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感实质上是一种隐喻,即通感隐喻,通感隐喻反映了各种感官特征的映射过程,这种过程遵循了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这一普遍的认知规律;感官域特征的相似性是基于心理联想的,并且受到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从认知的视角看,通感又是一种隐喻,同样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基于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和阐释了英汉通感现象的相似性,并通过解读跨感官迁移规律揭示通感隐喻的跨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从认知的视角看,通感又是一种隐喻,同样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基于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和阐释了英汉通感现象的相似性,并通过解读跨感官迁移规律揭示通感隐喻的跨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对通感的认知基础、原则和机制的分析基础之上,本文试用概念整合的理论分析五大感官之间的隐喻映射过程,指出:通感隐喻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概念整合的过程;通感隐喻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心理机制,是生理、心理和神经的体验;各感官之间的隐喻映射是有一定规律的,符合认知经济性原则;通感隐喻遍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由通感生成的意象包孕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认知规律,同时对通感意象的研究也开拓了美学领域与诗学领域的新境.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一般产生于由低级感官域的意象到高级感官域的意象的映射,亦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意象特征到可及性较弱的意象特征的映射;在美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作为一种新颖的隐喻意象丰富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而在文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则具有诗学的功能,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通过对通感意象语言类型的解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知通感意象的多面特性.  相似文献   

6.
对通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通感不仅是人类共有的生理现象,而且还是一种心理现象。从通感隐喻的本质、构成条件和内在规律三个方面揭示通感隐喻的认知理据,并以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隐喻为例,根据不同的感官来源域大致将通感隐喻分为触觉通感、视觉通感、听觉通感、味觉通感和嗅觉通感。  相似文献   

7.
异曲同工:汉英通感的形成机制与认知阐释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生理机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语言现参。从认知角度看,通感是一种隐喻。本文探讨了通感的形成机制,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阐释汉英通感现象,揭示跨感官映射规律的共性,同时分析了汉英通感现象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触觉感官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触觉作为人类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感官,为触觉感官的特征映射到其它感官的隐喻性通感表达提供了基础。以文学作品中触觉通感的使用为例,论述了"一对多"的触觉通感的表现形式,即触味相通、触嗅相通、触听相通和触视相通。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触觉通感隐喻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两个认知建构条件:一是人类五大感官域之间的认知相似性;二是认知突显性。  相似文献   

9.
从映射论出发,以汉语词汇"青春"为例,讨论其隐喻认知系统.将"青春"的源域分为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其中身体经验可以从五种感官以及人体的各个部分来感知,社会经验始源域可分为自然界、日常生产生活和文化三个源域.本文结论是,人们在理解抽象概念的时候往往借助具体的事物,通过映射对抽象概念进行理解,隐喻实质上就是人类认知经验的映射过程,它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成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隐喻的映射分为概念映射和形象映射 ,概念映射表现为隐性、显性和显隐拓展性三种特征。由于社会、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英汉语中的隐喻映射既存在着共性 ,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概念合成理论、主体间性为基础讨论了隐喻的可及性。研究表明:隐喻的延展及建构背景影响着隐喻的可及性;在通感中,隐喻意义既可以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低的概念。也可以从可及性较低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强的概念;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视角、知识结构背景不同,隐喻的可及性亦不同;这说明了认知主体对意义建构和解读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象征主义认为客观世界不是无生命的对象。它特别关注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融合。通感隐喻被象征派诗人发挥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为其语言风格的标志。象征主义对通感隐喻为何如此青睐?本文运用文学批评和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分析象征派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机制、哲学基础及审美特征,阐释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通感隐喻的基本内涵,再重点讨论转喻对通感隐喻的的阐释力,以恒定原则揭示通感隐喻的内在动因,指出转喻是通感隐喻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从而为转喻与隐喻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意义构建的理论。它强调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表达中的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人们通常把比较熟悉和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和比较抽象的概念域上,这种从源域向目标域"跨域映射"的过程是人们概念形成的重要认知工具。中国古典散文中的意象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渊源,其表达方式充满文化图式,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意象概念传译到译文中去是中国古典散文翻译的难点。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下,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译例比较分析和探讨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是构成中国古典散文意境美不可或缺的要素。汉英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和民族审美心理及文化传统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导致的意象的隐喻翻译是古典散文之意境重构的难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实质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用具体的、已知的、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未知的和不熟悉的事物。隐喻的翻译本质上是一种喻体“跨域映射”的过程。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译例分析,探讨中国古典散文中意象隐喻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修辞学、哲学和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均未对隐喻的内涵范围、表现形式、以及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展开科学系统的界定和研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认识语言学将语言的隐喻表达看作人类共有的概念隐喻体系的外在表征。认知视域的概念隐喻理论引导人们将隐喻理解为人类将身体经验所获取的认知向未知抽象领域的映射。人类通过隐喻映射来认知未知的、为身体经验所不能感触的抽象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络新词,有很大一部分具备隐喻属性,这些网络词汇都是他们的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结合网络词语,探讨研究了其中的通感隐喻和经济性原则,从语义邻接和语音邻接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词语的转喻现象。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交流时的认知思维。因此,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属性表现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