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即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文章以"怎么"为例,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分类考察了"怎么+AD+VP" 用于表示否定出现的句法环境、语义以及功能,并从反问句的句法机制和主观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否定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疑问表否定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反问句研究,二者在研究视角上具有本质区别。反问句的研究重在全面考察其本相、特点、句法构造、应答系统、语用价值以及话语理解等,同时也侧重对其句法与语义理据的分析。而我们所做的疑问表示否定的研究则立足于打通疑问和否定的关系,探究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重点考察疑问句表否定意义的用法。此时的反问句被认为是疑问表否定用法的句法机制。  相似文献   

3.
"NP+不+X+谁+X"是指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紧缩式反问句式,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这一句式实际是一个由"NP+不X"(陈述性否定句形式)和"谁+X"(反问句形式)整合而成的双重假设性否定句式,常用来强调表示"NP肯定具有X所指明的情况或属性"这样的意思,含有"X所指明的情况或属性非NP莫属"的强调意味。对"NP+不+X+谁+X"句式的考察分析,并不是对这一句式研究的终极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研究该句式的上位句式——"NP+否定成分+X+疑问成分+X"句式。  相似文献   

4.
选择型反问句的低使用频率、不完全否定和更多地表示诱导说服等导致了其边缘化的地位。选择型反问句分为全项否定式、前项否定式和后项否定式三种具体类型。前项否定式和后项否定式各有侧重,如果肯定和否定的地位不平等的话,那么说话人倾向于把表意重点放在前一个位置。这也符合人们交际时"先重后次"———重要的先说,次要的后说———的心理。选择型反问句的语用价值在于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表意的简练。  相似文献   

5.
清代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聊斋俚曲集》中出现了合音式疑问代词“嗄”,偶又写作“煞”,用来询问人、事物及事因等,其功能主要有询问、虚指、任指和反诘。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具有多种句法和语义功能:表示纯粹的否定;否定兼虚指;否定兼任指。而且语境不同,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表现出的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英语反意疑问句是一种常用的疑问句形式,多用来表示说话人提出某种情况,征求对方的看法,询问对方是否同意等。其句式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陈述句加一个简短反问句。一般情况下,如果陈述句部分用肯定形式,反问句部分就用否定形式;反之,陈述句部分用否定形式,反问句部...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一般现在时经常跟现在进行时或一般将来时共用一种语言形式,构成时态歧义结构。"NP+时间+VP"可以兼表一般现在时与一般将来时,如果其中时间词所表示的时点或时段可以循环出现。"NP+在+L+VP"兼表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它表示不同时态时"在"的语法性质不同。尽管现代汉语一般现在时的表达缺乏形态标记与词汇手段,但多数情况下它仍然可以用介词选择、句式选择以及宾语隐现等句法手段跟其他时态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曾普遍认为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没有什么区别。近些年来,陆续有几位学者探讨了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的异同。我们归纳出17大类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这些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尤其是唯反问结构的存在提示人们,就共时平面的现代汉语而言,仅仅把反问句看作是语用问题的看法是有一定片面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反问句也是句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曾普遍认为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没有什么区别。近些年来,陆续有几位学者探讨了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的异同。我们归纳出17大类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这些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尤其是唯反问结构的存在提示人们,就共时平面的现代汉语而言,仅仅把反问句看作是语用问题的看法是有一定片面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反问句也是句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范跑跑、楼脆脆"这类新的构词形式进行考察,将这类新的构词形式视为构式语法理论中的构式,并将其形式化地描写为"N+XX"形式,其中N代表名词性成分,XX代表重叠的动词、形容词和少量的名词。"N+XX"构式存在两类句法表现形式:姓氏名词+XX,指物名词+XX。这类构式具有规约性构式义,即整体性否定意义和贬义性情感评价色彩。与这种否定性的贬义评价色彩相联系,现实语境中,人们使用"N+XX"这一构式时,传达出讽刺、揶揄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很"的否定格式"很不VP"和"不很VP"在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学者们对其句法特征尤其是对"不很VP"展开了讨论,看法上存在一定分歧。从句法结构和句式选择方面对其句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若"类让步连词与假设连词在语义上具有关联性,而且"若"类让步连词的使用年代均不早于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根据语法化相关理论推断"若"类让步连词是由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语法化而来的。语法化过程发生的句法环境是转折假设复句,语义上则经历了从[+假设]、[±转折]、[?让步]到[+假设]、[+转折]、[+让步]的转化。这两类关系密切的连词在表义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否前项,能否表示周遍性意义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若"类让步连词与假设连词在语义上具有关联性,而且"若"类让步连词的使用年代均不早于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根据语法化相关理论推断"若"类让步连词是由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语法化而来的。语法化过程发生的句法环境是转折假设复句,语义上则经历了从[+假设]、[±转折]、[?让步]到[+假设]、[+转折]、[+让步]的转化。这两类关系密切的连词在表义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否前项,能否表示周遍性意义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单音反义形容词 (如“大—小”)的句法分布可分三类 :其一为单一性分布 ,即在某个句法位序上只出现一个反义形容词 ,其间又分为可替换和不可替换两类。其二为同现性分布 ,指一组反义形容词同时出现在某个短语或复句格式中 ,其结构关系有并列、顺承、转折、选择、并列否定、叠合否定等。其三为变异性分布 ,包括单音反义形容词转换成叠合式的内部结构变异 ,也包括不同句法成分转换的外部功能变异。  相似文献   

15.
"不由得"在汉语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表否定的动词结构到表情态的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其中重新分析、类推、隐喻、主观化和经济性原则等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由得+(NP)+不+VP"这一句法环境为重新分析提供了可能。论文从历时角度对"不由得"进行分析,描述了从古至今"不由得"的历时演变进程并对引发其语法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英汉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认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构式语法角度出发,英语典型致使移动构式"NP1+VP+NP2+PP"和汉语典型致使移动构式"NP1+把+NP2+V+PP"在句法、语义、语音、能产性、论元实例化模式及句法语义联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句法上,前者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后者是"主语+把+宾语+谓语+宾语补足语";语义上,前者表达"致使者发出致使力作用于被使者,致使被使者移向/移到某地"之义,而后者表达"致使者针对被使者发出致使力,致使被使者移向/移到某地"之义;语音上,前者动词不受音节数量限制,而后者动词大都是单音节动词,某些双音节及三音节动词不适用于它;能产性上,前者比后者能产性高;论元实例化模式上,前者属于直接实例化模式,而后者属于共同实例化模式;句法语义联接上,两者句法元素和语义论元的联接方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评价是一个表达范畴,与句法、语义和语用都密切相关。评价意义可以通过词汇手段显性表达,也可以通过句法手段隐性表达。由于隐性表达比较隐蔽,对其进行发掘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属于隐性评价的个案研究,论述了"不/没+VP1+等于+没/没有+VP2"构式的句法和语义、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构式的语用功能,发现该构式表达一个蕴含假设关系的主观等值命题,主观性非常强。构式由动词"等于"连接前后两项,语义重心在前,其构式义是主观推介和隐性评价的复合。该构式具有焦点凸显、广告宣传、施为导向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语篇中,语法隐喻的运用常常能形成一种"失协",从而产生文体价值。在人物对话中,由于地位、关系、角色和环境等因素,在话语的情态和意态方面常常出现非一致的表达语式。该文通过文本分析,认为人际隐喻有助于挖掘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认为反问句作为句法修辞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表达一种观点,因而反问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隐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反问句研究一直是通过修辞视角或句法视角来审视的,而且研究方法单一。殷树林先生的《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一书从句法、语义、语用平面切入,综合运用分布分析、变换分析、语义分析、语篇分析、话语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现代汉语反问句做了详细的描写与解析。这意味着,反问句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转换了,反问句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焦点标记词"是"在现代汉语动词短语省略中的句法地位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现代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特征及其结构的分析,揭示现代汉语中的"是"不仅可以允准动词短语省略,而且能够允准大于动词短语的否定短语省略,其句法地位高于否定词和助动词。此外,焦点标记词"是"在受句法控制的同时,也受到语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