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独生子女在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二十一世纪"独生子女问题"日益凸显.在此社会背景下正确引导贫困生阳光、健康成长,并对贫困生进行物质、精神双向资助,培养感恩之心愈显刻不容缓.本文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通过"义工制度""约谈""调查""监督"以及"座谈"等一系列具体实施办法,立足于大学生贫困助学工作实际情况,加大对贫困生的教育力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知恩图报、励志图强的中国梦精神.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开始日益凸显,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就是精神养老问题.老年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供养,还有精神上的尊重和关怀,因此,如何更好地构建和完善城镇居民的"精神养老"体系,是当前我们全社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老年人精神诉求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内涵做出了简述,其次结合城镇老年居民的特点,概括出了城镇老年人"精神养老"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分析我国"精神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城镇居民"精神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试图对构建和完善"以家庭保障为主,社区服务为辅"的城镇居民"精神养老"体系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当前中国城镇居民"精神养老"的现状和前景研究,让城镇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诉求得到更好地满足,使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相似文献   

3.
梧桐雨 《劳动世界》2017,(28):72-73
纪录"慰安妇"和她的"鬼子孩子" 郭柯是1980年出生在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高一时,他选择退学报考了四川省艺校,一年后又退学,进入由香港演员方刚成立的"巨采"艺员培训班,参与了公司制作的长篇连续剧的拍摄.400多天的拍摄周期加上一年的后期制作,让郭柯初步了解了电视剧的制作环节与流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随着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和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具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神的中国工匠涌现了出来。然而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的瓶颈也日益显现,问题主要存在于三方面:第一,人们对"工匠"与"工匠精神"的认识尚存在偏差;第二,工业化分工过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第三,理念教育的缺失。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四条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营造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建设;三是重新认识新时代工匠群体;四是完善职业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题中本有之义,是德智体美劳国民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载体。兵团劳动教育的本质在学理价值上是培育兵团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观,在实践价值上是"维稳戍边",其价值产物是兵团精神。兵团精神是在伟大劳动实践中孕育的红色文化,新时代建设祖国边疆,需要发挥劳动教育功能,开展"教育戍边"行动,塑造新时代"戍边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在劳动教育中赓续热爱祖国情怀、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坚守艰苦创业品质、彰显开拓进取担当。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兵团高校大学生培养,需要贯穿大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大学生主体劳动教育创造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劳动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思想脱贫.扶贫先扶志,只有把思想扶贫的"上篇文章"做好了,脱贫致富才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要结合实际大力宣传身边"脱贫"典型事迹,倡导"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培育"勤劳致富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观念,坚持"先干先扶、大干大扶、不干不扶"的导向,全面营造"扶贫不扶懒"的氛围,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德国:"双元制"淬炼出的"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全球闻名,几乎成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制造"之所以如此强悍,关键是这个国家积蓄了丰厚的工匠资源,其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 在德国,做技工不仅不丢人,在社会上还享受着与"高等职业"同样的声誉和尊敬.与此相对应,技工有着丰厚的收入,并且有机会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资和海外补贴,高级技工更是企业之宝.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文明以止"、"保合太和"等的现代启示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和"中正之道"的导引就是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礼乐之教"的现代内容和"至诚天道"的现代体现是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社会保险费率全球第一"的说法,人民日报记者日前向人社部进行了求证,结论是大体处于国际上中等偏上水平。同时,人社部回应称,我国社会保险费率将适时适当下调。无论任何社会,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这些社会保障内容,都是最后的防线、最后的稳定器。在这一"公平至上"的领域,不仅要运用"赚得多、获益多"的无形之手,还应充分调动"有形之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上半年,通化市社保局深入贯彻全省社保局会议精神及全市领导干部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三个确保、三个加强"为工作主线,健全完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六大体系"为目标,不断强化征缴措施,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有效地维护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的幸福观应该是劳动和创造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幸福指数是衡量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即民生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以及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幸福感"的科学内涵,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幸福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建设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职员工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也是高校工会工作的主要对象;高校教职员工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一流水平,身心健康必然承受更大的挑战。高校工会作为联系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注重工会工作的渗透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发挥知识分子的自省性,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服务品质的提升、工作定位的精准把握以及重点工作的扎实推进,最终实现"双一流"建设精神主旨的统一、目标认同的深化、内部矛盾的缓解和后顾之忧的解除。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和社会稳定之基.一直以来,我省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深入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把就业创业服务做实做细做优,促进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何理解充分就业社区建设这项工作的意义?如何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将充分就业社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2001,(1):4-5
据新华社电全国社会保障工作会议2000年12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我们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统一思想,坚持信心,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抓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各级政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保障的现行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两个确保"工作,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健 《劳动世界》2017,(28):56-58
失业人员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能力,有求职要求的劳动者.对于他们,失业保险是助其渡过难关、重新扬起生活风帆的"政策之手".失业保险正在发挥着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多重功能,本文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失业保险政策做以解答.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企业家精神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强调在新时代下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为此,有必要谈谈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家的精神是什么,新时代下应该激发什么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呼唤"工匠精神"不仅是当前中国的国家意识,更是一种社会共识。培育中国工匠既是工会工作的职能要求,又是法定义务,同时在这方面工会还具备一定的组织基础。新时期工会要以理论、制度、文化、技术等全方位的创新来做好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原动力,创业将创新的技木方法转化为成果.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需要加大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激发了作为最富创新精神的年轻人的代表——大学生的活力.如今,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就业一样,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但是面对明知存在较高失败率的创业,当代大学生充满热惰和斗志,这虽是整个社会蓬勃发展的希望,也是整个社会要注重规避的新风险.以往相关问题集聚财政政策对创业的影响和呼吁,文章将从另一角度列述社会政策如何为双创时代提供高效健康环境的分析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担群众之忧,主动作为顺民心 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队始终坚持知民心、顺民意、解民忧,有效实现了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双保护、双维护".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福,维权是民生之需."十二五"以来,巴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市"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战略部署,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为重点,深入实施劳动保障民生工程,推动全市城乡劳动者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劳动者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为维护社会和稳定,促进全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