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步普及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河北省农村的这一变革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经历了从不联产责任制到联产责任制、从联产到组到联产到劳或到户、从间接联产(包产)到直接联产(包干)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通过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解决干部怕右和群众怕变等问题后,包干到户的联产承包制(当时叫“几统一的大包干”)迅速发展起来。1981年秋,实行这种责任制的生产队占全省总队数的一半以上;经过  相似文献   

2.
蔬菜在城市人民生活中是一种仅次于粮食的必需品,是副食品之首。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大中城市都有一批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社队,菜农的口粮由国家供应,菜农生产的蔬菜由国家商业部门统一收购,供应城市。这种办法,有效地保证了城市人民吃莱的问题,必须坚持下去。但是,蔬菜生产同其他农业生产一样,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大帮活、大概工、大锅饭”的问题,影响着菜农生产积极性的发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行生产责任制。当前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大体上有包产到户、大包干到户、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等。凡是认真推行了的,成效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清除“左”的影响,放宽农村经济政策,为广大农民开拓了治穷致富的阳关大道。滁县地区从1979年起,普遍推行联产责任制,由开始的包产到组大包干到组,逐步发展为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村实行大包干到户的农户已占全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理论上认清大包干到户的性质、地位、适应性和局限性,以及它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制产生什么影响,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一、大包干到户的适应性及其效果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各地农村落实党的各项经济政策,普遍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使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生产管理和计酬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从去年春季开始,甘肃农村除包产到户、定  相似文献   

5.
<正>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责任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大体可分三段:先是解放思想、生产责任制的发动、试行阶段,进而是责任制形式百花齐放、大发展阶段,现在已进入总结、完善、稳定阶段。目前,山东农业生产责任制采取的形式,各地市的情况大体可分三类:一类是烟台地区,以专业承包、定额计酬为主体;一类是菏泽、临沂、聊城、德州、惠民五个地区,以“双包”为主体;一类是其他地市,各种责任制形式都占一定比例,但联产到劳、包干到户占的比重较大。从变化趋势上看,是由不联产向联产发展,由联产到组向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发展,又由联产到劳、到户向包干到户上发展。专业承包则相对稳定。三年来,在责任制形式的选择上,既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比较、选择的过程。正确认识决定责任制形式的客观依据,是贯彻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的前提。其客观依据,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包括集体的经济实力大小,是否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是否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等;二是各种经营项目的特点;三是干部的管理水平及干群关系的状况。这三个方面中互相制约,在一个单位形成一种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过程。认为从不联产计酬到联产计酬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合乎规律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措施,特别是因地制宜实行各种联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出现了喜人的形势。实事求是地分析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总结、完善、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些正是处在农业第一线的各级领导同志和理论研究工作者所探索、实验和关心的问题。此稿是王树衡等同志最近到宜春地区部分县、市农村调查后写成的调查报告。作者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宜春地区“四专一联”、“双包”到户、“联产到劳”等生产责任制形式作了分析和估计;探讨了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途径和发展趋势。 加强党的领导是健全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辩证地论述指导思想上的五个问题,即加强领导和相信群众、扬长和避短、发挥群众积极性与调动干部积极性、运用经济手段和做好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8.
伊盟达拉特旗北靠黄河,南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全旗总面积八千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总人口二十六万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达拉特旗开始逐步建立生产责任制。到一九八○年底,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已遍及全旗一千四百三十六个生产队。其中: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总队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三;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占百分之十六点七;定额管理、小段包工的占百分之五;口粮田包到户,其余土地集体经营的占百分之四。  相似文献   

9.
从1981年秋天以来,上海郊区有一部份生产队在种植业中试行了大包干责任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2年11月底,十个县共发展到1,200个生产队,其中奉贤县最多,有700个。他们有的叫“联产  相似文献   

10.
大包干这种典型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对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已为人们所承认。但是,对于大包干的分配问题则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就此作一些理论上探讨。一大包干家庭联产责任制是把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开拓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合作经济新道路,而且对合作经济中如何贯彻按劳分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七里河区有二十三万城市人口,每年需要蔬菜七千多万斤;全区有三万四千多菜农,蔬菜种植面积一万二千多亩,每年可产菜一亿多斤。解放初期,城市蔬菜供应全靠农民自产自销或小商小贩经销。合作化后,实行集体计划种植和国家统购包销,生产者和经营者均吃“大锅饭”,国家不得不采取加大财政补贴的办法来缓解产需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先后推行了联产到组、联产到劳、承包到户三种蔬菜生产责任制,打破了生产上的“大锅饭”,同时,开放了农贸市场,菜农也有了经营自主权。这样极大地调动了菜农的劳动积极性,细莱增加,质量提高,上市时间提前。但是,由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业的商品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对新型农业家庭经济的形成、发展及趋势的研究是农村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里,对有关新型农业家庭经济的理论问题作一个粗略的介绍。一、关于新型农业家庭经济这个概念新型农业家庭经济作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与农业生产责任制密切相关的。它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结果。农业生产责任制大体可以分为联产与不联产两大类。联产承包制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我国大量采取的是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形式。包干到户(即“大包干”)就是这种形式的典型。这种新型家庭经济(即所谓“承  相似文献   

13.
家庭联产责任制是牧民的最佳选择从1979年开始,新疆的主要牧区先后推行过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最先是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实行五定一奖(简称定包奖)责任制,后又出现了以“母畜保本,仔畜分成”为主要内容的“铁畜制”。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不少地方仿照农业上大包干的办法,实行了畜牧业大包干责任制。但是,这些形式都没有解决牲畜所有权转移的问题,也没有完全冲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在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中,在农村逐步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是“大包干”责任制。现全县三干七百一十个生产队,实行这种责任制的有三千○九十八个队,占百分之八十三点五。“大包干”办法的具体内容是:坚持队为基础,实行分组作业,土地、耕牛、农具所有权归队,固定到组管理使用;农业机械,集体茶、林场和队办工副业以及当家塘坝水利设施,由队统一经营和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我们到宜春县、市十个公社调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宜春县实行联产到劳和部分联产到劳责任制的有2428个生产队,占总队数55.7%。我们重点调查了三阳公社泉桥生产队、蔺坊大队、新田公社新陂生产队、柏木公社下洋生产队、温汤公社上榨生产队等五个队的联产到劳责任制。这五个队中,有实行联产到劳两年多的新陂队,也有去年实行联产到劳的蔺坊大队等队,在农业生产上,有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蔺坊大队,新陂队,也有生产力水平较低,原来吃粮靠返销的上榨队;有以  相似文献   

16.
论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作者姓名1。蔬菜地区实行联产到劳效果十分显 著2。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探讨苏州市农业局吴夕白华东水利学院马列教 研室张伯荃3。从经济发展史看农业包干到户责任 制产品分配的性质4.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的发展与农村建设方向初探5.关于农村专业户的探讨6.开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叶应大队多种经营问题浅析7.谈谈大包干责任制的集体提留问题8。浅谈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的计划 经济9.我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现状和今 后展望10.苏州地区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有关 问题探讨11。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碰到 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村绝大部分生产队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中主要的有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它们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性。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责任承包和联产计酬,因此能够克服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纠正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目前,以大包干为典型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建立和发展起来了。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所显示的蓬勃生机已为举世瞩目。大包干涉及到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产品占有形式的变革。人们对这一变革议论纷纭,看法并不一致。木文试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大包干的占有形式作些理论探索,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农村实行的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有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实行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既有利于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所以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符合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实行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主要是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指导,在经济工作中,我们常常不顾客观实际,不管  相似文献   

20.
论农业生产责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经过实践的选择,生产责任制正在趋向多样化的定型化。一般来说,在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中间状态的社队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后进社队和边远山区实行包产、包干到户。现在,农村政策中这个重大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农业生产必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并不是说生产责任制一切都已就绪,还有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