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宋代革除弊政的志士、振兴文运的宗师欧阳修,既反对“剽剥故事,雕刻破碎”的西昆体骈文和“险怪奇涩”的“太学体”,又汲取了宋初以来古文家写作的失败经验,从而把建立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他开创了一代文风,使宋代古文运动结束了骈文独霸文坛六百余年的历史,并且纠正了韩愈的主要继承者李翱把古文降为谈道论性的工具的倾向,这是他对中国散文史的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韩孟诗派的精神世界及其诗歌的深层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一个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这一诗派以“苦吟”为创作态度,以追求“险怪”的诗美著称,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明确的诗歌风格,并且具有较庞大的创作阵容,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对其诗歌的深层意蕴进行探索尝试,以期揭示其得以形成的精神上多重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作为崛起于中唐诗坛的一支异军,刘禹锡诗有着自身的卓异面目和独特风貌,这与诗人别具一格的艺术追求自不可分:他把“境生于象外”视为诗歌艺术美的极致,为使其诗具有“象外之境”而作了锲而不舍的努力。 唐诗发展的浪潮由盛唐泻入中唐后,出现了九曲回环、九派分流的局面。大历年间的相对低潮过去之后,贞元、元和之际再度掀起了涛飞浪卷的洪峰。时代所造就的一大批诗人沿着不同的道路登上了诗坛。他们都不愿“随人作计”、“袭人衣钵”,纷纷将探求的触角伸向新的领域,以各不相肖的艺术实践,促成了中唐诗歌的繁荣,而繁荣的主要标志便是风格和流派的众多。中唐诗坛最有影响的是元白和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以平易通俗见长,韩孟诗派以奇险怪僻见长。尽管他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很大,却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学者们通常从风格论层面诠释欧诗的"温丽深稳",其实"温"、"丽"、"深"、"稳"既能展现出欧阳修诗歌的主体审美风格,也可指向欧阳修在诗美追求、诗艺方式与诗歌语言方面所做出的诗学沿革。欲求开创宋诗新风的欧阳修没有墨守成规,却能够在革故鼎新中找到诗歌沿革的最佳契合点,开创了宋代文学的新体制、新格调。  相似文献   

5.
欧梅诗派是北宋仁宗天圣至神宗熙宁年间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为主要成员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长期的诗文唱和中他们形成了基本一致的诗歌风貌:创作题材上取材广而命意新、创作风格上追求宋调风味、创作技巧上追求"状难写之景"和"意新语工"、创作方法上转益多师和博采众长.这些共同的创作特点开创了宋诗的主体风格,奠定了他们的诗歌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人们习惯以“平易”二字评价欧阳修的创作,尤其是其散文.但这种评价不是当世之公论,而是后世读者特别是朱熹等人阐释的结果.欧阳修诗文创作“平易”之格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既有他务实尚简思想的影响,也有他遵从自然之文艺观的作用.此外,欧阳修的“平易”不仅包含文章与道德两部分内容,同时也指向了诗词文诸种文体.  相似文献   

7.
元和体指白居易、元稹通俗诗歌所体现出的平易浅切的风格特征 ,其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元白在中唐佛禅 (主要是洪州禅 )世俗化倾向的文化背景影响下 ,在以俗为美审美观指导下 ,在诗歌创作上追求一种任情直吐、率意而成的表达方式和老妪能解的通俗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梅尧臣在我国诗史上的地位一直是肯定的。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及南宋的陆游、文天祥,都对他推崇备至;直到今天,人们也肯定他在宋代诗歌革新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看来似无异论,但一经深入研究,便会发现人们对他的看法有不少分歧。如欧阳修曾说过:“圣俞(尧臣字)平生所自负者皆某所不好;圣俞所卑下者皆某所称赏。”(《中山诗话》)可见对他诗歌中的精华所在,欧阳修就有不同的看法。他的诗歌风格,一般说为“平淡”,但这不能所括他诗的特色。他的“力矫‘昆体’”,虽为世所公认,但曾有人将其说成“‘庸体’之杰出者” (方回语),更有人竟将其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是我国中唐新乐府运动的旗手。他的诗歌,不但体现了“为时”、“为事”而作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形式,尤其在语言方面,形成了平易晓畅的新风格,从而雅俗共赏。广为流传。白诗语言风格的代表作《长恨歌》更是绘灸人口的上乘佳品。宣宗李忱吊白居易诗云,“童子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散文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平易疏畅、纡徐委婉,极富阴柔之美的"六一风神",而他的另一面,多于年轻时所作、体现其刚正忠直个性,既接受司马迁传记文学"好传畸人"手法影响,又深受韩愈雄奇奔放文风熏陶,所形成的雄奇劲健,深得壮大阳刚之美的散文风格,虽非欧阳修散文风格之主导,但独具特色,别有风貌,共同成就欧阳修散文多元风格之美。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文论早就注意到文与人的关系,特别在谈文章风格时,更是如此。苏轼本人有“文知其人”说。苏轼是宋代散文家中最具鲜明艺术风格特色的作家之一,其散文的基本风格,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平易畅达,雄健奔放。而这又同他本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自幼就“奋然有当世志”,仰慕范仲淹、欧阳修等革新朝政的人中豪杰。当他怀抱儒家经世济时的理想登上政治舞台后,就对当时积贫积弱、江河日下  相似文献   

12.
中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古诗文革新十分兴盛.在诗歌方面,韩愈因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不因循守旧,从而使其创作有了个性化风格,别开诗界面目.韩愈诗歌作品风格多样,其中尤以怪怪奇奇、险奥隐晦的诗歌著称,形成了险怪奇崛的审美风格.对韩愈诗歌的"怪奇"风格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韩愈诗歌的特殊风貌,而且对"怪奇"风格本身的特点研究也具有推动作用.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新奇的意象、以文为诗三个方面是韩愈诗歌怪奇的风格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后人评论韩愈诗歌,往往拈出“奇险”二字,褒之者因此褒,贬之者亦因此贬。然而,在我们看来,韩愈的一部分奇险诗固然有其独特之处,并且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这些诗所呈现的只是韩诗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面貌,而非韩诗的全貌。韩愈诗歌经历了一个从直朴到奇险、又从奇险归于平淡的发展变  相似文献   

14.
肖铁诗歌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似乎表现为一种对事实和真相的叙述与言说上。诗人这种创作追求的蕴涵,首先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密切关注;其次是使读者从变幻莫测的人生世相里获得一种豁达与宽容;再次是使读者感到一种平易和亲近之外的深入人心。并且,从诗人的创作走向中,似乎正在从"实在"的风格而逐渐追求一些"空灵"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对于江西诗派而言,宋室南迁是其内部调整变化的一个契机,在吕本中尚讲求“活法”技巧的同时,其门生东南名儒林之奇的诗学观已经开始表现出种种新异性,较早关照社会现实生活,呈现出与江西诗派不同的诗学走向。林之奇在诗学上重唐轻宋,虽也推崇杜甫而着眼于曲折地表达一种政治诉求;在诗歌形式上注重歌行体而轻视律诗;在言近旨远的原则下讲求词章之美;在诗歌风格上注重奇险与力量。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翻译追求的是一种信、达、雅的意境,“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诗歌的翻译反映的是异域的风土人情,诗歌翻译对加强地区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诗歌翻译过程中在诗词风格、文化意境、形体比喻及表现的手法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别,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上存在不少的难点,将外国诗歌的意境在翻译的文体中体现出来是艺术性较高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谢榛崇尚“中正”的美学思想,实为儒、道、禅之“中和说”交相融汇的综合体,自有其独到、精微之处。在对于艺术传统的继承问题上,他主张总体把握盛唐艺术“气象雄浑”、“格高气畅”的时代精神,法古而不拟古、集众而不随俗,在尊重前人艺术风格的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前提下,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综合。在艺术形象的审美理想问题上,他主张“去泰去否”、“由乎中正”,通过传统与创新、自然与精工、意境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以达到“平易而不执泥,隽伟而不险怪”的境界。在艺术创作的技巧问题上,他主张联结、搭配、糅合诸心理和物理要素,使平仄错落、抑扬相称、浓淡得体、情景俱工,即在声律、字句、辞彩、章法、结构等各方面的“谐调”过程中,追求艺术表观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8.
对“富贵之乐”与“山林之乐”的分辨和讨论在宋代成为士大夫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话题既与“富贵”、“山林”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文学体式和风格有关,也和北宋士大夫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处世心态相联系.欧阳修对“富贵之乐”与“山林之乐”的论述在宋人中较有代表性,欧阳修对二者的基本态度影响到其文学创作风格.“富贵山林,两得其趣”的人生追求和“六一风神”的独特审美内涵之间有着内在一致.这种关联较为典型地反映出北宋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士大夫阶层的独特价值取向和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赵李娜 《理论界》2009,(3):176-177
对于韩愈诗歌之风格,学者多有怪奇和平易两说,称怪奇者多从题材怪异的诗作入手来研究,称平易者,亦会引用清人赵翼的评价: "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而对于具体的意象或者意象群考察得很少,尤其是其中常用或典型者.由于作者艺术手法的运用,同一类型意象群在不同的作品中并不都代表同一种意义或表达相同的意境,日意象亦是如此,探究这类普通的但较容易为人忽视的意象群或亦能从不同角度理解韩诗的风格,观照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以“味”评论文章,形成了研究文学审美风格的奇味论。柳宗元的“奇味”是一种风格论,它是指文学的审美风格,是对文学审美风格的总体概括。柳宗元的奇味论倡导多元化的审美风格,主张新颖别致的创新性风格,反对险怪艰涩的风格。同时柳宗元的奇味论在多元化的审美风格中最为崇尚壮丽的理想风格,背后寄寓着国家强盛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