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冯芗 《东方论坛》2009,(3):21-26
日本茶道走过了千百年的漫长历程,它伴随着日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文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茶道文化体系。日本茶道的形成和确立,在精神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传统艺术及建筑和制造工艺等方面都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茶与禅宗的结合,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茶文化现象。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天地人和的最高境界。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种茶、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村田珠光、茶道的中兴之祖武野紹鴎都是通过拜禅师学禅,将禅的哲学内涵与茶道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并一步步将日本茶道发扬光大,禅宗无疑是影响日本茶道精神内涵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日本茶道,从"露地"、"茶室"环境、"床の間"、"天井"、"畳"的布置,到"懐石料理"的选择;从茶道仪式过程,到人的心境,都体现了其精神内涵,即和、敬、清、寂,形成了日本茶道独特的思想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茶室是日本传统建筑形式之一,是真正植根于日本民族的建筑,这不仅在于它独特的建筑型制,还体现在对空间中精神传达功能的孜孜追求。茶室它是与日本民族灵魂高度融合的建筑,这主要可以从自然观和禅意两个角度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唐代开始,中国的茶道及茶文化随遣唐使慢慢地被带入日本,日本也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而日本的园林文化,与日本茶道及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联系最为紧密的即为日本的茶建筑及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日本园林能够为饮茶提供空间,而日本茶文化的思想核心又能为日本园林创造合适的意境和氛围.日本茶文化思想的"和、敬、清、寂"、自然、人文、佛教元素都能够运用在当代日本园林的发展中,使得日本园林文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日本的茶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冬梅 《南都学坛》2001,21(4):124-124
<正>一、日本的茶道 茶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使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茶道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的饮茶技艺,但是,和一般的饮茶不同。茶道不是艺能,也不是纯粹的艺术行为。它是日常生活中崇尚美的一种仪式。它首先建立了人与人的关系,尔后,产生出了伦理思想。茶道中的“一期一会”的精神就是来自于这种伦理思想。人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人,但是,对某个人来说也许一生只能遇见一次,一定要珍借。从“一期一会”的思想中,茶室也悄悄地在发生变化。茶室四铺席缩减到三铺、二铺甚至一铺,这反映了期望主客直接交流的愿望。 物、人、场所三要素,构成了茶道的主题思想。禅宗对茶道的影响非常大。茶道先驱——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久等都是禅宗的信徒。武野绍鸥不仅学习禅宗,并在禅宗的教义中制定了茶道的“法度”,成了后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析礼制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素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空间格局、比例尺度以及色彩、材质等方面结合实例分析礼制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充分反映了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所蕴涵的深刻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7.
日本茶道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文化形式 ,是人们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一个渠道。无论是茶 ,还是饮茶文化都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 ,而日本人民在饮茶的同时将佛教的禅宗思想与茶文化融和了起来 ,由此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精髓就在于其“四谛” ,即和、敬、清、寂。它可以被称为是茶道思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该文从思想的角度入手去观察和体验茶道 ,从而使这一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更容易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艺术已经融入国际建筑艺术的大背景之中,中国建筑的发展也进入多元化阶段,各种建筑新的结构形式和多种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其发展空间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因此需要从当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并吸收传统建筑中的养分,通过采用古今结合的手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探索现代中国建筑之路。  相似文献   

9.
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国内流行的饮茶习俗就已经传入日本。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历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终于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变迁,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建筑、园艺、美术、宗教、思想、文学、烹饪等诸文化风格的以饮茶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技能。  相似文献   

10.
禅宗思想启发和影响了日本的绘画、建筑、茶道、武士道、文学等诸领域,对日本文化所有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意在通过考察日本俳坛代表性人物的俳句与禅的关系以及俳句中的禅味,对禅与日本俳句的禅味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佛教与茶结缘甚早,禅宗兴盛以后,更形成了"茶禅一味"的佳构,为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茶道重自然,轻礼法;重精神,轻形式;日本茶圣千利休总结出"和、敬、清、寂"的 "茶道四谛",促进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形成.韩国茶礼亦有"四谛",略近于日本茶道精神.近年来,海峡两岸学者致力于总结具有华夏特色的"茶道四谛".诸家"四谛"之说,如出于开悟众生的方便,亦无不可,若要从中拣择,定出一尊,便索然无味,有违禅宗精神.  相似文献   

12.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是儒、释、道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和理念,不但代表天人合一的本体世界,代表人文环境的整体和谐,而且代表人性之美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氛围,是一种高尚的格调。而充分体现"和"的这些文化内涵的莫过于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核心就是"和","和"文化在中国茶道中得到了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西传统建筑哲学的差异在于:中国建筑作为礼制的象征,往往通过位序、色序等象征手法来体现或设定人与人的上下、尊卑关系;由于礼制相对固定,建筑形式也相对定型。而西方建筑是理念的派生物,可以按照某种抽象而永恒的理念推理出来,建筑形式与理念类型之间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并且建筑形式随着理念的丰富而不断更新。在建筑美感的追求上,中国建筑及其哲学以“中和”为美,而西方传统建筑及其哲学以“崇高”为美。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关于建筑本质的理论纷繁芜杂。为此,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以中国传统民居为例分析建筑的真———建筑结构的明晰性和材料运用的合理性、生态性;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即人本性;美———形体和空间、意境美,可知建筑的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古典园林看空间的中国建筑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范,它将建筑溶入到空间环境中,并因人的心理时空的变化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境。其卓越的空间处理手法和造园技巧,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建筑艺术观。  相似文献   

16.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的城市空间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是著名的日本现代建筑师,在世界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在大量从事城市实体空间营建的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理论,由于他们分别处在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高潮期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旺盛期,二人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比较价值和时间指导意义。从科学观基础、空间尺度和各种空间关系的存在秩序等方面对其理论进行比较,以期在接近城市空间本质的层面,对其理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生态建筑概念及其内涵,总结了中国传统民居在处理人与自然荚系方面的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为我国生态建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现象背后看不见的手。对当代中西建筑碰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解读十分必要。通过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器”,“器”的定位是“室”用,是实用;西方Architecture的定位是“器艺”,是实用与艺术的并重。对中国当代建筑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美”与“非美”观念、回归传统的倾向、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原创与中国建筑大师的培养进行了文化解读,并对日本建筑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剖析。指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努力,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神韵无形——论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发展最根本的制约来自于思想理念的缺失。而重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关键在于确立自身独特的建筑认知与思维方式。历史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曾对中国建筑产生过潜移默化的无形影响 ,是其神韵所在。在走向国际化的今天 ,挖掘这分思想遗产将有助于我们认清自身立足的思想土壤 ,从而冷静地审视蜂拥而入的西方各种流派主义 ,寻找自身创作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20.
探循了设计师努力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以不同的设计思考方式出现的许多优秀作品;认为有一类设计思考方式是以独有的模式将传统文化继承于当今时代,是以实用性建筑材料到视觉符号的转化的思维模式;结合具体的设计实践,研究这一思维模式在现代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