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罗蒂新实用主义方法论思想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流行的空间地域还是从覆盖的研究领域来看 ,都可以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当今国际学术界波及范围最广的一股潮流。在这股强劲的潮流中 ,倡导实用主义复兴运动的代表罗蒂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考察分析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方法论思想的学术背景 ,指出 ,在二十世纪里英美分析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 ,它们在具有深厚实主义文化底蕴的美国学术界汇流事例 ,对罗蒂方法论思想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成为其新实用主义方法论思想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实用主义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在充分肯定实用主义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前提下 ,对实用主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认为实用主义研究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实用主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 ,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继续加强和深化对实用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博 《学术探索》2016,(4):82-86
实用主义是美国主流文学中的一种,它以实用主义作为精神基础,通过文字来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含义深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本文将以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学性质、文学价值、文学交流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问题,力求对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进行分析,以求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探讨普京国家安全思想的国家实用主义特质。在阐述国家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基本规定性的基础上,界定国家实用主义的内涵,然后将国家实用主义的内涵与普京的国家安全实践叠复起来,讨论普京国家安全思想的国家实用主义特质。普京国家安全思想强调国家的基础地位,突出实用主义的战略意义,展示出了其国家实用主义的特定本质。对普京国家安全思想的国家实用主义特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当今俄罗斯整体国家安全状况的深刻把握,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俄罗斯国家安全走势的准确研判。  相似文献   

5.
实用主义是一种与传统哲学截然不同的研究哲学的方式,它认为理论的重要性存在于人们日常行为的内涵之中,努力发展一种强调人类行为的新哲学.这样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某种一致性.古典实用主义的三位思想家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的理论尽管表现出不同的哲学兴趣,但是他们在实用主义的基本问题上表现出了共同的实践哲学倾向:首先,"实用主义"一词不仅来源于"实践"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把"实践"纳入到人的现实生活领域;其次,实用主义的"经验"概念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具有了生存论意义;第三,实用主义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而成为人类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古典实用主义者对传统哲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哲学成为生活中的积极力量,强调用实践智慧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实用主义哲学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生存论意义上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6.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哲学包括皮尔士意义理论、皮尔士科学哲学和皮尔士范畴理论及其符号学理论。通过对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不同层面的考察发现,感知贯穿于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始终,是建构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7.
詹姆士将实用主义哲学原则运用于现实道德生活,初步建构了实用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其彻底经验主义哲学形态的伦理学后果就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价值真理论",此一"价值真理论"构成了詹姆士实用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它表现为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相互交织,并体现在詹姆士的宗教思想中.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近代哲学开始转型。同作为近代哲学转型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有何异同呢?本文论述了实用主义形成的特殊文化背景、蕴含的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同,为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实用主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哲学是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从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胡适提出了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教育是社会改良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工具、培养完善的个性、个体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观点,构筑了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深入地比较了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异同。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都讲实际、注重实践及实际效果、批判不切实际的理论, 在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但是无论它们各自的真理、真理标准、实际效果、价值取向, 还是各自的理论基础、方法原则都相去甚远。它们各自的精神实质不同, 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文中说明了划清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界限的重要性, 特别指出了那些故意或无意把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混淆起来的错误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从价值角度探讨实用主义必然涉及道德选择问题;实用主义是一种注重"过程"的道德;对实用主义道德选择的探讨目的是期望为人们找到在生活中如何行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实用主义在中国流行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实用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并且充当了改造社会的理论工具和现实方法.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外来哲学被中国自觉而广泛地接受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有会通之处;其次在社会现实层面上,实用主义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3.
新实用主义鸟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新实用主义的整体考察 ,指出实用主义的复活已经是西方思想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 ;新实用主义家族由三类成员构成 ,其著述将实用主义的内涵一步一步地扩大 ,由突破分析哲学走向与欧陆哲学的对话乃至实际介入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 ;新实用主义内部有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分歧 ,主要表现为罗蒂和普特南的争论 ,话题围绕实在论和相对主义问题展开 ,普特南试图通过改造传统哲学来挽救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 ,而罗蒂则要抛弃传统哲学 ,哈贝马斯介入了这场争论并站在普特南一边反对罗蒂。  相似文献   

14.
杜威把实践的观点当作其整个哲学的基本观点,其经验自然主义、真理论及其他各方面的理论都具有实践论意义。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中最有代表性的派别;西方哲学中的语言等转向归根到底从属于主要由实用主义所体现的实践的转向。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超越了实用主义等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转向,二者具有原则区别,但在强调实践转向上存在共同之处。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对立统一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新实用主义的核心争论围绕"语言"与"经验"展开。此种"语言"与"经验"的分野,在古典实用主义那里早已呈现。在"哲学改造"的过程中,古典实用主义内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运思路径。一种自瓦解"心灵"入手,一种由重塑"世界"发端。前者强调"符号—语言",显露出分析哲学的端倪,后者看重"经验",展示了现象学—生存论的格调。二者间形成的张力,以新形态重现于新实用主义。自皮尔士由语言开始,到布兰顿以语言结束,实用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和"经验"的多次轮回,其间交织着心灵与世界、语义学与实在论、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等话题和视角的分歧、互动与关联,充分显示出实用主义叙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球公民的本质、实用主义方法及实用主义对全球公民的贡献来探讨实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以及它们与全球公民的关系。作者认为实用主义能为全球公民的发展及全球公众做出实质性贡献。实用主义并不追问本质问题而是追寻概念的行动效应问题。开创性实用主义者关于意义、真理、研究、人类共同体及中庸文化相对主义的论述能为培育全球公民并建立全球公众发挥工具作用。实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差异性、非连续性及非通用性的论述存在根本差别。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精髓与实用主义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  成龙 《人文杂志》2003,2(5):17-23
本文借海外邓小平研究提出的问题 ,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理论来源、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等七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理论精髓与实用主义基本精神的异同。作者认为 ,虽然邓小平理论精髓与实用主义有很多共同之处 ,但把邓小平理论等同于实用主义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无论是其哲学思想基础,还是方法论,都源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胡适对文学内容并非没有足够的重视,但实用主义哲学效果至上的原则,使他选择了语言形式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这恰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将胡适斥为形式主义、改良主义,实际上是把胡适文学观的优长和特色当作缺点来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与其说是建构一种文学体系,不如说是为文学革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实用主义使胡适文学理论的缺陷与它的优长显得同样醒目和突出。  相似文献   

19.
TRIZ从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规律等方面对唯物辩证法进行实用主义演进.这意味着哲学可以有用,也能沿着实用主义之路与自然科学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灾害教育述评——基于实用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灾害教育深受实用主义理念的影响。纵观其发展历程,逐渐彰显出实用性特征。无论是在灾害教育内容还是灾害教育提供主体和方式上都体现出实用主义色彩,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灾害教育模式,在防灾减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显露出一些不利于灾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