上,CODCr去除50%;混凝后CODCr去除率达到75%;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进行深度处理,可使CODCr值下降为200 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对化学法(高级氧化法、化学混凝法)、物理法(活性炭吸附法、膜分离法、磁分离技术)、生物法(菌类降解法、厌氧好氧法、生物吸附法)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并对我国现阶段染料废水的新型方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用以硫酸亚铁为凝聚剂、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煤渣吸附的凝聚吸附法对烟台丝绸印染厂的废水进行了处理.对这一方法的脱色原理及最佳脱色条件进行了探讨.此法处理废水,脱色率达到99%,并且处理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担载型的金属(Cu、Fe)/硅藻土吸附剂,以对苯二甲酸(TA)染料为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吸附 处理废水研究.研究过程包括TA吸附和TA分解(吸附剂再生)两步.结果表明纯硅藻土对TA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吸附效果不好,也不能够循环利用.与纯硅藻土相比,金属/硅藻土对 TA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金属/硅藻土较佳担载量是5%(重量百分比),初步结果表明金属/硅藻土随再生次数的增加,吸附容量变化逐渐降低,再生温度从200℃提高到280℃后,5%Fe/硅藻土的吸附量可以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废活性炭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在加热条件下,用水蒸气及空气活化等方法,使某厂用后排弃的废活性炭再生,并优选了活化条件.试验表明500 ℃水蒸气、活化30min ,所得再生活性炭,产率较高,吸附、脱色活性较强,与该厂同批的新活性炭相当.  相似文献   

6.
山梨酸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梨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废水可生化性差,但是,在经过一定处理后的废水则具有可生性.用生物氧化法对高浓度山梨酸工业废水进行了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91.3%,废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针对陕北地区能源资源富集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了工业废水处理的必要性,并按照废水处理程度和作用原理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类,进而介绍了常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提出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准确地预测废水排放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也关系到城市的污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厂的合理规划。文章基于天津市1990—200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历史数据,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法,对天津市2010—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的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由于加强了"减排"工作的力度和对废水的治理,"十二五"期间的工业废水排放量整体趋向于平稳,相比"十一五"期间还有小幅降低。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日益恶化的饮用水水源水质,论述了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臭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超声波技术和电凝聚法等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碱金属氢氧化物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原材料与活化剂的配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确立了调控活性炭性能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活性炭的形貌特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稻壳活性炭中微晶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活化剂/炭为4,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为1 h.所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 240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 mL.g-1.  相似文献   

11.
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化学吸附性质和活性炭作为一种分子筛和载体的性能,研制了活性炭氢(AC-H),活性炭碘三离子(AC-I),活性炭-EDTA(AC-EDTA)等材料,并按照一定顺序组装成滤芯,对流经当地的涟水河与孙水河的水直接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滤芯能高效地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阴离子洗涤剂等等有害有毒物质,杀灭水中细菌,获得安全、优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法,进行工业废水(综合废水、铬水)污染的遗传毒理研究。结果发现工厂排放的综合废水,铬水对蚕豆根尖细胞有明显的微核效应,微核细胞率同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0.01)。这表明工业废水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采用膜技术对废水回收利用的项目很少,只有个别厂采用该技术对少量的废水进行处理与回用.这使得一方面大量的工业废水外排,造成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又需大量的地下水资源作为补充用水,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钢铁工业废水回收与利用的方法,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我国各钢铁企业中,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成功的案例将会在国内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常压下用催化氧化法对丙烯腈生产工艺的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分别采用共沉淀法与浸渍法制备了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催化剂。实验证实:单金属元素Cu、M n和Ce对催化氧化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可使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达到20.0%和39.6%。多组分金属催化剂Cu+M n+Ce+Sr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6.5%和49.2%。经过焙烧获得的浸渍在以活性炭为载体的金属催化剂,其对废水COD及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40.9%和42.2%。由此认为所研究的催化剂可以催化降解丙烯腈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探讨了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氯苯气体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过程。对不同温度下氯苯在活性炭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测定,并用过热蒸气对活性炭吸附的氯苯进行了脱附回收。采用线性平衡吸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活性炭吸附氯苯的总传质系数和吸附带长度。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升高时,总传质系数减小,吸附带长度增大。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穿透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依据过滤原理和吸附理论,利用多层网过滤方程和活性炭吸附扩散方程,分析影响微塑料去除率的主要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将数值模拟技术与正交试验法相结合,模拟微孔过滤与活性炭吸附微塑料的去除率,确定微孔铜网过滤与活性炭吸附微塑料的复合工艺路线,计算获得优化的去除工艺参数组合,分别为水流速度为1 m/s、微孔径为30μm、活性炭孔隙率为0.6。再进一步实验测试、分析、验证微塑料的去除效果,获得巢湖、南艳湖和校园风景湖水体中微塑料颗粒去除率分别为92%、94%、90%。结果表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去除复合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食品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以考察其对整个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兼氧/好氧与膜生物反应器组合(A/O MBR)对食品废水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6%,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1%,对浊度的去除率基本达到100%.试验证明,投加粉末活性炭的A/O MBR,在去除NH3-N和COD方面均优于没有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情况,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市杨树浦废水站工业废水的混凝沉淀实验研究,确定了废水混凝沉淀最适宜的混凝剂种类、最佳的混凝反应条件及最优的药剂投加量,这不仅能节省药剂、降低工程运行费用,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测定苯酚在大孔吸附树脂NKA-Ⅱ上吸附等温线的基础上,对采用Fenton试剂再生吸附苯酚的NKA-Ⅱ树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再生温度、pH值和微波辐射对树脂再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相平衡关系符合Freundlich方程;升高温度不仅可以加快Fenton试剂再生吸附树脂的速率,而且可以提高最终的再生率;较低的pH值有利于吸附树脂的再生;微波辐射能够大幅度提高吸附树脂的再生速率.  相似文献   

20.
零价铁体系对2,4—二氯苯酚的催化还原脱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零价铁催化还原体系对2,4二氯苯酚(2,4-DCP)模拟废水进行了脱氯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零价铁表面附载的Cu或活性炭对还原脱氯反应有催化作用,Cu比活性炭的催化效果更好;Cu/Fe脱氯最佳质量比为l×l0-3-5×10-4;PH值对脱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最佳PH值为4-5;2,4-DCP废水经脱氯处理后,可生化性明显提高,较易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