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它发生在我天真无邪的童年,却是我人生中一堂生动的课。 有天晚上,我去邻居家做客,直到很晚才回家。邻居家很远,在山谷的另一边。我回家的方向,正径直对着我家房子的前门。通常,在回家的路上我总能看到母亲房间的窗户有灯亮着,我知道,那是父母在上床睡觉前,为晚归的我打开的一盏指明灯。  相似文献   

2.
智慧与人品     
一次,在机场,一辆出租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出租车司机下车,为我打开后车门,然后递给我一张精美的宣传卡片:“我是沃利,我将您的行李放到后备箱去,您不妨看看我的服务宗旨。”我惊讶地低头看卡片,上面写着服务宗旨:“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3.
我最近很伤心。我跟我男朋友是在半年多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相识后,我们很快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在那之后的每一天,我无比快乐,我们如胶似漆,一有时间就会黏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他每天都会给我发很多条微信,说实话,我完全沉浸在这种感觉之中,觉得我们会一直这样恩爱下去。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一天,我从菜园里荷锄回家,接到北京一位朋友的电话,得知严文井先生病逝,不觉心里一沉,望着窗外的青山,好久没缓过神来。我远在南方,来不及给先生送行了,只能在电话里嘱朋友代送花圈。我知道,我的那只花圈将淹没在花圈的海洋里,先生不一定能够看见。我还知道,我在满窗雨雾之前的一声叹息,隔着千山万水,先生也不一定能够听到。  相似文献   

5.
孙盛起 《女性大世界》2006,(10):130-131
我酷爱摄影和旅游,在公司和老板闹翻辞职后,我就怀揣积蓄开始在全国漫游,不到一年,我就游历了大半个中国。那次我本打算直奔西藏,结果脚步却不得不在兰州停下来,因为我已囊中差涩,怕自己有去无回。而之所以落脚兰州,是因为我的堂哥天晨在那里。我想让他帮我找一份工作,等手头积攒下一点儿钱来再完成我的西藏之行。  相似文献   

6.
积雪草 《伴侣(A版)》2014,(12):42-43
我是在一次私人聚会上遇到陈离的。他在一群人中,远远地看着我,我对他露出一个明媚的笑脸,他举杯,冲我点头示意。我跳槽去陈离的公司后,做着一份简单的文秘之类的工作,轻松悠闲,但美中不足的是薪水不够丰厚。陈离有应酬的时候,总会带上我,逢到客户劝酒,他也会巧妙地替我挡掉。因此我心中除了一丝感激,也很乐意去吃一顿免费的午餐,潜意识中把陈离当成了一个不错的猎物。  相似文献   

7.
微博上有一段子:“你在香港,我在深圳,只隔一座桥。同为打工者,你月薪两万,我两千。”当时我看了立刻回复:“我在企业,你在机关。我两千,你四千。”现实就是如此无奈。  相似文献   

8.
夏丹 《女性天地》2014,(6):54-55
一位妈妈的话 我老公是SOHO一族,平时既要工作还要带孩子。我真的很心疼他。说实话,在我眼里,好爸爸不一定要做很多的家务,也不一定要帮宝宝做很多琐碎的事,爸爸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妈妈一把就足够了。而我老公却为我和孩子做了那么多。在我心里,他是超级好爸爸!  相似文献   

9.
去年年初回商州开会,一天正在街上走,听到有人喊我的小名。转身一看,一位壮壮实实的老年妇女站在我面前,看着我,并不说话,只是微笑。笑的意思仿佛是:认认,看还认得我不?我端详着她,分明认识,她脸上受过伤的痕迹,很熟悉,叫啥呢?一下子倒想不起来了。她提醒我:你不就是高信么!我也在静泉山下李家村住,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噢噢!一说静泉山下的李家村,  相似文献   

10.
《女性天地》2009,(2):46-46
倾诉: 我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我一出生,就被送到外婆家躲避计划生育检查,母亲在我4岁时把我抱回家,可父亲却不愿接纳我。外婆把我养到7岁,送我到奶奶家的附近上小学。我的身世使我比同龄人懂事,我学习很努力,小学六年级时,我的一篇作文刊登在《作文大王》上。  相似文献   

11.
杭大庆 《女性天地》2013,(11):14-14
妻子去外地已经十多天了,昨晚临睡前,儿子亲热地搂着我,一脸的甜蜜,笑眯眯地对我说:“和爸爸在一起好幸福。”我心中也是一片温柔。儿子已经上一年级了,还能如此依恋我、信赖我,我真的好开心。  相似文献   

12.
张字 《现代交际》2009,(4):44-45
我跟陶小桃从来没有做过爱,至少到目前为止。 几年前,陶小桃在我上大学附近的餐厅打工,我喜欢她穿着V字领的白衬衫俯下身问我喝什么,很多次我怀疑她是故意在我面前洒下春光,深陷的乳沟定然衬托一双完美无瑕的乳房,这让我兴奋了一晚上。  相似文献   

13.
那年,我在东北的一所大学读书。 在那个飘雪的冬天,我对同校一位漂亮女孩一见钟情。我们不同年级,见面的机会很少,我甚至连她的名字也不知道,但是我实在很喜欢她,于是我决定给她写封情书,想以此打动她的芳心。  相似文献   

14.
维一 《中外书摘》2011,(8):19-21
70年代一共十年。十年里的头一段我在云南农场刨地,后一段我到研究所读书,中间一段我在故宫看大门,过的是值夜、巡查、站岗的日子。记得当初,王世襄先生看见我站岗巡查有模有样的架势,就戏赏了我一顶“锡庆门行走”的“顶戴花翎”。  相似文献   

15.
亲人     
李晓 《老人世界》2014,(6):27-27
你流着的血,从哪里来?当你想到生命源泉时,你就会想到,这一生陪伴着你的亲人们。我想起一些亲人,他们在我心里,已渐渐陌生,如多年老照片,在记忆里成为黑白。我的几个姑姑,都已过了六十岁,在岁月里佝偻,淡出了我的视线。我偶尔良心觉醒,买点儿水果啥的去看望她们,她们双眼放光,拉住我的手,示意我坐下来,好好陪她们聊一聊。有一次,年过七句的大姑拉着我的手说:“侄儿啊,到我这个年纪了,见一面,也就少一面,说不定哪天眼睛一闭,你就再也见不上我了。”那天,大姑把腊猪脚在炉子里咕嘟咕嘟都炖得烂熟了,朋友在电话里喊我喝酒,我就直奔朋友那儿去了。  相似文献   

16.
圣诞节。我在“和之百货”办贵宾卡,他们送给我一本2007年的挂历。我给你发信息,我说苏凉,送你一本挂历,你要不要,你发笑脸过来,说好的。 可是你知不知道,我想说的是,我把我送给你,你要不要?这样说太露骨了,我是多么矜持的女生。  相似文献   

17.
1 年少的时候,我最敬仰姐姐,觉得她做什么都很勇敢。而且她从来不会像我,被小男生欺负了会哭,被老师丢了白眼会哭,即便是不小心踩上了一只毛毛虫,也会“哇”一声甩出绵绵不绝的眼泪来。她不过是比我大了一岁,却总会在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握住我的手,温柔地说一句:小雨别哭,有姐姐在呢。这一句胜过所有的灵丹妙药,至此我坚信,有姐姐在,我就永不惧怕。  相似文献   

18.
《女性大世界》2004,(5):54-55
“选择摄影,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当世界万物触动了你,就按下快门。这种最初的快乐体验,使我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更自觉地投入,拍下我对生命的感受和关注。前年以来,我多次往返并居住在山东一个偏远的村子中,和孩子们一起奔跑在田野,撒欢在北方干裂的田地里,摄影于我,那是很自然的事。孩子对我来说是一种语言,当然,表情是一种语言,环境也是一种语言。我相信这种语言会触动心灵。”  相似文献   

19.
一缕心香     
北北 《女性天地》2014,(9):10-11
我常到乡村游玩,有时食或食宿都在农家,但我却不敢动农家的一草一木,这是源于几年前一个小女孩对我的指责。 那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到一奈大河边玩,中午就在河边的一户农家小饭店吃饭,几乎吃光了小饭店里所有昂贵的菜,这让我有了一种优越感。  相似文献   

20.
公交车上,我多么不想看到有老人站到我座位旁边来检验我的道德。然而,还是有一位老人站到了我身边。我70岁的母亲也曾这样站到了一位姑娘的座位旁,姑娘连眼皮都没有抬。母亲就扶靠在姑娘身后的座椅背上,我在母亲身边一只手拽着吊环,腾出另一只手半搀扶着她,一直坚持到终点,姑娘始终没有抬起眼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