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破解百万工程移民难题举世瞩目。宜昌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 ,抢抓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开发机遇 ,提出了实施三峡开发战略 ,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移民是水电资源开发的必然产物。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 ,不仅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而且搬迁安置坝库区百万移民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世界级难题”。了解世界水库移民的历史 ,把握三峡百万大移民的特点 ,从而有效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的内在规律 ,做好百万移民工作 ,服务三峡工程建设 ,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推出以“住在家里,我来帮你”为主题的“居家养老”惠民工程,此项工程筹集百万元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发放服务券的形式,为居家养老困难人群提供养老支持,首批受益的老人约有1000名。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数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经济”,产生了非常重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成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最主要途径。2003年我省农民工144亿元的总收入,反映了种种重大经济价值———农民工经济已经成为贵州省“第一支柱产业”、效益最佳产业、最大的支农投入、农村“第一脱贫增收工程”、农村“第一民生工程”。集中到一点,农民工经济具有促进贵州农民迅速、大幅度增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自1979年以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的《中国百万分之一土地资源图》的编绘工作,其目的旨在概算全国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阐明工作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农林牧业生产的土地潜力,为国家领导机关从宏观上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整治,加强土地管理,编制农业区划和土地规划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山西省做为协作省区之一参加了这一浩大的编图工程,完成了《山西省百万分之一土地资源图》和《山西省五十万分之一土地资源图》。本文是相应图件的简要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7,(1):18-18
围绕2006年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在全面完成农村八件实事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农村新5件实事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决定从全市百万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人手,从2006年起到2010年的5年中.我市为郊县农村再办新八件实事。包括: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田设施提升工程、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在2003—2005年的3年间.我市加大了城乡统筹力度,3年来.全市对农村八件实事投入达到了24.1亿元。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反贫困行为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工程作为我国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在有效地获取这些巨大效益的同时,如何充分考虑由于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三峡库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三峡大坝的安全和库区数百万群众的直接利益。因此,应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前提下,努力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定三峡库区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和中俄关系工作中,难免涉及到帝俄对中东路的投资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经常引用的关于中东路资本额的统计资料不完全一致,其数字出入很大。例如,有350百万卢布(《交通史路政篇》第17册);445百万卢布(吕荣环,《北满与中东铁路》);406百万卢布(陈晖,《中国铁路问题》);208百万美元(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68百万美元(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66百万英镑(漆树芬,《经济侵略下之中国》);446百万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工程 ,其中百万大移民更以其移民数量之多、时间之紧被称作“世界级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世界银行移民安置的一些相关政策与广东省移民安置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讨论三峡移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并希望以此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潘思言 《可乐》2008,(6):82-82
2006年初,湖南电视台报道了一位身家百万的"懒夫人",她曾这样说道:"懒人的最高境界,是以智慧寻求事半功倍的捷径。正是因为这种懒人哲学,使我赢得了百万财富.开拓了人生又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58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3条存在冲突。从厘清“基本法律”与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位阶问题、铁路交通事故中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考量,《民法通则》第123条应当优先适用。  相似文献   

12.
由性(理性)其情至情其性(理性),再至情性合一的自我抒情和个性张扬.本文将分析在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记>、陈裴之的<香畹楼忆语>、蒋坦的<秋灯琐忆>、余其锵的<寄心琐语>等五篇文章中,体现出的对人的世俗之情的肯定和张扬,同时又不失儒家的"中庸之道",因此可视为"情性合一".既有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又有不能免俗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14.
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尤其是有关"雅"的标准,一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研究了各种对严复"雅"字翻译标准的评论,结合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言(象)意论、"美善统一论"观点,认为严复求雅的翻译旨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使然,但作为翻译标准,"尔雅"的内涵应该重新界定为对原文风格的忠实.  相似文献   

15.
由历史文化名城到古代诗歌意象,"金陵"从早先的地域概念转化为具有浓郁政治文化色彩的艺术符号。"金陵"意象频繁地出现于古代诗人的怀古作品中,承载着他们沉重的感伤情绪,寄托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政治意识和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6.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7.
古代浙东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特殊的、重要的地域意义和风格意义,在浙东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文章依历史发展和风格演变为序,综述古代浙东书法的发展概况,突出其两个辉煌时期和四座高峰。同时对古代浙东书法的特点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8.
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风暴》探讨了边缘化的人生这一主题。通过对比两位花季少女截然不同的成长历程,作者凸现了陷入边缘化困境少女的无助与绝望,揭示了被边缘化者的无辜与精神痛苦,并用风暴的隐喻暗示了这一社会罪恶的潜在破坏力。文中从叙事聚焦的角度分析了《风暴》的主题和叙事结构,指出韦尔蒂独特的叙事聚焦的选择及叙事聚焦的灵活转换。不仅突出了小说的主题,而且赋予了小说浑然天成的双线并行结构,实现了叙事内容与叙事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因对人与社会认识的不一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的以人为本思想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主要为3种形态: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在汲取中华传统人本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得到具体化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因对人与社会认识的不一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的以人为本思想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主要为3种形态: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在汲取中华传统人本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得到具体化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