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人以食为天,可见天上是可以掉馅饼的。谁都要吃饭,每天三顿,和谁吃都是吃。早饭和亲人吃,中饭和同事吃,晚饭和朋友吃,这是基本规律。吃,渐渐演变成一种爱好,一个文化,一类文明。日本人生着吃,西方人烤着吃,中国人煮着吃。如此不同的吃结构产生了各自的食具,进而是武器。  相似文献   

2.
阿俊 《公关世界》2008,(11):34-35
正在热播的一档节目《和谁一起午餐》,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口号:发现你,成就你。 现在每天在写字楼里上演的都是猜猜和谁吃午镤的戏。人际关系学中,和谁吃午饭确实很重要。人际达人凯斯·弗拉基甚至还写了一本书《决不单独进餐》,来谈和谁吃的交际。再宽泛一些,其实就是在谈和谁交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玉兰 《现代妇女》2007,(11):35-35
她很抗拒吃辣。她只爱甜食和冷饮,特别爱吃冰淇淋。 她清楚,他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他们俩人的脾气都太急噪了,有了争执的时候谁也不让谁。他们的爱情充满辛辣味。她很想告诉他,她不爱吃辣,只爱吃甜。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父亲给了兄妹俩一张馅饼,要他们分着吃。两人都坚持要一块大的,两人都害怕被对方欺骗了,要如何才能做到让双方都满意呢?父亲说:“这样吧,不管谁来切,但切的人必须让另一个人先挑。”这样,小男孩为了不致于“吃亏”,仔细把馅饼分成了同样大小的两块,而小女孩先挑,自然也无怨言。生活中,在许多情况下,争吵双方的利益不一定都是对立的,如果把斗争焦点由各方都要击败对方转向双方共同击败存在的问题,那么双方都能获得好处,即“双方获胜法”。在双方都获胜的合作性谈判中,双方都在努力得到一个都愿接受的…  相似文献   

5.
大唐 《当代老年》2006,(2):22-23
因为出了名的“馋嘴”,现年52岁的胡桂英没有少被人嘲笑和调侃,可是谁也想不到,“馋嘴”居然让她独辟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成功之道,长沙多家星级酒店、旅行社争相聘请她为“首席点菜师”。刘德华、张艺谋、王菲、米卢等大牌明星都吃过由她亲自点定的菜肴。  相似文献   

6.
“505”替我尽孝心人到老年谁都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能吃能玩能走,多好啊!可是人间哪有花不残月不缺的美事。我的爸妈是站了30多年讲台的退休教师,都染上了一身的病:爸爸气管炎,就是夏天也常咳嗽不止,还有失眠、多梦、关节疼痛等;妈妈高血压,脑动脉趋向硬化...  相似文献   

7.
柔和的力量     
佚名 《现代交际》2006,(12):68-68
白天上班的时候,和同事为了一件工作上的事情而争论,我们谁也不让谁,最后两人闹得很不愉快。回到家里,我还生着她的气。吃过晚饭,我照例打开电脑。打开邮件时,我看到同事发过来的一封信。心想,我白天才和她闹翻,  相似文献   

8.
谁在生病?     
谁在生病?当然是我们。当伤风感冒时,我们会打喷嚏、头痛;当我们吃坏肚子时,会上吐下泻;当我们得了肿瘤时,更是痛不欲生……每一种疾病带给我们的都是真真实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肖远金  刷刷 《现代妇女》2004,(12):41-41
我们夫妻二人各自经济独立,加上小学的儿子,三口人按照三A制各理各的财,并且还都认为自己是理财的行家里手。讨论起谁是我们家庭里的理财“英雄”,我们都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于是,大家都把自己的“丰功伟绩”摆出来评论了一番。  相似文献   

10.
我和妻子高延平已经相伴着走过了33个春秋,年已花甲的我们依然相濡以沫,相互依偎,谁也离不开谁。每天我们都手牵手地在小区里散步、晨练,小区里的老人们都称我们是一对恩爱夫妻。  相似文献   

11.
正大凡国人,谁都吃过水饺,谁也吃过豆腐。可您吃过豆腐水饺吗?这水饺不是豆腐的馅料,而是用豆腐做的饺子皮包制的水饺。嗨,这就奇特了。这样的豆腐水饺,产自安徽淮南,还是当地的一道特色名菜。淮南是豆腐的故乡,相传是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到淮南旅行,第一印象便是豆腐食品多,只要是商店,不论是大商场,还是小超市,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豆腐食品。淮南人不仅爱吃豆腐食品,更是擅长烹制豆  相似文献   

12.
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除了吵架还是吵架,除了争执还是争执,家里到处都是硝烟弥漫的烟火味. 彼此都没有好脸色,为一点小事,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儿,也能吵起来.为了一句话,一句无关紧要的闲话,也能吵起来.两个人都会急赤白脸,恼羞成怒,然后,谁也不搭理谁,谁也不和谁说话.同在一个屋檐下,形同陌路,你吃你的饭,我睡我的觉,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  相似文献   

13.
姜微波 《中外书摘》2009,(11):87-89
变换着吃,在饮食上避免踩“雷区” 日常饮食中,很多人都有忌口食物和偏爱食物。不同的人因个人体质或饮食习惯不同,忌口的食物也不同。还有很多人只偏爱肉类而不喜欢蔬菜类食物。  相似文献   

14.
《当代老年》2007,(2):1-1
一个老人在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都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从窗口扔了出去,让人大吃一晾。老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来说也没有用了,如果有谁捡到一双鞋,说不定还能穿呢!”  相似文献   

15.
取牙记     
孙若泉 《老年世界》2011,(10):17-17
春节过后,曾与我老伴在一起工作的五名退休女同志。到我家拜年来啦!她们虽然都已过花甲之年,但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她们坐在客厅沙发上嗑着瓜籽,吃着水果,互相交谈起来。  相似文献   

16.
美国“洋芋蛋”文/阿珠或有外省人将甘肃人称之为“洋芋蛋”。我是甘肃人,我的孩子也是甘肃人,因此,我们一家人都是“洋芋蛋”,我们都爱吃洋芋。除了煮着吃、烤着吃、和肉一起烧着吃以外,炒洋芋丝始终是我家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家常菜。我的儿子不管桌上有什么鸡鸭鱼肉...  相似文献   

17.
白雪 《当代老年》2009,(8):10-11
你会吃吗?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个问题无疑是在开玩笑。但是,“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这个人们每天都要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多少人在意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与自己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相联系。专家指出:按照经济发展分析,“吃”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吃饱求生存”,然后是“吃饱求美味”,最后一个阶段是“吃好求健康”,真正要走向第三个阶段,我们还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8.
乔安的嫁衣     
陈妍 《现代交际》2009,(2):34-35
我是谁?你睡的男人,吃我的、穿我的、住我的、用我的,你问我是谁?我不难为女人,但一定不能便宜了男人。  相似文献   

19.
1 海悦带着凛冽的寒气进门,正在煮火锅的管安系着围裙,兴冲冲地对她说:“老婆,生日快乐。”海悦的火就是那一刻着起来的。她跟管安在一起4年了,4年里,每一次海悦过生日,他都弄羊肉火锅。大学时,呼朋唤友一帮人吃;现在在出租房里,两个人吃。  相似文献   

20.
宁波人饮食偏成,“成下饭”是宁波餐饮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宁波人可说都是喜欢吃臭东西的,像臭冬瓜、臭灰蛋、臭海菜菇、臭乳腐、臭豆腐、臭咸菜……都是家常便饭,其中臭冬瓜更是席上珍品。也难怪上海人用这么一句顺口溜来评价宁波人吃菜:宁波小菜真伤脑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