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 1999)由武汉出版社 2 0 0 1年 10月出版。该《年鉴》于开篇《宋诗研究的展望》征引程杰、莫砺锋载于《阴山学刊》2 0 0 0年第 2期的文章 :《新时期中国大陆宋诗研究述评》 ;在“研究综述”中引用台湾学者张高评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3期的文章 :《新变代雄与宋诗之文学史地位》 ;于“论文摘要”中摘引了杨海明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4期的文章 :《柳永 :世俗词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况味》 ;于“论著索引”…  相似文献   

2.
读了台湾评论家叶石涛先生发表于《自立晚报》的《总是听到老调》,深感惊讶、失望和遗憾! 叶先生针对1992年《台湾文学选刊》第一期发表的一组笔谈,在尚未读到《台湾文学史》(上卷)的情况下。就把“使用汉文去创作的台湾文学铁定是中国文学的一环”的正确论断讥为“老调”,并以“双重性质民族结构”,否定台湾同胞具有“中国意识”。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过去,叶先生并非这样看问题。在《台湾文学的悲情·<台湾文学史>的展望》(1990年1月台湾派色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叶先生说:“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民族血统,一个传统  相似文献   

3.
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研究的新热点如果从《当代》1979年第一期首次发表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算起,大陆对台湾文学的介绍和研究,迄今已经十年.在这十年里,随着一阵又一阵港台文学热的浪潮涌过,对台湾文学进行学术本位的严肃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尤其进入1989年以来,已经举行的和拟议中即将举行的各种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学术研讨会,一个普遍的趋向是,把当代中国文学(不仅是大陆文学,还包括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等)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和中国现代历史的大背景上来进行整体的考察.这不仅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我们过去习惯于只指  相似文献   

4.
由金柄珉、金宽雄主编的《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 1 994年出版 )虽然已出版 7年多了 ,于今拜读此书 ,感受犹新。深知朝鲜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发展要真知今天 ,必须了解昨天。全书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运用比较文学、文化交流学、文艺传播学、接受美学等文艺方法论 ,客观地叙述了朝鲜文学发展与中国文学的关联 ,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一书分五章 ,第一章上古至统—新罗时期 (— 9世纪 ) ,第二章高丽时期(1 0世纪— 1 4世纪 ) ,第三、四章李朝时期 (1 5世纪— 1 9世纪 ) ,第…  相似文献   

5.
范泉:大陆研究台湾文学第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 1月刊发于《新文学》创刊号上的范泉的《论台湾文学》 ,是大陆学者研究台湾文学的开山之作。范泉长篇论文在台湾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主要观点和意见为大多数台湾作家、评论家所支持 ;范泉在台湾文学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受到台湾作家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二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九十多名台湾、香港文学研究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出版工作者和作家、评论家出席了讨论会.会议还邀请香港地区的九位作家、评论家参加.提交大会的五十篇论文,广泛论及了台湾与香港文学的渊源、历史和现状,其中关于台湾文学的四十一篇、香港文学的七篇,另外还有两篇国外研究者的译文和一篇资料性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7.
《文选》是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对中国文学影响极大,一千多年来研究者不断。二十世纪《文选》研究,前五十年成就卓著,硕果累累,其代表人物如李详、黄侃、骆鸿凯、高步瀛等,他们学术根基深厚,研究具体深入,影响很大。后五十年可以分成前三十年和后二十年两段。前三十年研究处于低潮中,重要的成果不多。后二十年再度兴起,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总的来看,前五十年以微观研究为主,后五十年以宏观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8.
劳佛 (B .Laufer)是德裔美国人 ,1 874年出生于德国科隆 ,1 93 4年 9月 1 3日在美国芝加哥坠楼殒命 ,享年 60岁。在劳佛诞生 1 3 0周年 ,也是他逝世 70周年纪念日 ,举行了中外关系史国际研讨会 ,来纪念这样一位伟大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作者对劳佛生平业绩及其主要代表作《中国与伊朗》、《吐藩的鸟卜》、《藏语中的借词》、《西夏语言印度支那语文学研究》等作了详细介绍 ,认为劳佛的科学论断是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大量资料而得出的 ,作学问就应当像劳佛那样 ,这才会令人钦佩和敬仰  相似文献   

9.
1、《德国统治时期胶州湾地区地政资料》([德]威廉·施密尔著中文译者周龙章) 2、《萧铮回忆录:土地改革五十年》(台湾土地银行董事会主席萧铮著3、《中国农村经济史问题: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三十年》(台湾朱树德博士著) (以上三本研究新作均为1980年台北“中国地政研究所”出版) 最近几年,中华民国(台湾)出版了许多回忆录和多种研究著作。其中有三本由“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按即台湾的“中国地政研究所”——译注)出版发行的研究著作,应该特别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为这三本书包含许多诱人的第一次发表的重要资  相似文献   

10.
去冬今春 ,我分别在北京的《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刊物上读到过陈友冰先生的两篇专文 ,即关於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 ,以及台湾学界唐代文学研究述论。现在我有幸在正式出版前通阅全书 ,不期有两种心情 ,一是感谢 ,二是钦敬 ,油然而生。我想这不单是大陆学者 ,就是台湾学者 ,也会与我有同感的。所谓感谢 ,我确实认为 ,我们现在正是处於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 ,对新世纪学术研究来说 ,信息量将是促进发展、提高品位的重要因素 ,谁在这方面作得富有成效 ,谁就将居於先行者之列。近五十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唐代文学研究 ,由…  相似文献   

11.
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是文学史著述中影响极大的一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它不仅在大陆被确定为"部颁教材",在台湾地区也是最为普及的一部。这部书在台湾学术界影响之大,下述两个事实是有力的说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台湾的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写,往往潜在地包含着"影响的焦虑",即如何摆脱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史观",或者说核心的思路和体例。叶庆炳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个案。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需要突破现状时,一个时常采用的策略是向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发难,其中龚鹏程的发难颇具代表性,他明确否定了刘大杰的进化论"史观"和"以平民文学为优,谓贵族文学为僵化之作品"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在台湾地区的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12.
徐复观教授的《中国文学论集》,和《中国文学论集续篇》(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五版、1981年初版)是两本极富有特色的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专著.徐氏生前著有《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思想史论集》,以及煌煌三大部的《两汉思想史》等重要著作,在港台学术界思想界有着决定性的贡献.作为以治思想史而著称的学者,以思想史家之眼光,透视中国古典文学,是以形成《论集》和《续篇》的最显著特色.鉴于徐书在大陆尚未出版,他颇具特色的研究还鲜为人知,我打算从上述角度撮述此二书的若干重要内容,介绍于海内同行,庶可有助于增进海内外学术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曾大兴教授,1958年生,湖北赤壁人,文学博士.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负责人,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词学与文学地理学研究,代表作有《柳永和他的词》、《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文学地理学研究》等.曾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最早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先从事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倡导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发起成立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主持召开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一、二届年会,主编《文学地理学》年刊第一、二辑.本刊特委托文学地理学学者、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李仲凡副教授就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对曾教授进行专访,整理出此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 50周年之际 ,江苏出版了一套共1 7卷、850万言的《江苏文学 50年文丛》(江苏文艺出版社 1 999年 9月版 ,以下简称《文丛》)以示庆祝。《文丛》是对江苏文学 50年成就的总结检阅 ,将在江苏文学史上占有篇页。我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即来江苏工作 ,对江苏文学 50年的发展历程有切身感受 ,阅读过《文丛》中的许多作品 ;再看《文丛》 ,倍觉亲切。孔子说 ,“五十而知天命”。江苏文学经历了 50年 ,也已到了“知天命”之年。认识江苏文学的发展规律 ,既要认识它与全国文学的普遍性、共性 ,更要认识它与其它省、市、自治区文学不同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台湾老作家叶石涛在《自立晚报》上发表了两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一篇叫《谈退休生活与白色恐怖》,另一篇叫化总是听到老调》。文章的题日迥然不同,但却贯穿着同一意图,那就是否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为他的“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文学”论张目。他毫无掩饰地说:“不要常说台湾人是附属于中国人里面,我们台湾人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学”,“我们台湾人一定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日本、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人的文学,让台湾文学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占一席之地,建立一个可以代表台湾人民、代表这块土地的台湾…  相似文献   

16.
晚明文学的先驱——李梦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行的几种文学史论著(如中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对李梦阳均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代表明代文学的拟古派。这实际上维持了清人(《明史·文苑传》及《四库全书提要》等)以来的观点。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中已提出不同看法,高度评价了李梦阳的文学成就。国内有章培恒先生《李梦阳与晚明文学新思潮》一文(1985年在日本发表),亦力纠旧说。本文力图对李梦阳与晚明文学的关系与作用,进行公允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评《俄国文学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少兴 《学术界》2002,(2):133-154
一  《俄国文学与宗教》(以下称该书 )是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995年出版的一本 1 9万字的书 ,其前身是内部铅印的同名讲义。据该书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兼管科研 )副院长任光宣教授说 ,该书是他的一部“学术专著” ,“一项科研成果” ,并称“这部书的基本论点和论据经得了时间的考验” ,还说该书“受到国内俄苏文学界的普遍好评”(引文见《国外文学》 ,2 0 0 0年第 3期 ,第 1 0 8页、1 0 9页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年多以前 ,我在《文汇读书周报》( 2 0 0 0年 6月 3日 )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谈历史还是讲迷信》 ,对该…  相似文献   

18.
学海短波     
由《哲学研究》、《世界哲学》、《人文杂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哲学界的学术走向与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理论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0— 1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 ,来自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川、陕西、吉林、黑龙江、广东等省市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河北学刊》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参加。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艺理论的边界’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河北等省市的三十…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社科院刘红林研究员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光复前后的台湾新文学”(项目批准号:01BZW039),2005年通过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风貌》(台海出版社2005年12月版)。当前台湾地区“文学台独”之声甚嚣尘上,企图利用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割断台湾文学与“原乡”(大陆)文学的血缘关系,否定“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一环”这一客观事实。本课题正是针对这一严峻局势,力求通过文学史的梳理和作家作品的研究,澄清是非,把被“台独”分子遮蔽、歪曲的真相揭示出来。本课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2002,(2)
1 .陈平原著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定价 :3 6.0 0元。2 .黄曼君著 :《中国 2 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 ) ,中国文联出版社 2 0 0 2年 1月。定价 :46.0 0元。3 .王运熙著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1 1月。定价 :88.0 0元。4.陆侃如、冯沅君著 :《2 0世纪经典学术史》中国诗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1 999年 1月。定价 :3 2 .0 0元。5.钱钟书著 :《人·兽·鬼》钱钟书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 0 0 2年 5月。定价 :1 0 .0 0元。6.胡顺延著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