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1958年的合作计划今年5月至7月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派我去苏联参加了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组织的中亚调查队。我们在中亚往返坐飞机走了2万公里,坐汽车走了6,500公里,乌兹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哈萨克、土库曼五个加盟共和国和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共和国都有了我们的足迹。这样奔走使我看见听  相似文献   

2.
应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东干学研究所邀请,西北民族研究所所长郝苏民教授,于1991年 5月底前往苏联对该所进行了访问讲学.访问期间,郝教授与该所研究人员做了学术交流;访问、考察了吉尔吉斯国立大学的东干语教学;并用一周时间深入吉尔吉斯与哈萨克共和国农村对东干族语言及民俗做了田野考察;与该研究所达成了《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科  相似文献   

3.
这篇访问记是继《刘克甫谈汉民族研究与民族理论问题》(见《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之后的又一篇民族理论专题采访。刘克甫,苏联著名汉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博士、教授,现任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亚洲大洋洲研究室主任,苏联东方学研究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系1930年在原亚洲博物馆、东方学家委员会、佛教文化研究所和土耳其学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设于列宁格勒。1950年迁莫斯科,列宁格勒设分所。同年,苏联科学院太平洋研究所并入该所。1960—1970年,更名为亚洲民族研究所。1970年起,恢复东方学研究所原名,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推行苏联霸权主义,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1987年3月18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民族问题学会和《苏联历史》杂志编辑部联合举行了题为“苏联的民族过程:总结·趋势·问题”的圆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苏联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以及国立莫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等共和国的学者。会上发言者共25人。  相似文献   

6.
应西北民族研究所与省民委邀请,苏联著名东干族学者,现苏联古尔吉斯科学院东干族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干苏三洛·穆哈莫德·牙斯孜教授及夫人于11月15日至18日来我所进行了为时4天的学术访问。 苏三洛先生系甘肃省平凉回民后裔,是苏联东干族著名学者之一,他长期从事本民族研究,几十年来,颇有建树。苏先生对家乡和家乡人民一直怀有较深感情,从50年代以来,曾多次来兰及家乡  相似文献   

7.
“当代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迫切问题”科学实践会议,1980年4月于莫斯科举行。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民族问题科学委员会与苏共莫斯科市委莫斯科市讲座委员会、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所,为庆祝列宁诞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八年,苏联科学出版社(莫斯科)出版了A.C.马尔迪诺夫的新著《十七——十八世纪的西藏状况》。马尔迪诺夫是苏联藏学研究的主要基地——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的研究人员。他的这部二八三页的著作一问世,立刻引起了  相似文献   

9.
1983年2月,荣膺各族人民友谊勋章的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庆祝成立五十周年。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于1933年2月1日通过的决议决定成立一个能够领导和协调苏联民族学家与人类学家的科研活动的学术中心。正如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表明的,这一决定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那么它的原则意义何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二十与三十年代之交在苏联民族学界所形成的生动局面。自然,我们不可能考察它的细节,但可以利用过去的五十年以及苏联学术界积累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1月,《列宁格勒大学》周报编辑部邀请四位知名学者就当前苏联尖锐的民族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记录在该报1988年第33、34、36期连续刊载,引起了知识界的兴趣。这里摘要译载如下,供国内关心苏联民族问题现状的同志参考。标题为译者所加。在座谈会上发言的四位学者是:列宁格勒大学地理研究所主任研究员Л·H·古米廖夫、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长 P·Ф·伊茨、列宁格勒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室主任 A·M·潘钦科、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教研室主任 A·C·格尔德。  相似文献   

11.
1981年是新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是以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而著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全体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科学组织工作。完成了7项国家计划项目,其中有两项是提前完成的;研究所在完成为了庆祝苏联新宪法而承担的各项社会主义保证的过程中,出版了22本书(共计467.4个印张)。还出版了该所研究人员写的27本计划外的书和小册子(共计360个印张)。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田野调查的明确方向是深入研究“苏联各民族的起源和民族历史”、“现代民族过程”、“与民族历史有关的人种遗传学”、“现代各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诸问题。象过去几年一样,1982年民族学田野工作的主导力向之一是研究我国居民中的民族过程。一般说  相似文献   

13.
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于今年4月7—12日在莫斯科与物质文化史研究所联合召开了一次总结1957年民族学和考古学调查工作的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700多人,他们代表国内各个研究所、高等学校以及150多个城市的博物馆。会议由茹可夫致开幕词,他指出:每年举行的民族学和考古学调查研究工作的总结会议,已成为有效地交换经验和科学资料的良好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一、苏联的朝鲜族据苏联的人口统计,居住在苏联的朝鲜族,1926年为87000多人;1939年为182300多人;1959年为313 000多人,1970年为357 000多人;1979年为389 000多人.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斯·依·布鲁克所著《世界人口》(第381页)称:1983年在苏联的朝鲜族人口达到40万人. 据1970年统计,苏联的朝鲜族在乌孜别克加盟共和国的147 500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101 300多人;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85 000多人.另外,在吉尔吉斯9400多人;塔吉克斯  相似文献   

15.
1981年5月12—14日,在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都爱里斯达,举行了当代世界民族文化发展过程全苏代表会议,这个会议是由以H·H·米克卢霍-马克莱命名的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和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直属的卡尔梅克历史、哲学和经济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特别有意义的是,代表会议的工作适逢共和国文化和科学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卡尔梅克历史、哲学和经济科学研究所四  相似文献   

16.
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记者P·波多利内会见了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Ю·В·勃罗姆列伊院士,请他讲讲民族学界争论得最多的问题。勃罗姆列伊:民族学家究竟在争论些什么呢?我们这门科学,是有许多具体问题可以引起争论的。甚至连什么是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它究竟应当研究哪些现象,而把哪些现象留给其他的学科去研究等问题上也有争论。  相似文献   

17.
银白色的头发,宽阔智慧的额头,讲起自己的成绩时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这就是我国森林生态学开创者、科学家蒋有绪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具有影响的科学家,为新中国首次引进介绍了国外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并长期坚持森林生态野外调查和定位研究,为我国生态学、林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蒋有绪出生在上海一个回族家庭.195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物系,受教于陈桢、吴征镒等著名教授,具有优良的基础.1958年,他赴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学习,从师于世界著名植物学权威苏卡乔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研究南非问题的主要中心是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对这些问题直接进行研究的是南部非洲国家研究室。该室成员共有12人,由我来领导。我们室的研究人员无论是对在整个地区,还是对在这一地区所包括的各个国家所发生的事件和过程,都进行系统的观察,这些国家是南非共和国、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莱索托、博茨瓦纳、斯威士兰。一般来说,研究成果表现在有重大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中,在这些文章和著作中反映了南非当前形势的各个方面。我们的著作用俄文出版,主要是向广大苏联公众,包括人文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和大学生介绍南非各国的问题。我们用外文出版这些著作,感到有很大的困难。我们整个研究所和我  相似文献   

19.
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潘蛟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勃罗姆列伊曾在其1973年出版的《民族与民族学》一书中,总结提炼了斯大林以后苏联民族理论研究取得的成就,规范了民族理论研究中使用的概念和术语,深化了人们对于纷繁复杂、变化不定的民...  相似文献   

20.
198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举行了欧洲民族学和民俗学国际协会理事会常务局和《欧洲民族学》杂志国际编委会成员联席工作会议。10月2~3日举行了《欧洲民族学》杂志国际编委会会议。该刊创刊于1967年,现任主编为著名民族学家B·斯托克伦(丹麦)。刊物既发表全欧范围的研究著作,也发表区域性的、但对各国学者具有理论价值的著作。参加编委会的有20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包括匈牙利、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