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社会为文学艺术家提供创作素材,文学艺术家为社会塑造典范。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给生活以积极影响。 文学艺术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和客观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却历来众说纷纭。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几十年来已经成了左右我国社会主义文坛的定论。然而,前几年,又有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所谓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的回归--转型中的新世纪初中国文学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初的中国文学正经历着意识形态的回归。许多作家不再像上世纪末一样对现实表示冷漠和回避,而是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注意识和批判精神,而且,作家们的政治意识更加明确,不同思想、利益的创作代言和思想冲突色彩更为明显。意识形态的回归与世纪之交的辞旧迎新有关系,更与世纪初发生的几件大事有关。这一回归有充分的积极意义,也有值得反思之处。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是一位理论意识较强的作家,一直追求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尊重作家创作的自由空间。他虽然在理论上没有对文学创作主体性问题有直接论述,但在其创作经验谈与文学实践中,一直坚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显示了文学本体性观念。这种文艺观在今天仍是极具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一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之一,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给社会生活以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文学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其一是以色情、凶杀、神秘、恐怖为主要内容的通俗文学极度泛滥。如《教父》、《祓魔者》之类的小说和电影,往往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畅销数字惊人,作家因之暴富。相形之下,严肃文学黯  相似文献   

5.
文学到底是什么?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是从一般认识论考察作家对生活的能动反映得出的必然结论。然而,生生不息的文学现象却又越来越向我们证明,在作家与生活之间的主客体互动关系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虽然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生活的映象,但其中的优秀之作大多并不以反映生活为其终极目的,反映生活只是为了表现“主观的合目的性”,只是为了“寻求全人类有关问题的答案”;在感性形式中探求如何实现对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积极肯定,才是作  相似文献   

6.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核心观念是: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是发挥了主体性、能动性的反映,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哲学基础看,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认识论的;从概念形成的过程看,仍未能摆脱"本质—特征"的运思模式;文学的本质因此仍然是意识形态,而审美只是一种特征。鉴于此,我们提出建构一种建立在实践论基础上的"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与认识论的文学观不同,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不仅视文学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同时视文学为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因为自身的审美特质,从而决定了文学可以在很大程度发挥否定、批判、引导现实的作用。文学因此不仅仅扮演着附庸于意识形态的角色,而且同时扮演着对抗意识形态的角色。文学实践论、审美实践的文学观,既是对文学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的继承,更是超越。  相似文献   

7.
茅盾写的第一篇现代作家论的文章虽然是《王鲁彦论》,但他选择的第一个作家论的对象却是鲁迅。这现象尽管平常,但这背后的根据却对我们很重要:由于茅盾有一种思想与鲁迅那种干预社会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才使他对鲁迅及其创作那么感兴趣,而那“思想”就是茅盾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论文艺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域外思想文化(特别是文学和文学思潮)异质对中国原有文学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学对自身变革与发展的要求,是影响ZO世纪中国新文学传统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本世纪,由于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革命与社会观念的新旧交替,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关注这一系列社会革命和思想变革,并相应地摒弃旧有的文学观念,产生新的文学意识与之相适应,与之相配合。社会的巨大变革也为文学提供了不断更新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因此,中国在20世纪文学意识的主流,一直表现出较强的时代使命感。本世纪…  相似文献   

9.
刘炳范 《齐鲁学刊》2007,(2):110-114
《世态》是战后日本著名作家织田作之助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具有典型的无赖派文学特点,它以自嘲手法对战后日本混乱的社会现实、人们苦难的生活及卑琐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深刻揭示;它又是一篇私小说,真实反映了作家的心理世界和思想特点;它也是一篇元小说,鲜明体现了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作家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体现文学发展内在规律的重要方面,是文学科研基本的、永恒的命题。江泽民同志在第六次文代会上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和繁荣的最深刻根源,在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社会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与土壤,脱离社会生活就无从谈起文学创作。所以,深入社会生活,熟悉社会生活,这是作家进行创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汉代文学有其富于民族特色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风貌,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新特点.汉帝国的强大与外向扩张、征服的姿态,支撑起整个社会的安全感和自信力,也影响到作家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风貌.汉代已有了相当显著的文学意识,但总的看来,文学还没有从大的学术文化母体中完全分离出来,宗经重史成为其突出特征.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形成,士人心态随之发生变化,不少人以儒道互补安顿心灵的惶惑与失落.经学是汉代意识形态建构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组成部分,对作家及其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汉文学的嬗变过程,体现出与汉代政治、思想文化变迁的共振.  相似文献   

12.
胡潇 《学术研究》2004,37(11):64-69
法律思想是社会的重要意识形态 ,以其特殊的意识形式反映和表达社会经济基础及其人际关系 ,并成为规范和调节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人们掌握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其认识论特征的揭示 ,对于深化和拓展文化认识论与意识形态现象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唐代社会的思想潮流与诗歌创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时期来,我们对于文艺反映生活这一唯物主义的命题,作了片面化的理解,往往只强调客观现实对于创作的决定作用,而相对忽视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扩大到一种社会范围的文学现象来看,也是经常侧重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实践生活对文学的推动,而不很注意到当时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实际上,社会实践固然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但艺术决  相似文献   

14.
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或在一种约定俗成的意义上,说文学须以情动人,作家须有真情实感,这似乎不错,但由此上升为理论,认为感情就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便是给感情以形式,严然成为唯情论的文学观,却颇值得斟酌了。本文即就文学的特殊性与感情的关系作些探讨,以求正于读者们。毫无疑问,在大量表现为具象感性形态的文学审美活动中,感情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引起作家创作的冲动中,就常含有强烈的感情因素。在此后展开的创作过程中,则几乎始终有他的感情相伴而行。而且这感情还是其想像活动的一种兴奋剂与催化剂,并渗透在他们的具体…  相似文献   

15.
鲁迅认为作家创作总受其世界观的支配和制约,其创作和世界观是基本一致的。作家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写出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热风·随感录四十三》)这儿鲁迅没有直接用“世界观”这个概念,然而,作家的思想、人格反映着作家的世界观。直接影响作家世界观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相联系的感情、爱憎、喜好等,不可避免地都会在其创作过程中熔进作品里去。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都有本阶级的世界观。作为阶级社会中某阶级一员的  相似文献   

16.
从咏鸟赋看汉赋作家的文学自觉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作家的文学自觉历程是漫长的,这种自觉意识在西汉已经出现。如果从创作主体的视角来分析,则西汉咏鸟赋反映了作家创作主体意识的增强;东汉咏鸟赋体现了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强化;而建安咏鸟赋说明文学自觉性的真正成熟。所以魏晋文学自觉的形成,是经过汉代作家几百年的努力才达到的。  相似文献   

17.
巴金曾经说过,"在中国,我属于这样一种作家,即从事翻译和创作的一种作家".他还说,"在所有中国作家之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他的整个文学活动,既植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土壤,受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熏陶,又向外国进步文化、文学吸取了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养料.当然,巴金对外国文学的借鉴,是从"为我所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真实性,以及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及其相互关系等,无疑都是关系到文学创作的重要理论问题。对此谈论颇多,我也想略陈管见。谈论文学的真实性,首先应该明确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这两个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对  相似文献   

19.
(一)文学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历史生活、现实生活,并引导人们走向光辉未来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自然和社会生活等客观存在在人们意识中反映的一种艺术表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兄弟民族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学。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又都有其各自产生、形成、变化、发展的历史。因此,我国的文学是多民族的,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文学。我国的文学史,当然也是多民族的、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文学史。研究我国各兄弟民族文学的产生、形成、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撰  相似文献   

20.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深厚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写作实践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学观念,他的"之"字形书写方式使得其各个时期的创作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对立性;在"腹语师"的文学表演中表达了罗斯严肃的道德关怀。纵观罗斯创作观念的形成、发展和嬗变,反映了具有自觉意识的学者型作家对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对文学创新的及时回应,体现了罗斯鲜明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