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喀什,又名喀什噶尔,意为玉石之地。对于这个地方,长久以来就有着不到喀什就等于没到新疆的美誉。特别是2010年以来,随着中央决策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这个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更是魅力倍增。从官员到学者,从商人到游客,各色人等接踵而来,喀什俨然成为一个新的梦想天堂。2010年秋冬之际,本刊记者有幸来到这里。当走出喀什火车站,乘上维吾尔小伙子驾驶的出租车风驰般驶入城中,透过朦胧的雨雾,街边那玲琅满目的商店和越建越高的居民楼,除了招牌均用维吾尔、汉两种文字标注外,与其他城市显得并无二致。但当记者驻留在这里,走上街头,走进古城,走进巴扎,又感觉到浓烈的西域风情。这便是喀什,一个让人着迷却又一眼看不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着重就英俄争夺中国新疆的喀什噶尔的情况进行论述,并对造成英俄瓜分喀什噶尔局面的清政府的骑墙政策加以论述分析,以期探寻到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在天山南麓、昆仑山东部的大片广阔的沙漠地带,有一个因为干燥而闻名的内大陆。这个远离海洋的内陆腹地如今静静地标示在地图上,一副无怨无悔、自生自灭的样子,仿佛那条游走于历史上的、五彩斑驳的、丝绸之路的蛇爬过去之后,蜕挂在这儿的一张空蛇皮。 蛇皮上有一些霉斑,那就是绿洲; 还有一些分布稀疏的小黑点,就是城镇。 赫赫有名的喀什噶尔是这上面最显著的黑点。在地图上,往往是那些黑点比大面积的空白更有力量得多。有人曾满怀敬畏地这样说到它“你可以一眼望穿许多城市的五脏六腑,但你无法看透喀什噶尔那双迷蒙的眼睛。” 喀什…  相似文献   

4.
喀什,是中国最西边的城市。在这里亚洲腹地和中国边疆是同一个概念。这里到处都飘荡着浓浓的民族风味。“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行走在中国最西的阳光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绚丽的民俗风情,浓郁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灿烂阳光。  相似文献   

5.
喀什自汉至唐代称“疏勒”,唐朝之后至现在称“喀什噶尔”(意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解释),喀什就是“喀什噶尔”的简称。喀什地区位于东径73°20′-79°57′,北纬35°28′-40°18′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与和田地区相接,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并与印度、巴基斯坦交界,西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交界,西面与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坦接壤,西北和北面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邻,东北与阿克苏地区相接。总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绥芬河,黑龙江最小的市.它历史短暂,知名度远不及大西北边缘的喀什噶尔.但自绥芬河首开我国劳务赴苏种植蔬菜的先例后,却名扬全国了. 1988年冬,我踏入了这座早已被冰雪覆盖的小城.城市小巧玲珑,四面环山,山上密麻麻的树木使人立刻想到这里夏日的葱绿.街道平坦、清洁、整齐,鳞次栉比的各国建筑风采绰约.街道上不时还能见到旅游观光的苏联客人,远比当初我在喀什噶尔街头看到巴基斯坦人时新鲜得多. 其实,这里原来不是市,而是东宁县的一个镇.1903年远东铁路迅速发展,在此交汇,  相似文献   

7.
伟大语言学家玛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辞典》里将其所依据的书面语言称为《哈卡尼亚语》,并指出这种语言最具表达力。我们知道,喀喇汗时期,以喀什为中心的广大区域称“哈卡尼亚”,“哈卡尼亚语”一词盖源于此。后来的作家如艾·尤格纳克把这种语言改称“喀什语”。因此,在十一、十二世纪“哈卡尼亚语”与“喀什语”一直作为同义词而使用。 为了回答“哈卡尼亚语”在突厥语历史尤其是在维吾尔语发展史上所据有的地位,需要回溯一下突厥语发展史。纵观发展的进程,我们立即会想到如下一些重要时期: 1、阿尔泰语时期,即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一满语(甚至也有朝鲜语)尚未从共同的阿尔泰语整体中分离出来。这个时期的共同母语可笼统称为“阿尔泰语”。朝鲜语首先从共同的母语中分离出来,然后是突厥—蒙古语跟通古斯—满语相分离。这些语言的相互分离发生在公元前较早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论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清在天山南路推行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南路是以维吾尔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十八世纪中叶清统一新疆后,在这一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民族问题。关于乾嘉道年间清在这一地区所推行的民族政策,曾向吾和日人羽田明等已有些论述,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 天山南路在清文献中又称“回疆”或“回部”。清在这一地区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  相似文献   

9.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的著名学者,他编著的《突厥语词典》,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而且对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与阿拉伯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约生于  相似文献   

10.
《福乐智慧》是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喀喇汗王朝的古都喀什噶尔完成并献给当时的喀什噶尔执政者桃花石·布格拉汗的一部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喀喇汗王朝政治、法律、伦理、哲学、文化、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宗教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维吾尔族的一部史诗。时至今日,《福乐智慧》中仍有未探析的问题。本文从史学的角度对《福乐智慧》中出现的"梅禄"、"可汗"和"于都斤"等名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多年以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一切宣传工具,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行了最无耻的攻击和诽谤。在这一诽谤运动中,不顾事实地歪曲新疆历史是重要的一环。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所发表的歪曲新疆历史的文章中,说什么“17世纪——18世纪初,满州统治者征服了蒙古,灭了厄鲁特人的准噶尔汗国,屠杀了这个国家居民的大部分——一百多万人,臣服了在东土耳其斯坦(喀什噶尔)的维吾尔人的国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伽师又遭两次冰雹袭击,造成十万亩棉花受损。这是小学生帮助大人捡拾被冰雹打落的麦穗。民族大视野伽师,维吾尔语“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自古以来,伽师就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一个重镇,位于喀什噶尔克孜河冲积平原中下游,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  相似文献   

13.
听歌听曲话喀什文/黄耀萍图/家川到过喀什,你会有一个突出的印象:这座已经2000岁的丝路名城有着沧桑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喀什噶尔看了一路万年的山、千年的城、戈壁上的清泉、荒漠上的古塔,触景生情,便会想即兴随情唱几句。听,热瓦甫弹起来了,维吾...  相似文献   

14.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康熙皇帝是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奠基人。清王朝在内外蒙实行支持黄教、满蒙联姻、分而治之的政策;在西藏实行支持喇嘛教,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等政策;在新疆设置伯克城主,派遣伊犁将军、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等政策;在南方民族地区设置土司,实行“改土归流”等政策;很好地解决了中央王朝与民族地区的关系,建立了一个长达近300年之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一 篇首语  在进入对《突厥语大辞典》 (Diw仭nuLughatat Iurki,以下缩略为DLT)中的Tim k与Bist 二词的讨论前 ,在此有必要约略概述一下DLT之作者玛赫穆德·喀什噶里 (MahmudK仭shghar墿)编纂此巨著的主体理念或思想和世界观 ,缘出的社会的、族体的与意识形态的根源。此前笔者在《〈突厥语大辞典〉的文学价值及其他》一文中言及 :“……玛赫穆德离开喀什噶尔时 ,已经是受到第一个突厥—伊斯兰王朝———喀喇汗王朝在其屹立于世的近两个世纪中所取得的丰硕的文化思想成果的薰陶 ,成为一位热…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异彩纷呈截至目前,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共有文化事业机构9000余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513个,艺术表演场所188个,图书馆566个,博物馆163个,群众艺术馆81个,文化馆642个,文化站6894个。少数民族的文艺创作出现了一批精品。近年来,在国家级文艺大奖评选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型民族歌舞《喀什噶尔》、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的《歌王》、海南人偶剧团的《鹿回头》分别获第七、八、九届文华大奖,还有19个民族地区的优秀剧(节)目获单项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已有971部作品和45人获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骏马奖”…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代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杜常顺丹噶尔即今青海省汉源县,以其地有著名的黄教寺院栋科尔寺(建于1652年)而得名。“丹噶尔”即“栋科尔”之异译。清雍正前,丹噶尔为青海和硕特蒙古领地,雍正二年(1724)划归甘肃西宁府西宁县。道光九年(1829)析置...  相似文献   

18.
在西藏,每当人们讲起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美好故事时,总要称颂一番千里迢迢前往唐都的吐蕃婚使禄东赞。表现他在求婚过程中机智多谋的“唐王五难婚使”的传说,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禄东赞”是汉文史书上记载的名字,西藏史书称“大伦·噶尔”或“伦布噶尔”,民间则称呼为“隆布噶娃”“噶尔东赞”。“大  相似文献   

19.
梁黎 《中国民族》2010,(8):24-27
2010年5月20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新疆各界各族干部群众以喜悦的心情相互传递这一信息,表达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美好期盼。但很少有人知道,6年前,一个年仅25的年轻传媒人,就已提出了喀什的“西部深圳梦想”蓝图,成为“东有深圳、西有喀什”理念的始创者。  相似文献   

20.
中亚细亚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包括西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以及它们之间荒漠戈壁环绕的喀什噶尔和准噶尔盆地,天山群山又把它们与中亚的荒漠草原分开。现在这些地区属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这些地区的基本居民(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是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特征和经济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