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七四年六月,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窜到天津,放了一通屁话,胡说“两千多年来的儒法斗争,一直影响到现在,继续到现在,还会影响到今后”,掀起一股“批现在的大儒”的腥风浊浪,把矛头指向敬爱的周总理。主子放个屁,奴才满台戏。史学界的南霸天——罗思鼎所炮制的《赵高亡秦》论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2.
“四人邦”的影射史学家们,为了把别人骂成“复辟派”,把自己装扮成“反复辟的英雄”,侈谈什么秦汉之际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他们编造了一个“赵高亡秦”的谬论,胡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所以很快灭亡,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把反对奴隶主复辟的斗争进行到底,以至让一个“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阴谋家、野心家,“地地  相似文献   

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历史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来是阶级斗争的激烈战场。“四人帮”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利用手中控制的舆论工具,打着研究儒法斗争史的幌子,肆意歪曲、篡改、捏造历史,借古喻今,一方面影射攻击周总理和一大批中央和地方的负责同志;一方面美化吹捧他们自己。那个“在理论上一窍不通”,“在干阴谋勾当方面却是颇为能干  相似文献   

4.
秦崛起与扩张进程中,在占有土地的同时,亦逐步重视对人口的控制。“徕民”政策的施行,促使作为强势政治实体的秦国愈益强大。秦实现统一之后,在所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的形势下,由于行政方面的问题,民人脱离政府控制的现象多有发生。社会人口“亡秦”“逃秦”“避秦”“遁秦”等情形的普遍出现,可以看作秦王朝行政控制力严重削弱、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秦代人口流失,应当与秦短促而亡的史实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5.
“四人帮”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反革命阴谋集团,也是一伙披着马列主义外衣的政治骗子。他们从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出发,把概念的灵活性加以主观应用,玩弄诡辩术,篡改唯物辩证法,为其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对他们在这些方面制造的混乱,必须予以澄清。混淆、颠倒新旧事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四人邦"是一伙钻进我们党内的新老反革命结成的黑邦,是新老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死敌、共产党的死敌。"四人邦"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出发,炮制了  相似文献   

7.
关于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江青在一九七四年的一次会议上放了一通厥词,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政权落到宦官赵高手里”,赵高“代表儒家”,“代表没落奴隶主”,奴隶主阶级复辟了;二、秦始皇本人“是个剥削阶级代表”,“有对人民剥削压迫的一面”;三、秦始皇“杀人太少”,“焚的书更少”,保留了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和思想武器;在江青讲的三个原因中,第二个是空的,并没有实际内容(详见下),第一、第三  相似文献   

8.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皇位易主通常需要诉诸于暴力战争,而战争胜负却并非由民心向背所决定。长期以来,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层,与皇室、官僚相比明显弱势,缺乏有效的手段抵御外来侵害,也根本无力左右政局。“民心”决定论并不能准确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政局变动。儒家对民心作用的鼓吹,只是价值追求,难以得到事实证据的有力支持。在秦汉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并不顾及民众的感受,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着眼于暴力战争的胜利,并以此决定最终的成败;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一般逻辑。  相似文献   

9.
“四人邦”喉舌原两校大批判组在《论三国时期的法家路线》这篇黑文中,公然对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肆意颠倒历史,用儒法斗争代替阶级斗争,胡说什么:“曹操、诸葛亮等杰出的法家人物,以反潮流的精神,推行法家路线战胜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路线,打击和消灭豪强割据势力,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曹操在利用农民伟大革命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实力,同豪强割据势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决  相似文献   

10.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一贯盗用巴黎公社这面  相似文献   

11.
多年以来,我不但在歌场上没有看见过全部“牡丹亭”的演出,甚至于连表演极为细致的“惊梦”一出近来也很少出现于舞台上,这真是汤显祖死后的厄运,也是我国剧坛上的耻辱。然而仔细一想,这也是没有什么可惊异的。全剧中既有远离现实的开棺还魂的情节,又加上阴间判官审问等极其荒唐的串插,难怪在现代舞台上要避免上演,就连戏曲评论家们也不敢动笔触及它了。但从另一方面看来,欧洲的古典文学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等都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新分析了统一后的秦王朝速亡的原因,对传统的"暴政说"或"专制说"提出了质疑,认为秦王朝的速亡,是由于复国势力的普遍存在,增加了反秦阵营的实力;对边疆的大量用兵,削弱了对内镇压的力量;浩繁的工程建设,造成了国家经济的极度危机,而这一切又是建立新体制所必须付出的"历史代价"。  相似文献   

13.
秦朝存在时间短暂,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有关秦朝速亡原因的研究成果颇多,文章从商鞅变法的负面效应入手,对秦亡原因作一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來,我国哲学思想界对于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問題以及事物发展的动力問題,展开了热烈的討論,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我們相信,随着問題討論的逐漸深入和正确解决,对我国哲学工作者思想理論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們河南哲学工作者,在討論事物发展的动力問題时,曾經引起了热烈的爭論。事物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在討論中,有三种不同的意見。簡单說来,第一种意見认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四人帮”伙同林彪反党集团在中国政治午台上为非作歹,罪恶多端。他们对党的历史进行了严重地篡改和伪造,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了残酷地诬陷和打击,对他们自己作了无耻地吹捧和美化。“四人帮”一伙对党的历史破坏最大,欺骗了我们许多同志,教训非常深刻,必须给予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辩证法家黑格尔,不仅提出和论证了精神界、自然界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性的学说,而且使它扩展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把人类历史看成变化发展的历史,特别可贵的是他力图揭示历更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恩格斯高度评价说:“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 黑格尔所说的历史是世界历史,属于精神领域,所以研究历史乃是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观察精神活动。精神的本质是自由,因此,“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因为必然性是自由的一种本性,所以,通过  相似文献   

17.
阶级斗爭,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公认的科学真理。西周、春秋是阶级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绝大多数所公认的历史结论。从西周末期到战国初期,中国社会有发展、变化,也是史学家所公认的事实。而某些史学家却认为在这时期內“沒有阶级斗爭”,然则这时期的社会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这样,就是在客观上否认阶级斗爭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个客观真理,这是我们所绝对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18.
1967年在一次集会上,白骨精江青居心叵测地问道:“从1871年到列宁留下多少作品?文化大革命前留下多少作品?”狗头军师张春桥,立即阿谀逢迎地答道:“从《国际歌》到革命样板戏,这中间一百多年是个空白”。“四人帮”炮制的这个“空白论”,不仅是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全盘否定,而且是对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恶毒诬蔑和直接背叛。剖析这个“空白论”,对于我们认清这帮祸国殃民的害人虫,利用文艺为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服务的反动本质;对于我们恢复和发扬无产阶级文艺的革命传统;对于我们坚持马列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都是十分必要和颇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19.
論“鐵拳”     
(一) 近百年来,中国曾經是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插手到中国来,并把中国当成一块最大的肥肉去爭夺,特別是十九世紀末年以来,在东方,中国曾經是许多矛盾的焦点。这时帝国主义在东方侵略的一个特点,列宁在其《帝国主义是資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里,曾經这样的指出:“当非洲十分之九的面积已被佔领的时候,(到一九○○年的时候)当全世界都已分割完了的时候,便必然开始了一个垄断式佔有殖民地,亦即是为分割世界和重新分割世界的斗爭特别尖銳起来的时代。”(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一卷頁1028)这正是义和团革命运动发生的时代。义和团革命运动的兴起,包括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方面,而以反对帝国主义为主体。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美、德、沙俄、日本等等,对中国的侵略是非常残暴的,其  相似文献   

20.
商鞅变法是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之一,它通过种种措施使秦国走向了富强并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商鞅变法的一些理念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异化,最终超过了限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秦国的灭亡。而商鞅思想中对于在战争中不断“杀力”的需求又从根本上不适应统一后秦朝对外战争急剧减少的现状,因此,从商鞅治道就不难理解秦国二世既亡这一问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