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也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21世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在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了解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管理方式和社会救助水平等,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证,就是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建立个人社会保障专用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尽快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抓紧建立城乡统一大病统筹的保险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3.
谌基东 《劳动世界》2017,(26):13-15
权衡公平与效率是各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居民安全感、幸福感的满足.本文以消费者选择理论为模型,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比较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三种典型模式,反思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旨在探索符合当代中国社会需要的社会保障公平效率组合.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人的不同层次需要在推动着历史前进,社会保障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在满足人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追求公正分配和平等自由,社会保障也成为重要的社会调剂手段。马克思还论证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实质及其功能,同时也对最低工资制度做出了说明。马克思的社会保障观,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同时,诸多制度细节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通过对农村低保边缘群体概念的解释、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将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改善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生存现状的建议.从而,改变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覆盖面窄、救助标准低、公平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强调保障生活困难人群的基本生存权,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一项收入维持制度,这种救助是被动的、消极的,它忽视了受助对象的发展与自立,并不能帮助受助者脱贫。当今世界,救助制度的发展趋势,应当实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在救助方式上,应该积极探索从强调给予转向强调支持,将目前较为单一的社会救助转变为多样化、分类化、差别化救助,维护受助对象的尊严,提高救助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报告,报告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其中包括了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下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既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对典型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考察和国内先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它们对完善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和重要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经验和教训,对于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5年美国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曾述,"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补充,当个人或家庭生计断绝急需救助时,乃给予生活上的扶助,是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富弹性而不受拘束的一种计划"。社会救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起着"保底"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安倍政权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税收和社会保障费一体化改革,养老、医疗、护理、少子老龄化对策、救助、福利方面的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改革举措虽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希望,但也遗留了诸如税费一体化改革中的公平性、医疗护理制度改革中的完整性和人才战略、养老金改革中的制度衔接、少子化对策中的男女平等这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安倍政权提出的社会保障改革政策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丹麦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减少越来越高的福利支出,激发有劳动能力的被救助者重返劳动力市场的动机和能力,都对救助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以积极的救助手段代替传统的消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也应不断改进,对丹麦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文化理念是制度设计的先导,且文化理念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是抽象的、持久的、深刻的,现代国家的社会保障都受其文化惯性的掣肘,不同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不同的需求.现今面临经济和社会问题带来的对中西方社会保障提出质疑,我国如何应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文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解决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也成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失业保险制度既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劳动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让失业保险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帮其实现再就业进而确保“稳就业”,既是实现就业这一最大民生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基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四个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设计的经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须要提高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严格审核受助者资格、适当提高给付水平、针对高风险失业人员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提升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现有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城市社会救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救助制度对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项从传统社会救济制度改造而来的新制度,难免带有旧制度的种种痕迹,在其规范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和矛盾。为此,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加以分析,以求保障城市社会救助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报告,报告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其中包括了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下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和谐"、"民生"等高频词汇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到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再到新近十七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无不说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的高度持续关注。在此语境下,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中的政府责任亟需不断完善,不仅仅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而且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本文通分析农村社会救助政府责任的现状,在借鉴域外经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社会救助政府责任担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既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对典型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考察和国内先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它们对完善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和重要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经验和教训,对于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收入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与此同时,在保护与维持人们基本生活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社会救助制度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现今社会中,社会救助的发展却面临着重重困难。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针对我国社会救助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奕男 《劳动世界》2017,(11):19-20
不平等导致社会分层,甚至出现阶层固化,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群众的基本需要都难以满足.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的特征理论上应体现为减缓不平等,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正义.但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呈现的城乡碎片化特征不仅没能促进社会流动性,反而造成了福利分层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所有阶层的需求.本文意在说明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避免因社会资源分配导致的福利分层现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怎样的理念指导,进而实现其社会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