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引用应遵循八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是学术论著撰写的题中要义,为此,写作者应遵循八项引用原则.从被引文献的属性看,应遵循公开性原则和原始性原则;从被引文献和引用文献的关系看,应遵循必要性原则;从引用者对被引文献的意思表达看,应遵循准确性原则;从被引文献的量度看,应遵循适当性原则;从被引文献的质量看,应遵循新颖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从被引文献的著录看,应遵循标准化原则.  相似文献   

2.
庞晓光 《学术界》2012,(9):122-124
阅读刘尧的《学者、学术与学术生命》一文,你会发现在文章的多处地方,作者的引用行为似乎有违其所说的“真”以及创新的学术生命本质,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羊质虎皮,虽巧肖仍伪”之感.通过例证,我们看到,作者从规范引用,到含糊标注,到隐去标注,程度逐渐升级,性质也似乎发生了改变.笔者以为,出现这种现象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导致的学术失范,另一方面大概是主观层面上的明知故犯.  相似文献   

3.
清朝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道德观。清朝中前期的主流学派乾嘉学派,比较注重学术的原创性与学术发明权,将引用别人学术成果不加说明乃至剽窃等行为,视为不道德。而乾嘉学派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是强化这个学术道德观念的外在机制。清中叶之后学术道德则有所转变,以章学诚为代表的注重义理的学者,则视学术为公器,学术的目的在于"明道",只要是为了"明道",而非为了私利,即使引用他人著述而不注明,也是正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鞠秀芳 《东岳论丛》2008,29(3):42-46
本文以2004—2006年外国文学10种刊物的载文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篇均引用文献数、基金论文比例、论文地区分布数及有机构论文比例四个角度定量分析了外国文学期刊的学术含量,同时反映了这些期刊的学术规范程度,以期为外国文学期刊学术含量的提高和学术规范的增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程熙 《云梦学刊》2013,(4):49-50
青年学者在当今学术生态中面临着三种评价体系。第一种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际的学术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特征是本土的学术规范和国际接轨,以发表英文的SSCI为标准,论文的好坏根据引用率来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流趋势。因为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崛起,中  相似文献   

6.
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的引用文献可以反映其研究源流,引用文献的多寡体现了其研究深度,被引用文献的语种和类型可以了解作者的阅读取向和学术资源。如果从学科角度观察,则可以发现各学科在学术规范、研究深度、学术资源等方面的差距。本文正是借助CSSCI来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在这些方面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建议。文章还借助CSSCI的统计数据,对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学风问题、一稿多发问题、期刊自引与互引问题进行了揭示。  相似文献   

7.
时空视阈的学术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影响力的高低除表现为数理统计学意义的被引用率的多寡外,还体现在互文的模糊性、学术的超文性和思想的记忆与积淀方面。若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标准,还应当关注学术时空影响力的研究,在更广阔的时空范畴内给予学术成果以深度审视,对学术成果的穿透力、辐射力、传播形态以及效应影响进行历史的分析。学术影响力是一项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虚与实相间、操作性与学理性兼具的工程。  相似文献   

8.
论科技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应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有所作为,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对于编辑而言,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德"与"能","德"是编辑人员防范和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动力和主观条件,"能"是编辑人员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客观条件和必要条件;二是对于编辑部而言,应健全编辑部内部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审稿制度,建立针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机制;三是科学运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9.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的任务和使命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其岗位随着学术发展而产生,又依靠学术出版物的出版质量、出版规模以及学术单位的需要生存发展.学术编辑的职业化岗位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编辑是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要想在学术发展中发挥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使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成为学术发展中的生态链,需要不断改造和完善学术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报告专门提及"发扬学术民主"的问题。对学术民主的讨论可从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学术管理三个方面展开。学术研究应以学术创造为生命与宗旨,思想自由则是创造性的动力之源;学术评价应确立质量优先的标准,以代表作制度代替倚多取胜的量化方法;学术管理的重点应由事前审批转向事后资助、奖励,其基本职责在于消除学术活动中的权力腐败。思想自由、评价科学、管理公正的实现,都须遵循学术民主的路径,包括实行官学适度分开,避免学术权力集中,采用民主化、公开化的同行评价模式,设立投诉和处理机制,等等。由此,学术界的浮躁化、平庸化趋势有望得以扭转。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术一词的考证分析,提出学者应该有从事纯正学术的道德自律,而不应该以学术为谋取私利的手段,不应该做违背学术规范的“喻利之小人”。“正其学于先”,即学者先要端正从事学术的方向和目的;“慎其术于后”,即学者的治学之方应遵守具体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学术失范问题比较突出,要有效抑制学术失范除了进行道德教育外,还应相应地建立学术监督及惩戒机制,并遵循公开、公正的监督及惩戒程序;建立和完善由高校及科研单位、专业学术协会、官方组织、媒体等组成的实施学术监督及惩戒的组织。用外在监督和惩戒机制作保障,使制度更好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潜夫论》对经书内容引用很多.在引用方式上主要有明引和暗引两种,也存在只引经书名称或具体篇章名称而不引文句内容的情况.《潜夫论》对不同经书内容的关注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兼顾今古文经,体现了东汉中后期今古文经融合的发展趋势.《潜夫论》对经书的引用是汉代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同王符的“明道、征圣、宗经”的儒家学术观有着直接关系,是王符对儒家经典的一种理解和诠释.对《潜夫论》引经书内容的分析既突出了王符的学术特点,也再次表明了经今古文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术一词的考证分析,提出学者应该有从事纯正学术的道德自律,而不应该以学术为谋取私利的手段,不应该做违背学术规范的"喻利之小人"."正其学于先",即学者先要端正从事学术的方向和目的;"慎其术于后",即学者的治学之方应遵守具体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失范到学术规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当前学术失范的主要原因学术失范的原因,各种各样,我认为以下三点值得特别指出。一是学术规范方面的养成教育不够。我们大学里缺乏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有学者指出 ,相当 多的本科 生、研究生,分不清适当借鉴、征引与抄袭剽窃的区别。问老 师,老 师也不清 楚,因为老师也没有受过这种训练。同时,也缺乏一个学术界公认的标准。在美国,每个大学的学生手册上,对作业或论文 的抄袭及 其处罚都 有明确规 定。就我所知,各学科还有专门手册,如美国法学院的法学手册,教给学生如何检索文献、如何引用他人论点。二是我们的学术传统中缺乏引文意识。…  相似文献   

16.
黄安年 《云梦学刊》2011,32(3):20-28
回顾学术批评网难忘的十年,可以看出杨玉圣创办的学术批评网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网站中一面值得敬佩和学习的旗帜。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贵在坚持,鍥而不舍。近年来学术抄袭事件频发,应尽快制订规范认定细则。完善各级独立学术道德评估机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学术规范进程,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质量,应当不断地提高学术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学术批评,从而更好地体现学术期刊参与和推动学术创新的作用。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学术编辑新形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高校内学风浮躁与不良学术道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而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大多发生在论文发表环节,主要表现为:拼接发表;转换发表;虚假标注;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在实践中发现这些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如缺少完备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评职制度异化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报学术道德建设的路径是: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报编辑"把关人"的作用,增强抵制和防范学术道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报编辑的学术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建设,充分借助网络科技手段,不断增强鉴别能力。高校学报应凭借甄别学术不端的先天条件和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严肃学术道德的重任,从源头遏制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通过高校学报编辑的努力,增强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意识,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对于提高学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互促共进,不断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术评价的学术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术成果的产生不是为了评价,而是要解决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表达学思理念,显示学术个性和智慧。对学术评价的过度关心必然导致学术的社会定位出现严重位移。在当代中国应维护和提倡学术意义上进行的学术评价,以避免学术的失范和研究的泛滥。学术评价要坚持学术性,需要重视学术评价的规范性建设,不宜将学术评价的倡导与主动权拱手交给行政领导和书刊出版部门,单纯的量化评价受到质疑。必须在学术的框架内寻求解决途径,要从学术含量和难度上体现出对学术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姜晓辉 《云梦学刊》2006,27(4):27-28
传媒通常是指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其他新生媒介。学术传媒,或称之为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的载体,目前还是以传统的学术书籍、学术报刊为主要载体,对学术发展起着主流媒介作用。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作者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参考或引用他人学术成果的数量,有近40%来自学术期刊,近60%来自学术著作,可以说书籍与期刊还是研究者可靠的主要资料与信息来源。科技论文的引文数量比例大体与之相反,有近60%的参考文献来自期刊论文,这与科技成果较多利用发表速度较快的有创新特点的期刊论文有关,也与目前的人文社会科学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