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钱军 《社区》2013,(6):44-44
说起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熟悉的朋友就会想起那位“马修老师”用音乐打开那群可爱而调皮的孩子封闭心灵的场景。在上海浦东塘桥街道南城居民区里也有个“放牛班的春天”,其中的主人公就是张老师和她那群“老顽童学生”。  相似文献   

2.
马士钧 《新少年》2013,(4):30-31
春天到了,斑马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拍摄春天景色的短片,大家被那美丽的画面陶醉了。老师说:"春姑娘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要追赶春姑娘的脚步,说一说春天的景色到底是什么样子。""春天里,美丽的花朵开放了。""枯黄的小草泛绿了,仿佛给大地披上了绿衣。""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嫩芽。"……同学们接二连三说出了许多种春天的美丽景象。可是,斑马  相似文献   

3.
教育中的人性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艺术地诠释了什么是人性化教育,以及如何实施人性化教育。通过对影片教育意蕴的解析,概括了其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施予学生宽容等人性化教育的表征,阐述了惩罚教育、对话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在人性化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教育最大的学问就是研究人,对这话我深信不已。对于自己的认识正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研究过程。文质老师要我把近几年教改探索的心路历程做个回忆,我欣然动笔。想起一篇散文发表在名为《透过春天的阳光》的书里,觉得"透过春天的阳光"其意显豁。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拿来主义",于是我怦然心动,信手转用。夏天的阳光带来成熟,然而也烤枯了心情;秋天的阳光洁净了天空,然而也隐藏着萧瑟;冬天的阳光送来了温暖,然而也略嫌憔悴。唯独春天的阳光是那样温  相似文献   

5.
一、“忆春天”引起共鸣 (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学生齐唱。) 师:这是一首唱什么季节的歌曲?(板书:春天)老师相信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色也同样给你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自己记忆中的春天。(板书:总印象)  相似文献   

6.
杨老师: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如果你是个粗心的小朋友,就找不到她。现在让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找到春天。  相似文献   

7.
如何写人     
素材集装箱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请你看一看下面几位老师的形象: 1.怪怪的老师语文老师可真怪--这是我对他的评价。老师上作文课很怪--指导我们到校园里找春天,这样大家学会了观察;老师上语文课很怪--语文课进行画画比赛,不教课文我们也自己学会了。你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怪不怪?  相似文献   

8.
笋瓜自传     
基尔·帕里斯,法国出版工作者。1991年,他的小说处女作《爸爸和妈妈都死了》出版后,反响颇佳。此后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十几年来,基尔·帕里斯一直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努力从青少年的视角来观察和诠释这个世界。《笋瓜自传》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在小主人公“笋瓜”伊卡尔的生活中,有令人捧腹的童趣天真,有令人沉默的成人世界,更有令人动容的浓浓温情……评论界对《笋瓜自传》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它为“继《放牛班的春天》后又一个感动法国和世界的温情故事”,得到法国《世界报》《、费加罗报》等30余家各路媒体共同力荐…  相似文献   

9.
《北京纪事》2015,(5):48-50
记者:从2011年开始,这已经是第5年举办"魅力春天"活动了."魅力春天"已经成为北京京剧院的一大品牌,许多青年演员通过这个平台成长起来.请您谈谈创立"魅力春天"活动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户外找春     
受三年级语文老师带学生到户外找春天的启发,今天我决定也带孩子们到户外,感受一下春的气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14,(6)
正这是一所古老而现代的学校——丰城第一中学。明代建筑孔子庙屹立在校园东边。校园内长着茂盛的樟树和青翠的竹子。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春天百花开,夏日荷满塘,秋季有柑橘,寒冬蜡梅香。若在秋日,走进学校大门,远远飘来一阵阵桂花香。道路左侧是花园,右侧是葡萄园。葡萄园也是鄢老师的英语角。他和他的"粉丝"常在这里进行英语对话。他还教学生学习美国现代作家的短篇小说《橡树上的黄丝带》——一遍又一遍朗读,直至大家能背诵为止。鄢老师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毕业后,鄢老师在丰城一中工作了30多年,退休后又接着开展义务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中国梦",让大家的心灵共鸣。职业教育的师生和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梦——希望有一天,职业教育不再是学生不情不愿的选择,而是受到全社会认可的一种教育途径。但是,这个梦依然还是个梦。我们发现,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依然较低,一些学生因为自己就读中职校而自卑,部分职教老师甚至缺少应有的信心来激发育人激情……这些现象一天没有改变,我们离职业教育的春天依然还很远。笔者曾采访过多届上海市"星  相似文献   

13.
1956年郎咸平出生于台湾,然后尿床到12岁。初中学习成绩不好,临近毕业被分到了放牛班,好不容易考上了一所高中,为了和小流氓打架,还练就了一身功夫,被人叫做“西门町之虎”。中学毕业后,郎咸平考入了台中的东海大学读经济。  相似文献   

14.
wendy 《北京纪事》2010,(2):24-27
南瓜马车,18岁驶来吕雯说,如果不是在18岁那年遇到了秦天老师,她不知道自己现在会在做什么。2004年春天,吕雯快要从浙江省艺术学校毕业了,妈妈带着18岁的她来到北京报考军艺。前三轮面试都很顺利,一位好心的老师悄悄告诉她们,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老师是很普通、很平凡的。我过去一直这么认为。尽管老师很辛苦,可我想,这是她的工作嘛,辛苦也是理所应当的。今年春天,当“非典”袭来时,我们心头都笼上了阴影,看大人们那紧张样,就知道这种流行病该有多可怕了。可是,到了学校,见了老师,我们的紧张恐惧感就一扫而光了。  相似文献   

16.
闻华 《老友》2008,(4):62-62
春天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春天应保养体内的阳气,使之充足并不断旺盛起来,以应春阳生发之气。中医认为,春应于肝,春天肝功能旺盛,负担较重。此时应注意养肝护肝。老人由于机体功能下降,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减  相似文献   

17.
春天的脚步     
蔡常维 《源流》2015,(4):63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这首《登科后》的诗的格调不能算高,但金榜题名后的欣喜与得意跃然纸上。这里,一个"疾"字,不仅勾画出作者那种踌躇满志、心花怒放的心态和神采,也描绘出春天的动感和脚步。有旅行家测试过春天步行的速度,它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由南向北挺进的。虽然未必准确,但"春天的脚步"看来并不是空话,它有方向、有速度且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道题目:“雪化了是什么”.有学生答“雪化了是春天”,老师判错,因为正确答案是“雪化了是水”。南京大学中文系王彬彬教授曾几次撰文分析:人们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老师的判卷是怎样的荒谬.这样的语文教育是怎样地扼杀学生的文学天赋。应该说,对这道题,老师认定的“正确答案”与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对问题的两种方式的回答。老师是以逻辑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虽然这个答案“质本无文”,但却是天衣无缝的: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别的东西。学生是以文学的方式感受这个问题.虽然这个回答“诗意盎然”,但却是不合逻辑的,因为“雪化”与“春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抓一把雪到温暖的屋里。  相似文献   

19.
《老友》2003,(2)
"又是一年芳草绿","一年之计在于春"。谁都指望春天事事有个更好的开端。但我以为不能忽视的仍然是读书——需趁着春天的大好时光,快快攀登上书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接通书这"知识的源泉",按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那样:"学习学习再学习!"记得小时曾受一句打油诗"春  相似文献   

20.
鸟是大自然的宠儿,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鸟儿放声歌唱,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国古今很多诗人妙笔讴歌这大自然的使者,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咏鸟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